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近年来,界首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健全创新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有效发挥了科技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界首特色的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发展有效衔接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全市7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十强县""安徽省专利申请十强县"安徽省首批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建立支撑转型发展的科技工作新机制 1.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转型发展的"引领力"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太原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选择是科技创新,转型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科技部党组通过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刻认识到,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摆在自身工作的首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抓住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关键举措.根据十六大报告的内容,结合科技工作,科技部近日研究提出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3,(1):10-11
科技部党组通过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刻认识到,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摆在自身工作的首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抓住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关键举措.根据十六大报告的内容,结合科技工作,科技部近日研究提出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科技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创新型经济的核心.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市委[2012]18号)都明确指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全市科学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率先走出具有杭州特色、依靠创新驱动加快科学发展的新路,并特别提到,要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两轮驱动",坚持"创新强市"与"实业兴市"融合互动,加快推进"科技西进",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五县(市)延伸,增强五县(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格局与使命"为主题的2017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浦江创新论坛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创始于2008年,今年已迎来第十届。多年来,浦江论坛始终坚持国际视野、国家需求,着力搭建创新领域交流、先进理念传播、学界思想争锋、官产学研互动、最新政策发布的平台,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国际科技创新论坛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正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是甘肃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阶段,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和经济综合竞争力,成为当前全省科技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九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十一五"科技强市规划纲要精神,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突出打造"天堂硅谷"这个重点,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为核心、服务创新为保障,以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为基础,以营造科技进步环境、构筑区域创新体系为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坚持"五个一起抓",着力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全面推进科技强市建设,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提升杭州市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为"一名城四强市"建设,和杭州在全国全省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21,(7):21-26
杭州市 近年来,杭州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治理改革,落实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成为全省科技创新的"领头雁",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04,(10):1
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安徽省各级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关键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的部署,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轮"驱动,大力实施科教兴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通过大力促进科技行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全民科技素质的提高,通过扎实有效的科技工作,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     
《广东科技》2019,28(10)
正在省实验室的建设中,广东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制度执行成为省实验室建设的有力保障。加强省实验室建设。聚焦国家战略和我省优势产业发展,对标国际最优最好最先进水平,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加快推进再生医学与健康、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省实验室建设,适时启动化工、海洋、环境、能源、农业等领域省实验室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89家中央企业之一,是集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集团一直以"科技兴企、科技强国"为使命,全面致力于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力的锻造.为求得更快发展,集团公司决定培养储备一大批视野开阔和思路开拓,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具备先进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良好执行力的中高级企业精英,以大力提高集团公司的创新能力,适应集团公司"十一五"及长远改革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安徽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源头创新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产业创新取得新成效,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凸显了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科技创新乃立命之本,刻不容缓。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上海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上海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坚持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双向"发力,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着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着力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着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体制机制制约加快突破,创新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形成和核心功能的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特大文化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下,蚌埠市合理利用蚌埠特色文化内涵和丰富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国家级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彰显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核心影响力。一、着力夯实蚌埠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1.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推进科技与文化相融合,蚌埠出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2005,(9)
依靠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关键措施.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是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一项重要科技推广制度创新.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是推进北京"221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对于发挥首都科技和人才优势,提高郊区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使先进适用技术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乔  张将 《安徽科技》2021,(4):10-12
"十三五"时期,滁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谋深谋实滁州市"十四五"科技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滁州市科技实力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创新指标保持位于全省第一方阵,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安庆市奋力建设"四个强市"、推进"五大攻坚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创新"一招鲜"工程,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一、安庆市科技创新工作现状1.创新环境加速优化全面落实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107家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  相似文献   

19.
一、"十三五"时期马鞍山科技创新回顾 "十三五"时期,马鞍山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创新条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规划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出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作出的重要战略决断,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分析总结了北京在强化原始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主要做法和成绩,提出北京在进一步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