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些年,地震所引发的斜坡地质变形导致相关的地质灾害严重性持续攀升,因此分析强烈地震之后斜坡地质体变形演化特征与形成体制才可以有效的对地震所引发的斜坡地质体变形所导致的灾害进行预防。本文对强烈地震后斜坡灾害地质体变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杨峥  许强  刘汉香  王龙 《振动与冲击》2014,33(19):134-139
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含反倾软弱夹层的斜坡的动力变形破坏特征和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1地震动作用下斜坡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与地震波类型、加载方向、振动强度有关,同时还与斜坡所含软弱夹层的厚度和坡体高程等因素有关。2含反倾软弱夹层的斜坡在地震动作用下为"震裂-散体崩落"型破坏,坡面裂缝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并且具有沿坡面裂缝呈带状散体崩落的特点。其变形破坏集中在坡体的中上部,这与坡面水平加速度在该部位被显著放大有关。3相比薄软弱夹层,厚软弱夹层在震动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消能、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3.
车镇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本次研究在区域构造背景下对车镇凹陷的构造样式和构造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揭示了凹陷的断层和凹陷构造演化规律。建立了车镇凹陷分区带的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确定了不同构造区带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认为车镇凹陷陡坡断裂带主要发育砂砾岩油藏;中部凹陷带以岩性油藏为主;南部斜坡带主要发育超覆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目前勘探程度低是下步方向。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浊积岩发育于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按照沉积特征可分为坡移和滑塌浊积扇两种,具有不同的体系特征。主要分布在近源的斜坡地带和远源的末梢斜坡地带。滑塌浊积扇规模较小、储物性能较差,而坡移浊积扇则具有较大的沉积厚度、分布广、储物性能良好,有利于深湖区的油藏勘探和采集。  相似文献   

5.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丘陵与山前高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从东北到西南,除少量残丘外,大部分为垄岗状起伏的高平原。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强,每逢雨季,水土侵蚀及河岸坍塌地质灾害多发,还诱发了泥石流地质灾害及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对四川巴中南龛斜坡的破坏特征,以及斜坡变形的形成机制还有斜坡形成的主导诱发因素的探索,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已有的滑动面进行了确定,确定数目为2个,并且对潜在的活动面进行了判断,在判断的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推力计算,通过计算,基本确定了治理设桩的具体为止,并且对此问题你定了一个综合的治理系统,同时对如何治理该种情况拟定了一个具体的方案,以达到四川巴中南龛斜坡变形体的治理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从岛礁斜坡地形条件下的声信号衰减和地形阻断效应分析出发,重点针对水下声场分布规律及其对声传播造成的影响开展研究。利用水声模型理论,结合某礁实测地形以及水文数据,建立岛礁斜坡地形下的多途声信道模型,基于Bellhop与RAM声学仿真方法,对不同地形下的声线轨迹、声传播损失以及信号时延等声场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岛礁斜坡地形下的声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岛礁斜坡地形是影响其声传播模式的关键因素;(2)斜坡外缘浅海区域的目标不易被岛礁斜坡顶端的声呐所探测; (3)陡坡地形对浅海声源的声传播有利,当声源深度足够大时,缓坡地形下的本征声线数目能够达到在陡坡地形下的5倍,对声传播有利。