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鼻窦冠状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0例鼻窦冠状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80位患者行常规剂量195 mAs扫描,B组80位患者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行低剂量60mAs扫描,比较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低剂量60 mAs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间的CTDIvol、DLP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鼻窦冠状位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又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60例患者,随机分2组(各30例)分别以16层螺旋CT行常规剂量(120kV,180mAs)及低剂量(120 kV,50 mAs)平扫,将所得图像数据拆薄后经工作站行曲面重建后处理,综合各项图像资料分别作出诊断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例常规剂量扫描患者共发现阳性结石病例28例,结石42枚;30例低剂量扫描患者共发现阳性结石病例24例,结石37枚(1例漏诊),低剂量图像质量较常规剂量降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不影响对结石的诊断;两者对结石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无差别(P > 0.05)。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诊断价值较大,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放射剂量,并得到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降低毫安秒对新生儿头颅CT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头颅CT扫描中降低mAs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及低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新生儿头颅CT检查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100mAs组35例,225mAs组21例,260mAs组24例。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以双盲的方法使用4分制评分,对三组图像中头部六个部位的解剖结构的清晰度进行评分,说明CT图像质量的优良程度。使用方差分析检查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所有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2个阅读者对三组不同毫安秒图像中1~6解剖部位的总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对每一个解剖部位的评分中,260mAs组及225mAs组稍高于100mAs组,但三组中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应用100mAs低剂量新生儿头颅CT扫描是可行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剂量16层螺旋CT在不同年龄段儿童胸部检查中的作用,评估低剂量螺旋CT肺扫描的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300名因怀疑儿童肺炎及儿童异物的患儿行胸部CT扫描,根据儿童的年龄或者体重分成5组,每组各60名。每组受检者按照不同的扫描参数将其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15名患儿。每亚组扫描参数分别一个标准剂量组和三个低剂量组:120kV、150 mAs,120kV、50 mAs,120kV、30 mAs,120kV、15 mAs。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As的降低,不同年龄段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P < 0.05),以15mAs水平为最低。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在儿童胸部扫描,15mAs的更低剂量螺旋CT肺窗图像可满足 < 8岁或 < 40kg的患儿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剂量64排CT在低龄儿童肾脏肿瘤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GE的QA模体模仿低龄小儿体部,分别进行120 kV,50 mA、120 kV,25 mA以及120 kV,10 mA的扫描,记录三次不同扫描序列的CTDIvol及DLP。同时通过模体中线对的显示以及噪声的测量,评价相应的图像质量。结果 以10 mA剂量扫描,CTDIvol为常规剂量的20.1%,图像质量较差,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25mA剂量扫描,CTDIvol为常规剂量的50.2%,图像质量较好,与常规剂量的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低剂量(25 mA)对低龄儿童肾脏肿瘤进行扫描,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能减少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指导下腰椎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将100名受检者分成实验1组(50例)和实验2组(50例),实验1组BMI<20,管电流100 mAs,实验2组BMI 20~30,管电流150 mAs;随机将不同体质量指数的50名受检者设为对照组,常规管电流250mAs,余参数与实验组相同。测量记录三组扫描剂量指数和图像噪声,并对各组图像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三组扫描剂量指数分别为:实验1组7.0mGy、实验2组10.6 mGy、对照组17.6 mGy,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比对照组平均降低50%。实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体质量指数指导下,可以有效降低腰椎CT检查中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并且图像信息能够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7.
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毫安秒(mAs)对副鼻窦图像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低的扫描条件。方法 93例病人分4组按不同条件进行扫描,对CT图像进行评分,以确定其质量。使用SAS软件包进行分析,秩和检验分析。CT中的计算机软件自动计算出每层的辐射剂量。结果 不同mAs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mAs组病人的辐射剂量:300 mAs扫描组每层扫描的辐射剂量为65.5 mGy,而100、50及40 mAs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6.4、8.2及6.5 mGy。结论 副鼻窦CT可以用40 mAs的低剂量CT扫描,而对图像的诊断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住院新生儿病种分布及变化趋势,掌握新生儿疾病病种构成规律。方法 对渭南市某医院2013-2015年全部住院新生儿7 531份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7 531例住院新生儿中,前三位发病的依次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该院2013-2015年间新生儿剖宫产和患病住院新生儿均有下降趋势(χ2=28.000,45.128,P均<0.05),早期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均有增加趋势(χ2=15.011,25.805,P均<0.05),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粪吸入综合症均有降低趋势(χ2=15.011,15.011,80.714,P均<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有增加趋势(χ2=16.902,P<0.05)。结论 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为该地区新生儿主要疾病,NRDS发病增加值得关注。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教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产科与新生儿科合作对新生儿疾病的减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低照射剂量腰椎间盘CT扫描临床应用。方法 100例椎间盘检查患者行330mAs、250mAs、165mAs腰椎间盘CT扫描,并做了三种剂量图像的质量评估。并观察了所见到的椎间盘病变。结果 当扫描由330mAs减至165mAs时,对种扫描方法所得的CT图像质量评分后行配对t检验,显示三种扫描方法所得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可以用低剂量CT扫描,而不影响影像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部CT扫描参数,控制X射线辐射剂量。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科做胸部CT复查的30个病例,体重指数在中等以下(男性平均23.09,女性平均19.86),使用低剂量(20 mAs)扫描,扫描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主治医师盲氏阅片,评判低剂量和自身常规剂量(100 mAs)扫描图像中左上肺血管分辨率,将图像分成"好"、"一般"、"差"三级。结果 ①低剂量扫描的图像"好"59份, "一般" 1份,无"差"级图像,图像质量全部符合诊断要求;②胸部常规剂量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平均5.89 mGy,低剂量扫描CTDIvol平均1.22 mGy,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只有常规剂量扫描的大约1/5。结论 在体重指数为中等以下时,胸部CT复查低剂量扫描的图像可以满足诊断要求;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只有常规剂量扫描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