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美清  谢秀清 《职业时空》2008,4(8):157-157
教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内涵与社会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亚文化之一的教师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形成的。教师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着不同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教师文化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与其他职业群体有所区分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以及语言文化等;还有学者认为教师文化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包括职业道德、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情绪反映等。但是如果从素质教育这一角度来看,教师文化就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其核心是教育教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打造个性化城市关键在于唤醒城市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兆辉 《城市》2007,(2):72-75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城市文化和城市相伴而生,城市与生俱来就是一个文化中心.依靠城市文化的支撑,城市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灵性和动力,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胡宇  ;黄渊基 《现代妇女》2014,(12):345-346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一种资本掠夺的新形态——“文化全球化”。文化生存作为前提和条件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建设公共文化意味着从根本的文化基因上实现国家、民族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正遭遇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从文化安全层面上来看,一方面是西方强势文化的控制和渗透,另一方面是我国相对弱势文化的反控制和反渗透。想使中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生存与发展得到维护,建立积极的数字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实行公共数字文化行业的适度市场准入原则,创新公共数字文化产业体系,应当成为中国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文化安全策略的重战略决择。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是以知识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合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期刊与创意的结合,是其在市场化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今古传奇·武侠版》凭借其以理念创新和经营创新为主导的文化创意在期刊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毕毅敏 《职业时空》2008,4(7):99-100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校园人在与校园世界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之中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存方式,以及在这种互动之中,校园人所具有的特定的价值标准、社会心理、基本信念、审美情趣、思维模式和作为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教风等,它反映了这一社会群体的文化自认和生活状态。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而独特的亚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6.
在职场中,硬实力只是生存的基础,而态度、经验、人脉、个人形象、跟企业文化的融合度等软实力才是登天的法则。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伊斯兰教在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以保持其自身固有根本信仰、礼仪制度与价值内核为前提,积极地融入中国社会,从中国文化中吸取有益于其生存发展的因素而加以改造,作适当的变通,表现出不断适应中国社会而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倾向。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历来都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特别是与社会文化价值息息相关。自以婚姻纽带形成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产生以来,这种格局并没有改变。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差异,家庭教育是前两者的基础,其在发挥教育文化作用,实现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实家庭教育中的状况与问题从根本上说,源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而改变现状,实现良性发展,也必须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建设开始。  相似文献   

9.
本土文化可谓是一个民族、地域的灵魂,是其生存、延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根本和前提。本文阐述了本土文化在衡水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分析衡水高职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探索本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培育创新文化,就是使整个社会文化能够为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支撑,促使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相应的文化制度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以形成。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的软环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与土壤。没有创新文化,自主创新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育创新文化。河南是内陆省份,是农业大省,长期形成的小农意识、保守文化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升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图书出版业生存日益艰难,而图书出版业品牌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分析认为,强化品牌文化建设,除了要注重品质,美化装帧,发挥人才优势,不断开拓创新,适应市场需求之外,最重要的一环是要形成品牌思维,认真推行品牌文化战略,大力创建出版品牌,形成品牌文化,促进整个产业的良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君 《职业时空》2008,4(8):78-78
文化本身是一个笼统的感念,其广义、狭义的内涵都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导致对文化有着百花齐放的争鸣态势。在实际的生活、交流与沟通中,文化常常自然地随着环境、民族、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从人类的历史演绎到现代文化社会的转变过程中,随着环境、空间性、信仰性等因素的变化,使得人们处在不同的境遇下,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认向感,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而在东西方,由于历史、环境和地域的不同,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下产生了两种相异的文化,即中西方文化,直接导致了各种不同的群体文化、信仰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和身份认知。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而泰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又集合了齐鲁文化的双重底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政治、文化因素形成了泰山崇拜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道教影响与泰山产生了诸多交集,并相互融合。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方面对道教与泰山崇拜进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中的主导文化是西方文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沿着两条主线向全球进行辐射:一条是由商品化而导致的消费主义;另一条则是由市场化而导致的市场主义。伊斯兰与全球化在文化上的悖论实际上集中表现为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悖论。与利益至上的西方经济文化所不同的是,伊斯兰经济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其伦理价值取向与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化实践对阶层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阶层意识作为阶层形成的标志,不仅反映文化实践,还为文化实践所建构和解构。在社会转型时期,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当地青年群体的阶层意识体现出若干“碎片”状的矛盾特征,实质上是该群体在转型期的文化实践与阶层意识相互建构的结果。家庭学校教育、城乡生活方式和传统与现代文化价值观的非连续性对阶层意识的形成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一个国家长期发展形成的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已经影响着一代一代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出发,重点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并为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曹小曙  高向鹏 《城市观察》2009,3(3):155-159
城市反文化现象是伴随着城市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作为文化现象的一个方面,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文化与反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城市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形态;同时指出城市反文化现象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一股文化力量,其负面效应愈演愈烈,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中国书画涵概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美学与历史。2000多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了其自身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规律。中国书画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如果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书画艺术也就不复存在。经营企业也是如此,特别是经营适应中国国情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万明莉 《职业时空》2008,4(9):122-12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核心,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工具。在意义系统里,每个词都有其指称意义和涵内意义。指称意义构成了语言的最基本内容,是其他词语意义的基础。而词语的内涵意义则是指在特定的语篇中,语言符号之间形成的特定关系而传达的信息。鉴于此,本文根据词语的指称意义和涵内意义,将承载了文化内涵的英汉词语分为对等词、半缺项词和缺项词,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了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对该地域的社会,经济及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东北地域文化是由东北的地理环境,历史传承,制度范式等多种因素的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东北地域文化对东北青年影响最大的是东北的农业文化和计划经济文化。东北地域文化的先天不足和缺失,是制约东北经济与东北青年发展的一大障碍。只有重塑东北地域文化,弘扬创业文化,构建良性互动的新东北地域文化,东北人才有希望,东北青年才能发展,东北经济才会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