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渊康口服液的抗炎、解热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观察鼻渊康口服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的影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对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鼻渊康口服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亦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还对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有抑制作用,对前述4种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结论:鼻渊康口服液具有抗炎、解热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研究银芩口服液抗炎、解热及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抗炎,大肠埃希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和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低下模型。观察银芩口服液的抗炎、解热作用及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银芩口服液在2.5 g/kg、5.0 g/kg剂量下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并降低发热家兔体温(持续12 h)。同时银芩口服液还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促进溶血素生成(P<0.01)。结论:银芩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急性炎症、解热作用,且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炎清口服液的抗炎消肿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观察对小鼠急性炎症作用,用棉球肉芽肿法观察对小鼠慢性炎症作用。结果炎清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耳廓肿胀及肉芽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炎清口服液有较好的抗炎消肿作用。  相似文献   

4.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动物体内、外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晓华  朱社敏  冯友根 《中国药房》2003,14(11):659-660
目的 :研究感冒热毒清口服液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的体内、外抑菌实验法 ,观察感冒热毒清口服液的体内、外抑菌作用。结果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 ,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具有体内、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玄麦咽康含片的解热与体内外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玄麦咽康含片的解热、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干酵母致热模型及常规的体内、外抑菌实验法 ,观察玄麦咽康含片的解热作用及体内外抑菌作用。结果 :玄麦咽康含片能显著抑制干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 ;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 ,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玄麦咽康含片具有解热和体内、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凝胶抗炎抑菌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凝胶剂的抗炎抑菌作用。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抗炎作用;以稀释法研究NGF凝胶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NGF凝胶有明显的抑制炎症模型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TCC32210)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结论NGF凝胶具有良好的抗炎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评价扁咽口服液的抗炎作用,并考察其对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和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运用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大鼠足肿胀实验和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实验,评价扁咽口服液的抗炎作用;并采用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观察扁咽口服液的治疗作用;采用平皿法测定扁咽口服液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扁咽口服液可显著降低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度,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的足肿胀(P<0.05或P<0.01);扁咽口服液高、中剂量显著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钠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P<0.05);扁咽口服液可减轻急性咽炎模型大鼠咽部黏膜的炎症表现,缓解急性咽炎症状,并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抗炎作用和对咽部黏膜的改善作用均增强。扁咽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较为敏感,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6、28、56、28、14 mg/mL。结论扁咽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对急性咽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柴菊口服液抗病毒抑菌和抗炎解热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琼脂稀释法、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法来研究柴菊口服液对常见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腹腔致炎法和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法研究柴菊口服液的抗炎解热作用。结果:柴菊口服液对流感病毒甲3型(A3)、副流感病毒1型(HVJ)、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1和2型(HSV-1,HSV-2)以及所试6种细菌56株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副流感病毒和金葡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高、中、低剂量(19.2,9.6,4.8 g生药.kg-1)柴菊口服液能不同程度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P<0.01或0.05),增加感染小鼠的体重(P<0.05),减少感染小鼠的死亡率(P<0.05),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或0.05);高中剂量柴菊口服液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性肿胀(P<0.05);高、中、低剂量柴菊口服液能够明显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或0.05);高剂量(19.2 g生药.kg-1)柴菊口服液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有较好的解热作用(P<0.05)。结论:柴菊口服液具有较明显的抗病毒抑菌和抗炎解热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阴清胃汤抑菌、抗炎、镇痛及抗口腔溃疡作用。方法:①通过抑菌实验观察该药抑菌效果;②采用小鼠热板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③通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观察抗炎作用;④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该药高、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用90%苯酚制造口腔溃疡模型,观察该药的抗溃疡作用。结果: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刺激的痛阈值,2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改善大鼠口腔溃疡病理变化,缩短溃疡修复时间。结论:滋阴清胃汤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抗炎、镇痛及抗口腔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金英  洪学智  戴诗文 《中国药房》2008,(36):2818-2819
