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325例住院新生儿分别归入感染组(179例)和非感染组(146例),入院时测CRP、血培养、血常规,抗生素治疗3~4 d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CRP与其他感染指标的敏感性、有效性。结果:CRP阳性率:感染组为67.6%,非感染组为28.1%。感染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培养及血常规比较,CRP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更高。结论:CRP在细菌感染的新生儿中明显升高,CRP是一个较好的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利于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相似文献   

2.
血清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的细菌感染性黄疸新生儿52例(感染组),非感染性黄疸新生儿50例(非感染组)。测定2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感染组治疗3 d后复查CRP,将CRP水平与WBC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组外周血WBC计数高于非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RP检测对判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黄疸与非感染性黄疸及指导抗生素治疗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完全川崎病56例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加强对不完全川崎病(IKD)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治,防止漏诊误诊。方法对IKD 56例与呼吸道感染60例患儿进行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肌酸激酶、尿常规等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儿谷丙转氨酶(GO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沉、CRP、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尿白细胞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沉、CRP、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尿白细胞、血小板6个因素是IKD危险因素,而血浆蛋白是保护因素。结论发热≥5 d并有典型KD的2项主要诊断标准,结合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RP、血小板的异常升高,可作出IK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CT用于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胎膜早破新生儿共110例,依据感染情况分为A组、B组及C组,其中A组21例合并败血症,B组45例合并局部感染,C组44例未合并感染;比较3组新生儿PCT和hs CRP指标检出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等。结果:A组新生儿PCT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PCT和hs CRP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新生儿PCT和hs CRP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PCT检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hs CRP检测。结论:PCT用于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可有效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价值优于hs CRP。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感染新生儿和非感染新生儿血清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胆碱酯酶(ChE)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探讨以上各项检测指标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发生不同程度感染的新生儿12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出院诊断为败血症60例作为败血症组,出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泌尿道感染、感染性肠炎者60例作为其他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非感染组。采集所有受检者静脉血进行CRP、PCT、PA、ChE、血常规检测,同时送检细菌培养。恢复期再次取患儿静脉血复查血常规、CRP、PCT、PA、ChE。比较各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败血症组、其他感染组及非感染组间血清PA、CRP、PCT、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败血症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均0.05);败血症组和其他感染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败血症组和其他感染组血清ChE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败血症组治疗后血清PA、ChE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RP、PCT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败血症组早产儿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P0.05)。PA、CRP、PCT、ChE、WBC计数均为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指标,但ChE、WBC计数的特异度均偏低。结论血清PA、CRP、PCT、ChE及WBC计数是诊断新生儿感染和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ChE及WBC计数单独检测时特异性低,PA的阴性预测值较低。血清PA、PCT、ChE及WBC计数在诊断败血症时不受胎龄影响,CRP受胎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在改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方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CRF患者(CKD3~5期),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金水宝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每疗程4周,观察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RP(hs-CRP)、血白蛋白(Alb)、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和BUN、Sc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s-CRP、SGA、和BUN、Scr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lb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BUN、Scr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s-CRP、SGA、Alb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Alb、SGA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能够改善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藤通痹合剂联合髋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累及髋关节患者29例(52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4例(24髋)采用单纯髋关节镜滑膜切除治疗;治疗组15例(28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藤通痹合剂,服用6周。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术后6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9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术后3月复查ESR、CRP,2组ESR、CRP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优良率均达90%以上,治疗组为96.4%,对照组为9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二藤通痹合剂可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髋关节病变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流变、白细胞介素-6(IL一6)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益气补肾活血利水中药内服配合丹参、红花外用足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2%,对照组为58.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E)、血沉、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对照组治疗后FBG、UAE、血沉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中切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和对照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中切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一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能有效改善早期DN患者血流变、降低IL-6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肾脏和延缓DN进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30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PCT、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以及血培养,比较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WBC、CRP、PCT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血培养、CRP、WBC以及PCT的阳性检出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中采用PCT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对患儿的病情、预后疗效进行判断与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08年12月122例住院新生儿分别归入重症感染组(39例),一般感染组(46例),非感染组(37例).入院时测血清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比较.结果:PCT阳性率:重症感染组为79.5%(31/39),一般感染组为32.6%(15/46),非感染组为10.8%(4/37).