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疆地质》2004,22(3):303-303
目前随着外国公司进入新疆进行风险地质勘察工作的日益增加,为加快实验室标准化管理,使该所的测试工作与国际接轨,测试成果得到国际的承认. 该所于2003年6月开始准备申请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一年来,该所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认可准则制定了所的纲领性文件《质量手册  相似文献   

2.
《岩矿测试》2007,26(2):I0002-I0002
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分析试验室》编辑部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定于2007年7月10~1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会议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科学、实验室认证认可、实验室比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实验室仪器设备运  相似文献   

3.
赵秀峰  曹景洋 《地质学刊》2010,34(2):116-116
2010年4月,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试所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组的实验室认可复评审。至此,该院测试所已获CNAS认可的检测能力达到43个产品,799个参数,较2005年初次认可增加了11个产品,87个参数,主要集中在矿石与矿物、水、岩土、建筑材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李松  吴淑琪  罗代洪  饶竹 《岩矿测试》2012,31(5):775-779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为实验室提供了便捷、准确、及时、规范的技术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认可与应用。我国的LIMS研究和开发工作,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还处于落后水平。目前LIMS在我国地矿行业实验室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一些实验室仍然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开展实验室相关任务的管理工作。本文通过较为广泛的调研,结果表明,地矿行业相关实验室对LIMS的建设主动性较高,大部分实验室希望通过自行研制或引进先进成果建设数字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兰  胡九根 《矿产与地质》2004,18(5):502-504
为了加强地质类实验室建设的管理和实验室质量检验的管理,使其全面实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阐述了地质类实验室在组织机构、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及相关管理制度与措施,并提出了新时期下实验室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岁末年初,从测试研究中心传来喜讯,该中心近日顺利通过了按照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评审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5年到期复查。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质》2008,26(1):F0003
核工业新疆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是经中国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委员会国防评审组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据ISO/IEC17025:2005标;隹评审通过的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的综合性实验室(证书编号:2006002000W),具备开展放射性矿产、岩石和矿石、土壤、水、室内空气、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样品的综合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岩矿测试》2009,28(2):124
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分析试验室》编辑部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定于2009年7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会议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科学、实验室认证认可、实验室比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行及考核、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议将邀请有关专家做大会报告,欢迎全国各行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实验室科研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征文请于2009年5月31日前通过邮局邮寄、电子邮件发送到会议筹备组(3日内收到筹备组的回复邮件方为发送成功),并请注明联系人、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及E-m ail地址。征文经专家审稿后部分录用征文可在《分析试验室》期刊上正式  相似文献   

