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关于花生主要性状间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在早期(1930—1933)曾作过一些测定,近年国内甘信民等(1964,1974)对花生主要性状遗传力和相关性曾作过研究和分析,在相关性方面指出:(一)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有饱果数、单株结果数。(二)单株结果数与饱果数、秕果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百果重、百仁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三)饱果数与总果枝数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百果重、百仁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四)总果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0~12.5 mg/mL壳聚糖溶液浸种处理对番木瓜种子萌发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5.0~10.0 mg/mL壳聚糖溶液浸种能有效地提高番木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淀粉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相关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12.5 mg/mL壳聚糖溶液浸种对番木瓜种子萌发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则相反,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10.0 mg/mL壳聚糖溶液为番木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氮量下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以高含氮肥料为材料,设置8个处理:不施氮肥(N0)、200%施氮量(N200%)、150%施氮量(N150%)、100%施氮量(N100%,纯施氮180.48 kg/hm2)、80%施氮量(N80%)、60%施氮量(N60%)、40%施氮量(N40%)和20%施氮量(N20%)。结果表明:与N0处理相比,施氮肥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增产幅度为12.94%~24.62%;荚果产量、单株果重和饱果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分枝数和百仁重随施氮量变化不明显;株高和百果重以N80%效果最佳。土壤碱解氮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与饱果率、有机质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饱果率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显著负相关。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第1主成分性状,即产量因子,如荚果产量、单株果重和百果重对花生生长有重要的作用。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果重和饱果率通径系数较大,所以在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中应重视这2个性状。综上所述,从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和成本考虑,以N80%处理(纯施氮144.38 kg/hm2)的荚果产量、株高、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
大田条件下,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当地花生品种“Tala1”为对照,通过比较我国22个花生品种成熟期的植株、荚果产量和产量性状,筛选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结果表明:从植株性状看,“四粒红”主茎节数、主茎高和侧枝长显著高于对照;白沙1016、湘花2008、花育23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品种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产量差异显著,通过对荚果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高产花生品种、8个中产品种和9个低产品种。从产量性状看,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的饱果率、双仁果率差异不显著,但中高产花生品种单株结果数和公顷果数显著高于低产品种。产量与其他植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与实收株数、单株果数和公顷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花生荚果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适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通过栽培措施提高单株和公顷结果数是提高花生荚果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选用生产上利用较多的普通型、珍珠豆型以及多粒型三大类型的花生种质资源材料各25份进行性状相关性及对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型花生的单株果数、饱果数、结果枝数和总分枝数等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较大;珍珠豆型花生获得高产,应在适当增加结果枝数和总分枝数的同时,注意提高百果重和百仁重;多粒型花生则应重点选择单株果数和饱果数较多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粤油13为供试材料,通过3种不同直径的管环处理,创制不同株型。本研究统计分析了1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然后进行单株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最大果节数、侧枝长、单株总果数、单株饱果数随着处理直径的增大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侧枝角度、最大果节数、单株总果数和单株饱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总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Y.X7=2.15),而在株型相关性状中,侧枝角度具有较大的间接效应(IEX2=0.8567),在侧枝角度影响单株产量的间接因素中,通过影响单株总果数的间接效应最大(IEX2.X7=1.2060)。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单株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8.43+0.53X2 (P=6.8E-5);Y=-29.26+1.26X8+0.22X7 (P=3.13E-19;P=4.06E-11),为单株产量预测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初步解析了花生株型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探明了株型相关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培育具有"U"型特征的花生新株型品种,可为花生株型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花生主要性状的遗传/王玉莹,唐桂英…∥中国油料.-1987,(4).-12-16 分析10个花生品种1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性状间的相关性和性状的遗传进度的结果表明:(1)花生主要性状在不同品种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是由遗传基础和环境影响引起的。因而进行花生数量性状的改良是可行的。(2)花生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总果数、饱果数、单株生产力、小区产量的广义遗传力相对较低、育种中需要进行多次选择;百果重、百仁重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8.
在水培条件下,利用黄腐酸溶液与氮肥营养液交替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浓度黄腐酸对花生幼苗生长及氮素利用的调控,为黄腐酸促进花生对氮肥的高效利用及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以山花9号花生品种为材料,设0 mg/L(CK)、50 mg/L(T1)、100 mg/L(T2)、150 mg/L(T3)、200 mg/L(T4)5个黄腐酸浓度梯度,在处理16 d和24 d时取样测定花生的农艺性状、植株干物质积累量、SPAD值、根系活力、根系形态参数。结果表明:黄腐酸显著影响花生幼苗根形态参数和根系活力,T2、T3、T4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均显著高于CK处理,T3、T4处理根体积显著高于CK处理。T3处理有最大的根系活力,与CK处理间差异显著。黄腐酸可以提高花生幼苗的氮素累积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与CK相比,处理16 d与处理24 d时花生幼苗的氮素累积量分别增加了7.9%~36.1%和11.1%~27.5%,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5.8%~32.6%和14.9%~39.5%。T3、T4处理的总氮累积量和总干质量显著高于CK处理,T2、T3、T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使用黄腐酸可提高花生幼苗叶片的SPA...  相似文献   

