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破坏试验中对结果影响因素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过氧乙酸作用后的纯化HBsAg,以SPRIA法检测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一致时,HBsAg与消毒剂的容量比为1:4或1:9时,检测结果较一致。试剂灵敏度较低,测得消毒剂对HBsAg破坏的作用时间较长。中和剂内小牛血清含量大于5%时,测得消毒合格所需作用时间较不含血清者长。溶液pH值为4.0~9.6对HBsAg抗原性的破坏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伟东  陈剑荣 《新医学》1999,30(3):146-147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4名医务人员进行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1)全院医务人员总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3.0%,HBsAg阳性率为5.9%,(2)HBsAb阳性率为21.9%,(3)外科组的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43.0%,明显高于内科组的24.4%和非临床组的29.1%(P〈0.001);(4)外科组HBsAg,HBsAg,HBcAb同时阳性  相似文献   

3.
王道银  杨文琴 《华西医学》1997,12(3):303-304
目的在于了解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与乙肝病毒(HBV)传染复制标志物在血清中的关系。方法: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和斑点杂交法进行了3746名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感染十项标志物的检测。结果:HBcAg与HBsAg、抗HBe、PHSA、DNAP、HBV—DNA基本一致,检出率分别是6781%,7282%,7625%,68%,3887%,6281%,经卡方检验p值>005,相差不显著;与抗HBs,HBeAg,抗ABC—IgM检出率分别是1688%,15%,5%,X2检验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HBcAg也可作为一个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和传染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爱婴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爱婴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最佳剂量和间隔时间。方法:爱婴病房采用艾条熏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检测空气中细菌含量,比较艾条熏蒸的不同剂量和不同间隔时间的灭菌效果。结果:12m^2爱婴病房分别用2根艾条组和3根艾条组艾条熏蒸后空气细菌含量减少无显性差异(P>0.05),2根艾条组熏蒸后比1根艾条组空气细菌含量明显减少, 差别有显性(P<0.01),间隔4天和2天空气细菌含量无显性差异(P>0.05),艾条熏蒸后间隔4天显低于间隔6天空气细菌含量(P<0.05)。结论:12m^2爱婴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较佳剂量为2根计时纯艾条,较佳间隔时间为4天。  相似文献   

5.
以 4种消毒剂进行对硝酸纤维素膜上 HBsAg消毒的研究。结果,对该膜上 HBsAg的破坏效果,与悬液中 HBsAg者一致。 0.5%过氧乙酸、 0.5%碘伏或 2.0%碱性成二醛作用 60 min,均可将效价≤1: 4000的 HBsAg破坏, 0.1%苯扎溴铵则不能。以硝酸纤维素膜作 HBsAg载体,用免疫酶斑点法检测,结果直观,方法简便、易行,因HBsAg吸附牢固,可用冲洗法去除残留消毒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HBV感染与AFP关系密切,应引起临床重视,加强防范措施,应用抗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保肝及抗病毒治疗。方法:对189例原发性肝癌的AFP、HBV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FP水平因HBsAg状态不同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HBsAg(+)的PHC患者AFP水平呈“高(水平)多低(水平)少”,HBsAg(-)的PHC患者AFP水平呈“高少低多”分布。AFP异常率以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cAb(+)两种感染模式为高,与其它感染模式有高度显著之差异(P<0.001)。结论:PHC患者HBV感染标志物阳性率73.5%,HBcAb与HBsAg和HBsAb相比能更好地说明既往有过HBV感染,PHC患者可同时伴有HBV的活跃复制  相似文献   

7.
两种剂型二氧化氯对微生物消毒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悬液法测定了2种剂型稳定性二氧化氯对HBsAg抗原性破坏作用和对大肠杆菌噬菌体f2灭活效果。结果,用非吸附型固体剂地制成的 600 mg/ 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 60 min,能破坏 HBsAg抗原性,液体剂型者则需900 mg/L二氧化氯作用60 min。用该固体剂型所制3.0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5min,对大肠杆菌噬菌体f2灭活率达100%,而液体剂型者需3.0 mg/L二氧化氯作用 7min。  相似文献   

8.
李美霞  徐慧芳 《疾病监测》1999,14(10):368-372
为了解广州市吸毒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情况,用ELIASA法对1995 ~1998 年在广州市某戒毒所戒毒的1663 人毒瘾者进行HBV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吸毒人群HBsAg 携带率为19.9 % ,HBV总感染率为86 .1 % 。静脉注射毒瘾者HBsAg 阳性率(22 .8% ) 明显高于口吸( 追龙) 毒瘾者(12 .3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男性毒瘾者HBsAg 携带率(21 .2 % ) 高于女性(14 .1 %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调查发现1432 例HBV感染的吸毒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模式有21 种,其中以HBsAb、HBcAb、HBsAb、HBcAb 、HBsAg、HBeAb、HBcAb 、HBsAg、HBeAg、HBcAb 及HBsAg、HBeAg 为多见,阳性构成分别为28 .56 % 、20.39 % 、16.41 % 、8 .59 % 、6.49% 、和6.20% 。应采取加强吸毒人群防病知识宣传,同时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以控制该人群乙型肝炎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252例低浓度HBsAg感染者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低浓度HBsAg感染者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以揭示其流行病学行征。方法 采用ELISA法对日常工作中的血清标本进行筛选。共收集到252份低浓度度和387份高浓度HBsAg血清标本;并经MEIA确证后采用ELISA法对其六项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学乙肝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分别为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IgG,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 低浓度HBsAg感染组的6.86%;低浓度和高浓度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别有10种和7种,各模式在两组间的检出率不完全相同(135、145、1345,P〈0.05;13、15、1235、12345,P〉0.05)。且且间各模式的Anti-HBc-IgM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不同阳性模式与循环免疫含量之间的联系,给临床乙型肝炎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种乙肝病毒标志物,按不同模式进行分组,用PEG沉淀-酚试剂显色法测定其血清CIC水平。结果显示HBsAg,抗HBc阳性或合并HBeAg,抗HBe中一项阳性病人和抗HBe,抗HBc阳性病人血清CIC含量较高和正常  相似文献   

