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产氢机理,分析了生物质材料特性、气化温度、水蒸气含量、催化剂等因素对产氢效率的影响,指出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水蒸气含量、使用催化剂及采用二氧化碳吸收剂等措施可提高产氢率,为生物质气化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储量大、低污染、热值高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开发利用.论述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反应过程及影响气化特性的因素,如温度、气化介质、催化剂.并对当前国内外生物质气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概括,最后就生物质气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O/TiO_2复合催化剂,通过XRD、XPS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质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O/TiO_2复合催化剂中含有锐钛矿型TiO_2和NiO两相,形貌为纳米花球,微球的大小在1μm左右;NiO以纳米颗粒的形式附着在TiO_2纳米花表面,这种结构有利于NiO/TiO_2复合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增大,以及催化活性的增强。以城市垃圾为生物质原料,NiO/TiO_2复合催化剂和ICI46-1型催化剂为催化剂,进行了催化生物质气化实验,比较了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结果表明,NiO/TiO_2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ICI46-1型催化剂。当NiO/TiO_2复合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为300 min时,城市生活垃圾气化的燃气产率为1.70 m~3/kg(MSW),而燃气中的焦油含量仅0.27 g/m~3,催化剂活性仍保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4.
从生物质中获得能源具有可再生性。纤维素、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超临界水气化是纤维素、木质素气化的有效手段。探讨了纤维素、木质素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根据纤维素、木质素的气化路径,总结出纤维素、木质素气化的重要反应类型及机理及其典型动力学模型,及各类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最终提出了纤维素、木质素气化发展方向,为超临界水气化纤维素、木质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鹏鹏 《硅谷》2014,(15):19-20
文章利用现已成熟的生物质气化技术,用生物质气化后产生的燃气为能量来源制冷,采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本系统不仅使农村弃置生物质资源得以回收利用,而且直燃型吸收式制冷系统本身又耗能少,达到了节能与环保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天然气是我国居民与工业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天然气资源也越来越紧缺。在这一背景下,生物质气化制取代用天然气技术油然而生。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研究Biomass-to-SNG技术,即以Aspen Plus软件为主要手段,对基于增压串行流化床生物质气化一步法合成甲烷的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而为今后开展生物质气化合成甲烷的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对钯、铂、金等贵金属的消耗,改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现状,综述生物质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与改性方法,包括热解法、湿化学法、电化学沉积法、原位合成法、生物质络合法等;根据生物质基单原子催化剂具有均一分散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优等特点,介绍生物质基单原子催化剂在污水处理、二氧化碳还原、有机化学合成、氧还原反应等领域中的应用。指出生物质基单原子催化剂作为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功能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是研发更有效、更可控的生物质基单原子催化剂制备方法,并通过降低制备成本、改善工艺条件等推动生物质基单原子催化剂的产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云南昭通褐煤采用流化床技术,用褐煤半焦作热载体的连续温和气化工业性模拟试验。处理能力150kg/h,冷煤气效率大于70%。裂解煤气产率335m3/t,热值12·44MJ/m3。水煤气产率382m3/t,CO+H2=64·25%。焦油产率1·5%,表明该装置在试验条件下,焦油中的重质部分已经裂解,挥发物中只回收到少量的轻质焦油;从而避免了以往半焦固体热载体热裂解过程中的堵管问题。半焦粉是shell法气化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水中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化及利用技术,无论从能源还是环境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超临界水中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其前景作了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质炭化、气化设备及工艺由王序然多年潜心研发的生物质炭化、气化设备及工艺(专利号:CN200910074348.4)属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它包括带有控制阀的炉体,炉体依次连接有冷凝塔、筛选塔、离心塔和净化塔,离心塔和净化塔之间设置有变频风机,冷凝塔、筛选塔、离心塔与带有温控循环泵的凉水塔和  相似文献   

11.
氨合成用的气体可用塑料废品的气化来制得,开发这一生产工艺的是Ube工业有限公司和Ebara公司(两个公司均在东京)。该公司的试验厂计划在1999年开工。这个厂将加工30t/d废塑料,相应的氨产量大约为19t/d。废塑料分两个阶段气化,在硫化床中,氧和水蒸汽从床层吹过,可加速气化和部分氧化速度。第一个步骤的运行条件:温度600~850℃,压力在0.5~2MPa之间,生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氯化氢,另外还有焦油和炭。第二个步骤是在1300~1400℃的温度下运行,把焦油和炭进行气化。将生产出…  相似文献   