目的:研究刹毒草口服液对小鼠的药理作用。方法:用小鼠分别进行爬杆实验、炭粒廓清实验、耳肿胀实验和墨汁推进实验,观察刹毒草口服液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抗炎作用和抗腹泻作用。结果:刹毒草口服液能显著延长小鼠爬杆时间,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高剂量刹毒草口服液能显著提高小鼠对惰性炭粒的吞噬指数及吞噬活性,可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刹毒草口服液3个剂量组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能显著降低墨汁推进的速率,有较好的抗腹泻作用。结论:刹毒草口服液具有一定抗疲劳、抗炎、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侯莹 《黑龙江医药》2013,26(4):614-616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的抗炎、解热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司匹林、清热解毒口服液为阳性对照品,分别用蛋清和2%二硝基苯乙醇制备大鼠足跖肿胀的非特异性炎症和高热模型,用双黄连口服液和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对两种模型的大鼠进行治疗,考察双黄连口服液对大鼠非特异性炎症和高热的治疗作用。结果:高、中、低剂量双黄连口服液和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的非特异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不同剂量的双黄连口服液对2%二硝基苯乙醇所致大鼠高热的解热作用特点不同,中剂量双黄连口服液,在致热60 min后即表现出显著的解热效果(P<0.05),致热90 min至实验结束,表现出极显著解热效果(P<0.01);高剂量和低剂量双黄连口服液组于致热90 min至实验结束,均表现出显著的解热效果(P<0.05);阳性对照药物清热解毒口服液于致热150 min后,表现出显著的解热效果(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炎、解热作用,临床上可以用于抗炎、解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肺热清解口服液及其总黄酮的抗菌、解热作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肺热清解口服液与处方中总黄酮的抗菌、解热的作用,为临床上严格用药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实验和挖沟法抑菌实验比较肺热清解口服液与处方中的总黄酮的抗菌效果;通过10%酵母粉混悬液制造大鼠发热模型,比较肺热清解口服液与处方中的总黄酮的解热效果。结果肺热清解口服液和处方中的总黄酮对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解热作用。结论肺热清解口服液的抑菌效果强于处方中的总黄酮;处方中的总黄酮解热效果优于肺热清解口服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抗感颗粒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造成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其解热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小儿抗感颗粒能明显降低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提高小鼠痛阈值,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小儿抗感颗粒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成药消炎退热颗粒(DPZG)对家兔发热模型、小鼠急性耳廓肿胀模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的作用,探讨其清热解毒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耳缘静脉注射建立家兔发热模型,评价其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作用;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DPZG对于D-氨基半乳糖(ACTD)敏化小鼠LPS致死攻击的影响,评价其抗内毒素的作用;以Elisa法检测DPZG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脾、肾组织中膜突蛋白(moesin)以及磷酸化P38 MAPK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PZG对家兔体温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与阿司匹林趋同;可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程度;可显著升高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存活率;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和小鼠肝脾肾组织内p-P38MAPK和膜突蛋白(moesin)的表达,效果明显优于中成药对照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BKH)。结论:消炎退热颗粒有显著清热解毒作用,主要作用方式是解热、抗炎、抗内毒素,且效果明显优于PBKH。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TNF-α、Moesin以及p-P38 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巴中产栀子解热抗炎药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解热药理效应及其抑制0.6%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抗炎药理效应。方法:针对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生理盐水溶液制备发热模型与0.6%冰醋酸溶液所致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加的炎症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70%醇溶性有效部位,测定家兔体温、小白鼠腹腔液吸光度值,观察不同产地栀子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巴中产栀子提取水溶性有效部位对发热家兔的降温效果优于江西、湖北、江津产栀子(P〈0.01);巴中产栀子提取醇溶性有效部位对发热家兔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江津和江西栀子70%醇溶性有效部位(P〈0.05或0.01),与湖北产栀子比较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巴中产栀子有效性部位抑制0.6%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效果与江西、湖北、江津产栀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中产栀子在解热方面的品质更优,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痛经康口服液镇痛、抗炎和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景  赵伟国  陈钧茂  周俊 《中国药房》2011,(39):3658-3660
目的:研究痛经康口服液的镇痛、抗炎和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抗炎作用,采用最大给药量实验研究痛经康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痛经康口服液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抑制由二甲苯致小鼠廓肿胀和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但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的痛阈值未见明显影响;痛经康口服液在剂量为261g·kg-1时未发现毒性反应。结论:痛经康口服液较为安全且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康新妇宝颗粒剂经动物实验表明,可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廊炎症及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显著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并显著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优于阳性对照药妇炎康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