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华南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CR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65377;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华南地区711例健康人和702例CRC的Survivin基因-31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5377;【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CC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36.35% vs. 26.2 %, χ2 = 17.89, P < 0.001),与CC基因型相比,CG&#65380;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CRC发病风险分别显著下降至0.61倍(95% CI = 0.46 ~ 0.80, P < 0.001)&#65380;0.52倍(95% CI = 0.38 ~ 0.71, P < 0.001)和0.58倍(95% CI = 0.45 ~ 0.74, P < 0.001)&#65377;【结论】 Survivin基因-31C/G多态性与CRC发病风险有关,-31G变异基因型是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结直肠癌独立保护因素&#65377;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人白细胞介素(IL)-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563例胃癌及500例健康对照进行IL—1B~511位点基因分型,分析该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发病风险关系并对其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L-1B-511T/C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IL-1B-511T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CC基因型增加(OR=1.60,95%CI=1.19—2.16,P=0.0019),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老年病人(至65岁)胃癌发病风险(OR=2.35,95%CI:1.29.4.28,P=0.006)。T等位基因与肠型胃癌(OR=1.63,95%CI:1.18~2.24,P=0.003)及低分化胃癌(OR=1.74,95%CI=1.24~2.43,P:0.001)相关。IL-1B-511不同基因型患者胃癌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L-1B-511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且与某些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但并非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基因(interleukin-8,IL-8)基因A-251T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AD)的相关性&;#65377;【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观察185例广东汉族人群 (研究组:LOAD患者88例,正常对照组97例) IL-8基因A-251T基因&;#65380;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进行关联分析&;#65377;【结果】 ① IL-8 基因A-251T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研究组及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5377;② ApoE ε4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中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LOAD的患病危险因素(OR = 2.272, P = 0.003)&;#65377;③ 按是否携带ApoE ε4等位基因将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分为携带ε4组与非携带ε4组&;#65377;无论是否携带ApoE ε4等位基因,IL-8 基因A-251T各基因型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携带ε4组:P = 0.965;非携带ε4组:P = 0.523)&;#65377; 【结论】 IL-8 基因A-251T多态可能与LOAD无关,与ApoE ε4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65377;【方法】 采用多重PCR对89例已行手术治疗的伴HBV感染肝细胞癌患者进行HBV基因亚型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亚型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65377;【结果】 89例肝细胞癌患者中,感染C1 亚型HBV者49例(55.06%),感染B2亚型者35例(39.33%),感染C2亚型者5例(5.61%)&#65377;B2亚型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FP)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平均水平&#65380;子灶形成和包膜不完整的发生率&#65380;血管侵犯比例均高于C1亚型患者(P = 0.002,P = 0.007,P = 0.046,P = 0.029,P = 0.044)&#65377;但C1亚型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高于B2亚型患者(P = 0.022)&#65377;【结论】 感染B2亚型HBV的HCC患者肿瘤侵袭性较强,复发风险较高,C1亚型者肝纤维化较重&#65377;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研究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X-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我们检测了DXS6803&#65380;DXS981&#65380;DXS6809&#65380;DXS6789和DXS7132 5个基因座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65377; 【方法】 利用荧光标记引物PCR技术复合扩增上述5个基因座,并用ABI PRISM 3100毛细管电泳及GeneMapper ID3.1软件进行基因分型&#65377;【结果】 在363个广东汉族无关个体(男性:181个,女性:182个)中5个基因座共检出54个等位基因&#65377;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935 ~ 0.8177;女性个体识别率为0.8976 ~ 0.9562&#65377;三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7805 ~ 0.8467&#65377;【结论】 这5个基因座多态性较高,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65377;  相似文献   

6.