12.
碳材料以其低成本、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中。本研究利用来源广泛的天然脱脂棉为原材料, 通过原位气相掺杂的方法制备了N掺杂、B掺杂、BN共掺杂的生物质碳材料, 并将其应用在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反应中。研究发现, 与未掺杂的生物质碳相比, 杂原子掺杂的生物质碳均表现出更高的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 而且N、B单独掺杂的生物质碳材料催化性能优于BN共掺杂的生物质碳材料, 其中N掺杂的生物质碳具有最优催化性能: 在600 ℃反应温度下, 丙烷转化率达到17.6%, 总烯烃收率达14.8%, 且经过12 h的脱氢反应后, 催化剂性能无明显的衰减。通过对这些碳材料的化学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对比分析, 发现N掺杂和B掺杂使得碳材料表面的大量C-O基团转变为具有丙烷脱氢活性的C=O基团, 抑制反应过程中的C-C键断裂, 从而提高目标产物丙烯的选择性。生物质碳材料成本低廉且来源广泛, 以其作为催化剂可以极大地推动丙烷脱氢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制备廉价、高活性氧还原催化剂对于发展氢氧燃料电池清洁能源极为重要.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黑木耳作为生物质材料,通过一种便捷的方法合成了高活性氧还原催化剂.黑木耳经水热和热解两个步骤,碳化形成BF-N-950催化剂.该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半波电势分别为0.77和0.91 V.采用BF-N-950催化剂作为膜电极得到的氢氧燃料单电池,峰值功率可达255 mW cm^-2.本文提出了使用生物质材料合成高性能氧还原催化剂的方法,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应用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重分析仪,以水蒸气为气化剂,考察Na_2CO_3、Fe(NO_3)_3及CaO_3种廉价催化剂及用量对碎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的影响,同时探讨催化气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后,碎焦的气化温度降低约170℃,Na_2CO_3的催化活性最高,随着Na_2CO_3负载量的增加(钠离子负载量质量分数1%、3%、5%、10%),碎焦的气化速率提高,5%左右的Na_2CO_3负载量达到饱和,过量的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碎焦的气化速率;Na_2CO_3添加使气化反应活化能降低35 kJ·mol-1,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添加Na_2CO_3的碎焦气化反应,收缩核模型可很好地反映碎焦气化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5.
探析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源在当前的新能源领域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低碳、可再生等优点更是在响应了全球倡导环保理念的趋势。但当前国内外基本以直燃发电和气化为主,技术开发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和能源开发成本过高是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现状的重要体现之一。为了有效解决制约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强化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根据实际资源情况做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调整上网电价。长远来看,我国的生物质发电行业在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之后必然会迎来发展的繁荣期。  相似文献   

16.
赵丹丹  王舒笑  顾菁  单锐  袁浩然 《材料导报》2021,35(11):11001-11006
热解过程中焦油的去除和转化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其中催化裂解是一种有效的焦油去除方式,它可以将焦油转化为高价值的气体产品.本工作以固体废弃物稻壳为研究对象和原料,运用湿式浸渍法制备稻壳炭基金属催化剂材料,并将其用于稻壳的热解-裂解实验中以提高所产生气体的品质.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BET)方法对材料进行检测,分析所制备的单金属及双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稻壳热解-裂解反应中,分析反应温度对焦油转化和气体产量的影响;对反应中所产生的气体组分及含量进行检测,探究原料与催化剂材料的质量比对所产生气体的影响;同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壳炭基金属材料的添加对热解中所产生的气体成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产生气体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均有所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减少,气体中合成气的摩尔分数可达到80%;适当增加催化剂的添加量可提高热解气体的产量,原料与催化剂的质量比在1:1左右时,气体产量基本达到平衡状态.本工作所制备的稻壳炭基金属材料在去除焦油和提高气体产物质量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性能,所采用的一步式热解-裂解反应有效地改善了热解所产生气体的质量,可为热解方法制备高品质气体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新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低变质煤资源化的目标,在低变质煤微波热解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浸渍-焙烧法制备负载型Fe2O3/γ-Al2O3催化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煤微波热解过程中的催化效果及机理,考察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气-质联用(GC-MS)及煤气分析仪对焦油及气体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e2O3/γ-Al2O3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煤微波热解制氢气及焦油产率,超声浸渍条件下400℃焙烧4h制备的产品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8.
农林生物质作为潜在的能源物质,对其固体残留物进行简单处理后可用于能源供应、土壤改良及污染控制,具有较大的经济与环境利用价值。然而,研究表明农林生物质在热解时生成和释放的气溶胶中含有重金属、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多环芳烃(PAHs)、硫氧化物(SOX)、焦油、颗粒物等物质,这些物质与人体接触或被吸入后会通过氧化应激及与生物大分子形成加合物等途径对人体多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大量的回收和不当处置农林生物质残渣也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本文综述了农林生物质热解生成气溶胶的毒性机制,系统梳理了不同种类的农林生物质及热解条件对生成的气溶胶组分的影响,重点关注颗粒物粒径及颗粒物吸附的污染物对气溶胶毒性的贡献,以期对未来农林生物质的科学应用及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曹峰  李旭  尹琼 《硅谷》2013,(12):67-67,39
伊犁新天煤化工20亿Nm3煤制气项目是国家示范项目,肩负着气化废水处理的国家级示范课题。该项目气化装置采用鲁奇炉工艺,该气化工艺技术相对成熟,运行稳定,操作弹性大、对煤种要求较低,适合于气化高水分、高灰分的劣质煤种。该项目采用新汶矿业伊犁四矿产出的长焰煤,该煤种挥发分高,气化后粗煤气夹带焦油、中油等杂质,需要对煤气进行洗涤。洗涤后的废水处理是鲁奇炉工艺的难点,尤其是项目距离伊犁河这条国际河流距离近,又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将污水处理达标,是该项目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燃料压缩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生物质燃料压缩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及研究现状,重点讨论影响生物质燃料压缩成型的因素、生物质燃料的物理特性和燃烧特性,指出生物质燃料压缩成型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