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总结了现有用于在位圆度误差测量的误差分离技术,并对经典频域三点法、时域三点法、频域三点法的近似实现方法和频域三点法的改进实现方法的测量特点进行了评述。针对球度误差没有实现在位测量的问题,将圆度误差分离技术引伸到球度误差分离技术,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测头法误差分离技术的理论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回转体零件频域三测头法误差分离数学模型,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法对误差分离基本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该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采用经TALYROND262形状测量仪标定过的试件,在MB1332A半自动外圆磨床上进行圆度、圆柱度和轴线直线度误差在位测量对比试验,仿真结果和试验均成功地证明理论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频域三测头误差分离方法基本上能实现各项误差的完全分离,适于在位测量,并可获得较高的在位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误差分离技术,将经典三点法演化为两点法,对曲轴轴颈圆度误差进行实时在位精确测量。实现曲轴轴颈圆度误差和工件主轴回转运动误差的有效分离,去除了工件主轴回转运动误差对圆度误差的影响,对系统的测量精度及测量误差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圆度、直线度误差分离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圆度误差分离技术和直线度误差分离技术的异同点,通过实验算例,进一步验证了精确的频域三点法直线误差分离技术的理论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曲轴连杆颈圆度误差跟踪测量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曲轴连杆颈非圆磨削过程中圆度误差的在线跟踪测量策略展开研究,推导了测量系统跟踪运动方程,针对在频域分析时对3个传感器之间线性相关性的要求,论述了满足均匀采样的约束条件。为了提高圆度误差的在线测量精度,提出了运动状态下三点跟踪圆度误差分离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如何选择3个传感器安装角度来有效避免谐波抑制现象的产生。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对进行圆度误差分离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并与圆度仪离线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曲轴连杆颈圆度误差在线跟踪测量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圆度误差分离的三点法及其演化形式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圆度误差分离的三点法及其演化形式一二点法和四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它们各自特点和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圆度误差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行三点法圆度误差分离技术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一种能临床测量与分离工件圆度误差和主轴系统回转误差的新方法——平行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的测量原理 ,定量分析了测量装置的结构参数、传感器初始调零误差、传感器随机误差和标定误差对圆度测量精度的影响 ,给出了误差传播方程。并讨论了一些消除或减小上述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PLC控制的外圆磨削圆度误差在线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圆度误差的在线测量都离不开对主轴的误差分离,而误差分离又因为计算时间的限制影响测量的实时性。这里介绍了利用球顶尖装卡工件实现圆度误差在线测量的方法,并给出具体实验装置。指出在外圆磨削加工中实现圆度误差在线测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能临床测量与分离工件圆度误差和主轴系统回转误差的新方法——三平行传感器式频域法:三个位移传感器呈平行布置,其中一个传感器的测量轴线通过被测对象中心,其优点是测试系统易于安装与调整。给出了该方法的读数方程和权函数表达式以及应用频域法分离求解的途径。提出了避免其谐波抑制的措施。实测结果与经典的三点法的测量结果作了比对,表明该方法简便、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利用PLC实现外圆磨削圆度误差在线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圆度误差在线测量都离不开对主轴的误差分离,而误差分离又因为计算时间的限制影响测量的实时性。文章介绍了利用球顶尖装卡工件实现圆度误差在线测量的方法,并给出具体实验装置。指出在外圆磨削加工中实现圆度误差在线测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机构误差分析方法缺乏通用性,无法形成计算机辅助误差分析软件。虽然计算机辅助结构件误差分析已经形成商业软件,但机构中包含相对运动,误差因素更复杂,因此结构误差分析软件不能直接用于机构误差分析。文中提出了一种嵌套的误差传递矩阵,用以描述机构误差源至末端通路上的误差传递情况,进而提高机构误差分析方法的通用性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目前同轴度误差评定的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同轴度评定方法,把同轴度误差评定转化为圆度误差评定,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准确度。并分析了产生同轴度误差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机器人手臂的误差和影响误差的因素作了分析,建立起机器人夹持器(手)的运动误差与各种原始误差的函数式,文章着重于推导作为误差传递函数的各种偏导数矩阵,得到了统一的表达式。这种形式特别适合电子计算机计算。文章最后讨论了误差补偿方法和导出了补偿计算的公式。  相似文献   

14.
HexaM并联机床的误差分析及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田工机公司制造的并联机床HexaM为模型,阐述了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析和顺解析方法、误差建模和补偿方法。提出了根据并联机床刀具运动误差求解机床制造误差的方法。通过机床运动的仿真,证实了用求出的机床误差进行误差补偿,能够有效地减小机床运动误差,从而为提高并联机床运动精度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齿轮滚齿时产生的径向误差Fr对剃齿后切向误差Fw影响的分析,指出现场生产中必须加强剃齿前对滚齿径向误差Fr的控制,用以提高齿轮剃齿精度。  相似文献   

16.
夏链  汪晟  韩江  张魁榜  田晓青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7):2306-2310
为提高数控插齿加工精度,需对其误差进行补偿。通过分析插齿机床的运动特点,建立了插齿机运动模型;基于机床误差运动学原理,推导出用齐次变换矩阵描述的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误差模型;基于小误差补偿运动假设和微分变换原理,对各轴运动副的误差补偿量与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及方向误差模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解耦,获得了影响插齿加工精度的各运动副位置或方向误差补偿量。  相似文献   

17.
刘鸿雁  黄玉美  史文浩  程祥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26(12):1637-1639,1643
并联机构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点,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本文针对3-PRS并联机构进行了研究,在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引起系统位置误差的因素,对并联机构进行了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机构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补偿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圆光栅的中周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检测方法以及评定带有中周期误差的圆光栅刻划误差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数控加工中心之类机机床主轴的机械密封,提出一种设计模型和实现此模型CAD方法,从面的液膜压力,温度场和变形之间互相联系的变化过程,求得满足性能的最佳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