IL-1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胃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IL-1(interleukin-1)B基因+3954、-511、-31位点和IL-1受体拮抗因子基因(IL-1RN)多态性在广东地区普通人群和胃癌患者中的分布,探讨IL-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广东省192名普通人和84例胃癌患者的IL-1基因多态性。【结果】胃癌患者IL-1B-511和IL-1B-31 T基因携带者(T+)频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78.6%vs54.7%,x~2=14.1,P<0.01,OR=3.0,95%CI 1.7-5.5和35.7% vs 18.8%,x~2=9.2,P<0.01,OR=2.4,95%CI 1.4-4.3),而IL-1 B+3954位点T和IL-1RN2基因携带者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x~2=2.1和0.6,P>0.05)。【结论】IL-1B-511和-31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与我国广东地区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MODY 1-5基因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进行直接测序,寻找中国人群中可能存在的青少年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MODY) 1-5基因突变&#65377;【方法】 对19个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MODY 1-5基因扩增和DNA直接测序&#65377;【结果】 19个先证者未发现MODY基因突变,但发现MODY 1-5基因分别存在6&#65380;5&#65380;15&#65380;1&#65380;1种多态性&#65377;【结论】 MODY相关基因突变具有种族异质性,MODY 1-5基因突变不是该19个早发糖尿病家系的致病因素&#6537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及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T)在EBV相关胃癌(EBVaGC)中的肿瘤免疫作用及其临床意义&#65377;【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EBVaGC和20例EBV阴性胃癌(EBVnGC)中TIDC及TIL-T的浸润程度及亚型,并分析其与EBVaG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65377;【结果】 TIDC在49例EBVaGC中有29例(59.2%)呈轻度浸润,20例(40.8%)为显著浸润, 而EBVnGC中则有18例(90%)为轻度浸润,2例(10%)为显著浸润&#65377;经统计学分析,TIDC在EBVaGC显著浸润率高于EBVnGC(P = 0.013)&#65377;TIL-T在EBVaGC的数量较EBVnGC多(P = 0.017),且多数为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EBVaGC中TIL-T与TIDC数量呈正相关(r = 0.386,n = 49,P = 0.006)&#65377;TIL-T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 < 0.001),而TIDC浸润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65377;【结论】 TIDC及TIL-T可能在EBVaGC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IDC可能对于TIL-T具有趋化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咽癌病灶18F-FDG SUV在鼻咽癌T分期中的价值,以期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65377;【方法】 收集113例鼻咽癌初诊患者首次放疗前的PET/CT资料,按照T分期分为4组:T1期6例,T2期18例,T3期64例,T4期25例&#65377;采用18F-FDG高摄取(SUV≥2.5)为阈值人工勾画感兴趣区(ROI),在XELERIS 工作站上自动计算所勾画病灶的大小&#65380;SUVmax和SUVmean&#65377;分析SUV与T分期的关系&#65377; 【结果】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显示,原发灶大小(Size)&#65380;SUVmax&#65380;SUVmean在T分期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 34.46, 17.02, 16.62; P均 < 0.01)&#65377;病灶大小和SUVmax&#65380;SUVmean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和0.37,P < 0.01&#65377;鼻咽癌病灶的大小和SUVmax&#65380;SUVmean呈正相关&#65377;【结论】 18F-FDG PET/CT SUVmax&#65380;SUVmean在鼻咽癌T1 ~ T4分期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分期升高逐渐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65377;  相似文献   

10.
UGT2B17基因的缺失多态性与鼻咽癌危险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UGT2B17基因的缺失多态性与鼻咽癌发病的相关关系&#65377;【方法】 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的方法鉴定不同人群UGT2B17基因的缺失多态性,研究对象包括鼻咽癌高发区广东地区的170例鼻咽癌患者(96例血标本和74例组织标本)和96例健康对照(血标本),鼻咽癌低发区河南及山西的各96例健康对照(血标本),观察UGT2B17基因的缺失多态性在中国鼻咽癌高发区和低发区人群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UGT2B17基因的缺失多态性与鼻咽癌危险性的相关关系&#65377;【结果】 ① UGT2B17基因的纯合缺失型(del/del)在中国不同地区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均较高(广东健康人群,67.5%;广东鼻咽癌患者,62.9%;河南健康人群,58.2%;山西健康人群,66.3%),且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但其远远高于非洲和高加索人群(约10%)&#65377;② UGT2B17的各基因型和鼻咽癌之间的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UGT2B17基因的各基因型均不会增加鼻咽癌发病的危险性(del/ins:OR=1.693,95%CI=0.636~4.503;del/del:OR=1.132,95%CI=0.490~2.616; del/del+del/ins:OR=1.253,95%CI=0.551~2.847)&#65377;【结论】 ① UGT2B17基因的缺失多态性可能与种族密切相关, ② UGT2B17基因的缺失多态性与鼻咽癌的发病未见显著关联&#653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