9.
地质调查通用标准物质及标准方法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各地质实验室的特点和质量管理规范需求,结合实验室认可及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需要,建立了地质调查通用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提供地质调查通用标准物质、标准方法的基本信息,还增加了与能力分析相关的检测参数信息,并实现了标准信息网上查询和维护管理。该系统适用于地质调查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认证始于经济贸易发达的西方国家,如西欧、美国始于70年代初中期,设有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受理认证实验室的工作,以求商品贸易中心标志产品质量指标的测试数据得到有关国家的公认.1977年在丹麦成立了国际实验室认可会议(ILAC)的协商组织.我国于1983年才参加该组织,遂于1985年9月和1987年7月依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物化探研究所 1988~ 1997年十年中化探分析测试技术的新进展。文章中就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制、地球化学样品多元素分析系统、分析仪器的研制、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诸方面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分析化学测试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沂  张勤 《物探与化探》1997,21(6):418-424
本文介绍物化探研究所1988~1997年十年中化探分析测试技术的新进展。文章中就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制、地球化学样品多元素分析系统、分析仪器的研制、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诸方面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司得勇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388-1392
本文分析了地质实验室在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测量设备定义及评审准则要求,明确了期间核查对象。提出了符合地质实验室特点的期间核查方法,其内容包括核查标准和测量参数的选择、核查时机和频次的确定、核查结果的评价方法。文中所提出的期间核查评价方法—控制图法,经济、简便易行,直观地监控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能够满足质量规范要求和评审准则要求。本文对地质实验室正确、有效地开展期间核查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媛 《化工矿产地质》2012,34(2):126-128
分析测量中标准物质的利用在于保障数据的正确性,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标准物质的测量方式,均应符合以上定位。标准物质在分析测量中的作用,主要为:保障分析方法、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保障产品质量,及用于实验室认证工作。为最大实现以上应用功效,应保障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有针对性的使用标准物质,充分考虑测试方法的不确定性和使用质量控制图,并积极研发纳米标准物质作为未来技术提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 work of ISO/REMC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s Technical Committee on Reference Materials, was dedicated to achieving global harmonisation, and true involvement of the member countries. The first major accomplishment was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terminology in the definitions for reference material and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which were published as an amendment to ISO Guide 30 in 2008. The next milestone was the recognition that ISO Guide 34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ISO/IEC 17025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 The third edition of ISO Guide 34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09, clarifies the acceptable procedures for the certifica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role of ISO/REMCO in formalising the procedures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erms reference material and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with a case study, where a primary method in a single laboratory – one of the recognised acceptable metrologically valid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ISO Guide 34 – was used for the certifica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s. The reference materials are South African Reference Material SARM 2 (Syenite), SARM 3 (Lujavrite) and SARM 4 (Norite) from the suite of six NIMROCs that were originally certified by the Council for Mineral Technology (MINTEK) in South Africa in the 1970s.  相似文献   

16.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互认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标准要求,论述了专业基本概况、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并重点分析了基于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工作组织管理和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持续改进的过程,从课程体系的修改与完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知识互相衔接、人文素养教育、各种技术和现代化工具应用教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计划修订等6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持续改进的措施。指出持续改进工作对专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geochemical mapping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125 geochem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have been successively prepared by the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GGE) since 1978. They include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of stream sediments (GSD1-14), soils (GSS1-16; ASA 1–6, for analysis of available elements), various rocks (GSR1-6, GSR13-15), biological material (GSV1-4 and GSB 1–10), synthetic silicates (GSES I 1–11) and limestones (GSES II 1–9 for spectral analysis). They also include geochem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ore analysis: Cu-Pb-Zn ores (GSO1-4), Cu-Pb-Zn concentrates (GSO5-7), platinum-group element (PGE) ores (GPt5-6 and GPt9-10), silver ores (GAg1-6) and geochem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Au (GAu8-14) and PGE determination (GPt1-4, and GPt7-8). A multi-laboratory collaborative analysis scheme was adopted in the certification procedure of the IGGE. Dozens of competent laboratories with hundreds of senior analysts in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certification analysis. These samples have been supplied to more than thirty countries and more than 4000 customers from national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fields. Most of the geochem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are used for the calibration of measuring apparatus, evalu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certification studies, quality control and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以来,物化探研究所围绕我国地球化学调查和地质矿产勘查的需要,先后研制了多种地质物料的系列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包括水系沉积物、土壤(含全量和生物有效成份)、岩石、生物、光谱分析标准、多金属矿石与精矿、痕量铂族元素与铂矿石、痕量金与金矿石及银矿石标准物质,共计126个样品。具有系列性好和适用性强的特点,是我国地质测试质量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GSD、GSS和GAu系列作为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量值和质量监控标准,保证了各省区不同时间、不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可以统一对比和成图。这些标准物质在我国地质矿产、冶金、农业、环境部门和科研院校中广泛应用,应用的国家达30余个。  相似文献   

19.
孟庆伟  张丽华 《地质论评》2022,68(3):68030862-68030862
为完善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体系,建立学术和专业认可制度,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会员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推动地质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地质事业发展,根据《中国地质学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精神,中国地质学会设立会士制度,并制定本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