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岛礁区水下声场的特性分析以及水下声学对抗等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解释亮水凼地区上硬下软型斜坡的弯倾特征和发育规律,进而防护和变形避免造成灾害损失,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完整再现了该类斜坡的变形过程,揭示了亮水皮变形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滑坡碎屑流的运动场地条件差异性大,导致相同规模滑坡的运动参数以及冲击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为了量化场地条件的作用机制,运用三维离散元模拟方法,以场地条件为变量,开展滑坡碎屑流的冲击研究,以斜坡坡度、堆积区坡度和场地几何特征为变量因素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斜坡坡度下,颗粒的平均速度时程曲线都可以分为加速和减速两...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挖掘土石混合体滑坡产生问题,该文对该类混合体的斜坡地质结构的探测方法展开探究,通过优化探测方法,获取更为精准的斜坡地质结构信息。采用高分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获取土石结构中多项指标数据,通过开挖坑槽处理,补探目标岩性单元特征信息,采用图像技术加以处理,耦合宏观结构和细微结构探测信息,生成最终探测结果。通过观察探测结果可知,该文提出的精细探测方案能够改善斜坡地质结构探测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反倾岩质边坡在三江并流地区具有广泛的发育和分布,其变形和破坏现象在该区域内所有边坡问题中,尤为突出,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动力因素,常常导致大规模的滑坡灾害。以金沙江左岸宗绒历史性堵江滑坡为例,设计并完成了缩尺相似材料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加载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以及不同频率、幅值,研究反倾薄层岩质斜坡的动力响应和变形破坏机制以及软弱破碎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倾岩质斜坡在强震作用下存在高程放大效应和趋表效应,幅值越大越明显。斜坡加速度放大系数增长速率受频率的影响要高于幅值的影响,在不同幅值下,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出现在0.2g~0.3g。软弱破碎带的存在改变了斜坡动力响应特征,其厚度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为厚层段抑制,薄层段放大。幅值0.3g~0.4g为斜坡启裂的临界动力条件,0.7g~0.8g是斜坡失稳破坏的临界动力条件,其破坏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形成坡顶张拉裂缝和坡趾剪切裂缝;(2)裂缝的扩展和浅层块体的剪切破坏滑动-块状倾倒;(3)斜坡浅层的主滑面的形成,斜坡破坏。  相似文献   

12.
层状岩质斜坡竖向动力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8226;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斜坡岩体组合结构为模拟特征,采用水平层状上硬下软和上软下硬两种岩性组合概念模型,设计并完成了相应的大型振动台试验。基于有限元计算的模态分析及仪器记录结果表明,模型箱具有一定的刚度,既不会与模型产生共振,也不会产生明显放大效应。基于斜坡灾害中竖直向地震作用日益突出,而相关的试验研究又少,本文通过绘制不同振动强度下斜坡模型竖直向峰值加速度及其放大系数沿高程的变化规律曲线,揭示了正弦波尤其是汶川地震波作用下模型的竖直向加速度动力响应特性。主要结论为:(1)在两种波作用下,竖直向峰值加速度总体表现出高程放大效应,但基本上是模型下段放大速度稍快,而最大放大值则出现在中上部;(2)在汶川地震波作用下,随着振动强度增加,斜坡模型上段的峰值放大系数逐渐降低至趋于变化稳定,而下段基本不变,表明斜坡模型的高程放大效应逐渐减弱;(3)合成向地震波的作用强度大于单向地震波作用,但加载方向对竖直向加速度响应的规律性影响不明显;(4)上软下硬斜坡模型的竖直向加速度响应程度高于上硬下软斜坡模型。本文对斜坡竖直向加速度响应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地震作用下一些由竖向地震力引起的变形破坏现象,同时也能够为斜坡动力稳定性计算中竖直向地震力的取值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军 《硅谷》2008,(18)
利用有机质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干酪根显微组分及类型划分、棒薄层色谱等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兴隆镇中生界生油层及附近新生代生油层的生油能力、有机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评价目标区不同洼陷原油物理化学特征,通过油源对比技术解决了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油气来源问题,为该区进行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4.