11.
王嵬  郭喜玲  陈文森  褚宏亮  谈智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088-1089,1092
目的研究过氧乙酸熏蒸法对实验室内不同位置和不同种类介质上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及其腐蚀性。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理化分析方法,对过氧乙酸气体熏蒸消毒法杀灭四种不同性质载体表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效果和熏蒸法对金属腐蚀性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以含过氧乙酸160 g/L水溶液,在100℃水浴中加热蒸发的过氧乙酸蒸汽,熏蒸2 h并保持静置2 h,对放置在实验室内不同位置的布片、金属片、滤纸片、玻片上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均为100%。在上述条件下熏蒸作用后,过氧乙酸对铜片和碳钢片有中度腐蚀,对铝片有轻度腐蚀,对不锈钢片基本无腐蚀。结论过氧乙酸气体熏蒸对不同物体表面消毒均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12.
强化戊二醛气化消毒的效果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强化戊二醛消毒液经过气化消毒柜气化用于临床物品消毒,为研究其实际杀菌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现场消毒试验进行了观察。结果,以20 g/L强化戊二醛消毒液经AJSJ消毒柜内温度44℃条件下气化熏蒸,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繁殖体作用2 h,杀灭率达100%,并可完全破环载体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血清的抗原性。结论,20 g/L强化戊二醛在专用设备内进行气化消毒,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灭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氧乙酸熏蒸手术物品的效果.方法对手术物品实验组采用15%过氧乙酸熏蒸,对照组用40%甲醛熏蒸,比较2组消毒效果及达到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各需的最短时间.非正态分布的数据用中位数表达,采用秩和检验.结果2种方法组间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过氧乙酸熏蒸手术物品,熏蒸时间短,效果可靠,是高效灭菌剂,在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利用过氧乙酸自然蒸发进行熏蒸消毒的体温表消毒盒进行了效果观察。使用的过氧乙酸浓度不宜低于15%,作用时间不少于5分钟,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5天。  相似文献   

15.
二氯异氰尿酸钠对乙型肝炎消毒试验中所用指示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氯异氰尿酸钠为消毒剂,以HBsAg为内对照,比较乙型肝炎消毒试验中各指示物耐受力的强弱。结果发现,常用的乙型肝炎消毒试验指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耐受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BV颗粒(MADT)、DHBV DNA、HBsAg、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HBeAg、HBV pre-S2Ag、HBV DNA。核酸是病毒增殖的物质基础,因而HBV DNA是一项可靠的乙型肝炎消毒效果指示物。试验结果表明,HBeAg为一既可靠又简便的消毒指示物;HBsAg作用指示物所得结果较为保守,应用时宜谨慎;HBV pre-S2Ag亦可用为HBV灭活指示物;HBV MADT、DHBV DNA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等不宜用为乙型肝炎消毒效果指示物。  相似文献   

16.
常用消毒剂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原性的破坏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指示剂,对常用的8种化学消毒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5oomg/L)、1%过氧戊二酸、3%碘酊、0.1%高锰酸钾、3%来苏儿与75%乙醇对纯化HBsAg的抗原性有明显破坏作用。部份消毒剂对血清中HBsAg抗原性的破坏作用有所减弱。为对乙型肝炎消毒药物作出正确评价,建议统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碘液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指标物灭活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壳聚糖碘液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指标物的破坏作用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液对血清HBsAg和HBV -DNA的破坏作用。结果 ,含有效碘 15 6 2mg/L和 781mg/L的壳聚糖碘液分别作用 5min和 10min能完全破坏HBsAg的抗原性 ;6 2 5 0mg/L和 312 5mg/L的壳聚糖碘液分别作用 5min和 15min能较好地破坏血清中的HBV -DNA。结论 ,壳聚糖碘液具有灭活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指标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不同消毒药物熏蒸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灭活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福尔马林自然蒸发、福尔马林+PP粉、过氧乙酸以及中药挥发油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福尔马林自然蒸发2h,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原性完全灭活;过氧乙酸的消毒效果与剂量有关,16%过氧乙酸450ml1/2h可灭活HBsAg,150ml、300ml1h可灭活HBsAg。福尔马林+PP粉以及中药挥发油灭活HBsAg为抢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苍术烟熏对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观察苍术烟熏法对空气消毒效果,用平板沉降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按1g/m~3苍术烟剂作用3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有显著杀灭作用,除菌率达93%以上。使用方便,对人刺激性小,适宜人群流动频繁、病人不宜移动的病房及其他有人的场所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