9.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和荚果产量。两种根瘤菌接种模式下,不同氮肥管理中均以50%N基施+50%N开花期追施和100%N基施处理的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百果重、氮利用率和产量显著高于50%N开花期追施+50%N结荚期追施处理,说明要实现花生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需在花生生育前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比较根瘤菌拌种和土施2种接种模式,以根瘤菌拌种配施氮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但与根瘤菌土施配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采用氮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配合根瘤菌拌种的模式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永浩”浸种液浸种和清水浸种,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对花生产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永浩”浸种液浸种2h处理的花生出苗率、有效分枝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均最高。使用浸种液浸种,花生的产量与浸种时间呈极显著抛物线相关(y=-0.50175x2+23.914x+219.64,r=0.9921**);使用清水浸种的花生产量与浸种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y=-4.00945 x+219.91,r=0.9937**)。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春花生覆膜栽培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福建春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光合特性,库源关系及部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花生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高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增产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花量增多,开花提早,花期变短,开花结荚集中,花多集中于前期,有效花率,成果率,饱果率高,果大仁大等特点,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的净同化率(NAR)较低,但前期叶面积指数(LAI)大,积累干物质多,以及分配系数大,库/源比大,这些是福建春花生覆膜栽培增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试验研究了中低产田花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初花后25~35 d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明显抑制主茎和侧枝的生长,促进干物质向荚果分配,增加库容量,提高库、源比,使单株结果数及产量增加,从而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但易造成花生病害加重,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降低,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因此,在花生中低产田使用多效唑必须与病害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花生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结果表明,以浓度150 mg/L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可以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及发芽势。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以浓度为150 mg/L壳聚糖处理PEG6000干旱胁迫下的玉米种子,研究表明,壳聚糖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具有极显著的效果,同时能极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4.
花生施用TBS环保生态肥、三元复混肥作花生基肥,能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饱果率,从而提高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尤其施用TBS环保生态肥比对照增长15.4%,效果尤为显著,同时也尤于施三元复混肥。  相似文献   

15.
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花生品种(冀花9号、冀花10号、冀花12号)、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1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播种时期(4/25、5/6、5/16、5/26、6/6、6/15、6/26),研究不同播期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指标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花生最佳播种时期,为集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冀花10号、冀花12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的农艺性状表现为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多;而冀花9号和冀花11号则表现为主茎矮、侧枝短、分枝少。6个花生品种荚果平均产量为4716.22 kg/hm2,籽仁平均产量为3469.52 kg/hm2。以籽仁产量最高的冀花12号(3541.99 kg/hm2)为对照,普通花生品种冀花9号、冀花10号减产0.35%~1.91%;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1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减产2.11%~5.54%。随播期的延后,各个播期的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基本遵循5/6-5/16 > 4/25 > 5/26-6/26的变化趋势。5/6-5/16播期的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5547.16 kg/hm2、4204.24 kg/hm2,油酸/亚油酸比值平均12.90。4/25播种,荚果和籽仁减产约5.16%,油亚比为14.61;5/26日播种,荚果和籽仁减产约9.05%,油亚比降低35.56%。晚于5/26播种,主茎高变矮7.40%~22.89%、侧枝长变短7.07%~24.89%、单株分枝数减少3.74%~9.70%、单株结果数降低4.59%~21.78%、百果重减少6.59%~27.94%、百仁重减少10.35%~32.33%、荚果减产17.97%~45.78%、籽仁减产21.80%~52.50%、油亚比降低50.57%~73.30%。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指标及品质优劣,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露地平播花生的最适播期为5/6至5/16之间,最晚不应晚于5/26。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 hypogaea L.)与野生花生A. monticola 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为半匍匐、密枝型。另外,该株系生育期稍长,花量大,花色深,荚果数量多,单枝有效结果范围大约20~25cm。不同株系间荚果果型差异明显,大部分株系果型与黑花生相似。种皮颜色由粉到紫各不相同。种子大小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利用半匍匐密枝株型培育高产花生品系(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对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某些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花生种子 ,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脂肪酶活性、GA3和IA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7.5mg/mL的壳聚糖溶液处理花生种子 ,其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 4.4%和4.5 % ,脂肪酶活性比对照提高 1 62 % ,GA3、IA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80 .0 %和 60 .3 %。  相似文献   

18.
以1999~2007年河北省春播花生区域试验材料为依据,分析了各参试品种(系)的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荚果、籽仁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2.33%和3.32%;历年最高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9.07%和11.33%。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各参试品种(系)荚果、籽仁平均产量及其历年最高产量较对照增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呈逐年上升之势;对照品种的荚果、籽仁平均产量年际问变化接近水平直线,变化趋势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