硬盘加载/卸载过程磁头悬臂接触面的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于微硬盘驱动器斜坡加载/卸载(Load/Unload)过程,对微硬盘的磁头/盘界面及磁头悬臂与支承件接触面的摩擦学及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对加载及卸载过程中的浮动块、悬臂的动态特性和斜坡与提升臂的接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加载与卸载速度及斜坡倾角对斜坡与提升臂的接触变形与接触力及接触面间的摩擦能耗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及卸载速度的增加将导致斜坡接触面上的接触力及摩擦力的增大,增大斜坡倾角将使接触面摩擦能量损耗增加。研究结果对微硬盘磁头/盘界面的改进和加载/卸载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黏弹性边界结合等效荷载的输入方法,实现了平面SV波斜入射的地震动输入。研究了SV波入射角度和河谷斜坡坡度对河谷场地地震动放大系数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波入射角度和斜坡坡度越大,斜坡坡面以及坡顶平台一定范围内的地震动放大系数越大,坡顶平台的影响宽度也越大;地震波从左侧倾斜入射时,河谷两岸地震动放大系数呈不对称形式分布,且入射角度越大,河谷左岸x分量的地震动放大系数越大,河谷右岸z分量的地震动放大系数越大,不对称现象越明显;以不同角度入射时,坡顶处地震动放大系数和坡顶平台影响区域均随坡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入射角度与斜坡坡度越大,坡顶处水平加速度反应谱越大,反应谱峰值有向右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绍辉  王敏  王秀萍  李宏军  王莉  王金荣 《硅谷》2014,(17):188-190
文章从湖盆特征、烃源岩、沉积储层等方面分析了沧东凹陷孔二段致密油的基本成藏条件,研究认为沧东凹陷南皮斜坡孔二段油气成藏受砂岩、生油岩双重控制,近物源主砂体区(斜坡区三角洲前缘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砂体有利于近源成藏,形成常规岩性油气藏,故而湖盆中心区油页岩、致密砂岩与过渡岩叠置发育,致密油源内连片聚集,为大面积致密油勘探有利区,通过构建常规岩性油气藏与致密油叠加含油连片的油藏模式,有效指导了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7.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斜坡四周被生油洼陷围绕,生、储、盖条件的合理组合。具有了良好的成藏条件。对比分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邻区烃源岩后发现,其原油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的沙三段烃源。建立了它源垂向运移浅层成藏模式。认为网毯式成藏模式是油气成藏主要模式,古地貌控制了地层的分布和储层的发育程度,斜坡带地层超覆线和基底岩性控制油气的分布,为整体评价油气资源及明确勘探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草27馆陶油藏开发目前现状该块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草桥-纯化镇断鼻带东部,广饶潜山北坡。草27地区馆陶组总体构造为披覆于广饶凸起北斜坡的地层斜坡披覆构造,地层北倾,地层倾角2.5—4.0度,为北低南高的大型斜坡构造。馆陶组地层顶面埋深720—820m。  相似文献   

19.
综合考虑岛礁与海水的动力耦合作用、固、液介质截断边界处的波动辐射效应和地震波动输入问题,建立二维局部成层的岛礁-海水系统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通过与陆域水平成层场地和斜坡平台场地的对比研究,分析岛礁场地地震动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岛礁场地的地震反应幅值与水平成层场地相比明显放大,其中礁顶中点附近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可达1~1.5,角点附近可达1.5~2。向海坡坡度和礁坪宽度等地形因素及海水的动力耦合作用均对岛礁场地的地震反应有显著影响,采用一维土层和斜坡平台场地地震反应分析难以全面地刻画岛礁场地真实的地震动场分布特征。对于重要的岛礁工程场地,有必要进行可反映其真实力学特征的岛礁-海水耦合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控加速鼠标,在壳体内固装一滑动轴,在滑动轴上依次穿装前进斜坡透镜、前进发光二极管、后退发光二极管及后退斜坡透镜,在前进斜坡透镜与前进发光二极管的穿线环之间及后退发光二极管与后退斜坡透镜的穿线环之间分别连接一拉线,每一拉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板连接形成闭环,在每一连接板的纵向通孔内均嵌装一推板,在每一推板的两端均连接拉线的两端,在每一推板的顶面均固装一推杆,在两推杆上分别固装前进加速键和后退加速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