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三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CRP比较,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更高,与血培养比较阳性率更高.结论:PCT在全身感染的新生儿中明显升高,PCT是一个较好的新生儿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利于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SAA)、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小儿急性期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患儿98例进行血清学检测,将符合标准的急性期感染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感染因素分为细菌感染组42例、病毒感染组38例,对照组为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儿童。将各组受检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SAA、CRP、PCT、SAA/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与病毒感染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病毒感染组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细菌感染组单一检测、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比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虽然稍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AA、CRP和PCT联合检测可较好地鉴别诊断小儿急性期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阳性率高,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无症状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按入选标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予以益气活血汤口服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浆脑钠素(BNP)、急性期反应蛋白(CR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BNP、CRP及LVEF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显著改善无症状心衰患者的BNP、CRP及LVEF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奉节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诊治的1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接受正常体检的1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Hs–CRP、CRP检测和血常规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hs–CRP和CRP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讨论:采用血常规、Hs–CRP、CRP联合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患儿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患感染性疾病的婴幼儿110例,根据感染类型分为A、B、C共3组。A组40例为细菌感染,其中A1组18例为严重脓毒症(血培养阳性),A2组22例为局部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单纯泌尿系感染);B组35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仅以阿奇霉素治愈并在病程中查MP-Ig M阳性,细菌培养及常见病毒抗体均为阴性;C组35例为病毒感染,明确轮状病毒性肠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疱疹性咽峡炎,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Ig M阴性。患儿入院时均进行血常规、CRP及PCT测定,比较各组白细胞计数(WBC)、CRP及PCT水平差异;并对B、C 2组血常规的单核细胞比例升高(10%)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婴幼儿细菌感染时WBC、CRP和PCT水平升高,A组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单核细胞升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CRP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而PCT对严重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具有极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65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含量并作比较;分析血清hs—CR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脑梗死病灶大小、死亡率,以及与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与阪复期hs—CR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与NIHSS评分、脑梗死病灶大小、死亡率呈正相关(P〈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s-CRP含量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并与血糖、血脂、血压等血管性危险因子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培养与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中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以血培养结果为标准,将所有患有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其余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28例,革兰阴性菌12例。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水平以及观察组患者中革兰阳性与阴性菌感染患者的PCT、hs–CRP水平;并计算PCT、hs–CRP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革兰阳性菌患者的PCT水平低于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hs–CRP水平与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血清PCT、hs–CRP水平单独检测的方式比较,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灵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及其他炎症因子与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索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1例为感染组,对感染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检测血常规,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留取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TREM-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各炎性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在各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规律,WBC、N、ESR、CRP、sTREM-1水平的值由低到高顺序依次为肝火犯肺证、痰热郁肺证、痰湿蕴肺证,ESR在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痰热郁肺证和肝火犯肺证患者CRP、sTREM-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炎性指标WBC、N、ESR、CRP、sTREM-1有作为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参考指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于东莞市凤岗医院进行治疗的病原体感染儿童252例作为观察组,并按照病原体的不同分为三组:细菌组99例,支原体组78例,病毒组75例;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2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儿童血常规及CRP水平。分析白细胞(WBC)和CRP水平在儿童不同病原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WBC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WBC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支原体组和病毒组,支原体组WBC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联合CRP在观察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单用WBC、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联合CRP能够提高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锌水平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择56例患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为疾病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保健门诊体检的56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婴幼儿血锌水平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结果:两组血锌水平比较,疾病组中除了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惠儿与对照组血锌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患其它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锌水平含量较低导致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黏膜受损,同时加重患儿缺锌症状,建议对患儿进行补锌,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赵瑞勤 《新中医》2011,(5):114-116
目的:观察三棱针点刺放血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加金黄膏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扶他林缓释片、利加立仙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尿酸(血UA)、尿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关节压痛、关节肿胀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UA的下降及尿UA的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棱针点刺放血配合金黄膏外敷疗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