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基于《原棉异性纤维定量试验方法手工法》的制定计划工作,介绍原棉异性纤维现状,重点关注原棉异性纤维取样代表性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同一批次原棉异纤分布,最后对解决新疆棉和地产棉异性纤维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始终困扰着纺织工业的生产与发展,如何准确地检测与识别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是纺织工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采用三基色RGB最佳阈值算法来识别原棉图像信号中存在的异性纤维,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  相似文献   

3.
分拣原棉异性纤维的一种组合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纺织品市场的变化,用户对纯棉精梳包漂白纱线产品的需求增多.大多数工厂采用先人工分拣,原棉打包后经过清棉工序再过一道异纤清除器,这样做基本上达到用户对包漂白产品的质量要求.但是人工分拣劳动强度大,用工多、耗时长.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清除异性纤维的组合方式,即仪器加仪器,来解决原棉异性纤维分拣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原棉中的异性纤维 ,是由于轧棉厂收购的籽棉中混有丙纶带、碎布头、麻袋片以及各种毛杂等经轧棉机后所形成的。原棉中的异性纤维在纺纱流程中很难清除掉 ,织成布以后严重影响坯布质量 ,造成色花纱疵 ,在纺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用户很难接受 ,异性纤维的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纺织企业的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很多纺织厂都不惜工本 ,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采用人工拣杂 ,仅此一项就要花费大量资金。另外在挑拣异性纤维时 ,首先要将棉包松开 ,然后一点一点地撕扯 ,占用大量的场地。挑拣后的原棉还要再打成包后使用。由于一般纺织厂不具…  相似文献   

5.
棉花中的异性纤维已成为纺织业的头号“杀手”,它直接影响我国纺织行业脱困攻坚战役的成败和纺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原棉的质量是纺织业的基础。原棉中异性纤维的预防和控制,除加强棉农防止异性纤维混入的教育外,笔者认为,在籽棉付轧过程中剔拣异性纤维,把好籽棉付轧第一关,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务上,都比皮棉剔拣省财、省物。为实施名牌产品战略,江苏圣大纺织(集团)厂针对棉花资源的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用棉单位对棉花质量特别挑剔,尤其是棉花含有异性纤维等质量问题特别敏感,退货、索赔事件增多,皮棉供应单位…  相似文献   

6.
纺织异性纤维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纺织异性纤维的产生与危害,并提出对策,认为棉花在采摘、收购、加工环节的预防把关,增加原棉分拣工充和建立全流程各工序异性纤维检验体系,把异性纤维列入棉花和有关纺织品的质量评定是解决异性纤维之关键。  相似文献   

7.
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与成纱质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棉纤维的成熟度、原棉的未成熟纤维含量是影响原棉短绒率、疵点的关键,棉纤维的成熟度、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主要因素是由棉花的栽培条件决定.分析了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与清梳工序半制品质量和精梳工序质量的关系,原棉中的未成熟纤维必须在配棉、清梳和精梳工序进行控制,才能控制梳棉条、精梳条和成纱质量.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不仅影响梳棉条、精梳条的短绒率、棉结、带纤维籽屑等疵点,而且严重影响成纱的各类主要疵点.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商品,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棉花中的异性纤维一直是让棉纺织和印染企业头疼的问题。针对世界各地棉花市场上异性纤维的出现,国际纺织机械联盟(ITMF)一直予以关注并进行调查和定期公布统计结果。调查报告显示,棉包中仍然存在异性纤维。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供销总社和国家质监总局于2002年联合出台了"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以此来控制棉花中的异性纤维。  相似文献   

9.
关于棉花中异性纤维的界定与定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贤树  何晓明 《中国纤检》2003,(5):35-35,37
近10年来,棉花中异性纤维问题始终困绕着国内纺织工业的生产与发展;同时又由于原棉中大量的异性纤维,致使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2002年,我国棉花又减产,原棉紧俏,棉价回升,许多棉花生产企业在棉花收购与加工过程中对异性纤维又放松了管理。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五部委不久前联合下发了第24号文《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24号文”),提出从异纤混入的源头抓起,即抓农民采摘、抓籽棉收购等环节。这是一条根治原棉异纤的国家政策性办法。一、实际生产中的异性纤维的界定我国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原棉生产线人工剔除异性纤维,其剔除率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弊病,介绍了具有原棉分选功能的国产原棉异性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从供料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异物识别与定位系统等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该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及硬件选型,指出该装置可代替人工操作,系统实时性要求高。  相似文献   

11.
宫本山 《中国纤检》2006,(12):52-52
我国采摘棉花大部分是人工摘拾.这样对异性纤维的控制很不利。由于棉农对异性纤维的危害认识不足,采摘交售棉花时习惯用编织袋装棉花.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绑扎棉袋口等。极易使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和色纤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异性纤维编织袋的大量使用,使棉纺织厂所用原棉中异性纤维的含量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特别是纱线外观疵点增多,布面印染色差严重,使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加剧了棉纺织企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棉花异性纤维检测识别算法,通过分析线阵CCD摄像机采集的现场原棉图像,运用去噪平滑、图像分割算法提取异性纤维的特征,最终确定异性纤维数量,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棉花异性纤维检测识别算法,通过分析线阵CCD摄像机采集的现场原棉图像,运用去噪平滑、图像分割算法提取异性纤维的特征,最终确定异性纤维数量,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异性纤维危害及清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异性纤维(俗称“三丝”)是对棉花中混杂的化学纤维、动物纤维和非棉性纤维等杂物的统称,如丙纶丝、塑料绳、毛发、麻丝、有色纤维等。异性纤维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棉纱市场的销售和出口,给棉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针对异性纤维的问题,《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了相应的质量义务与罚则,以明示异性纤维清除工作在今后棉花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就棉花中异性纤维的成因、危害和目前的解决措施等,作以下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塔城地区棉花机械化采收已经形成规模化,辖区内99%以上棉花实现了机械采摘。随着棉花机械化采摘的不断推进,机采棉中的异性纤维问题逐渐成为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加工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机采棉中的异性纤维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棉花加工企业又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排除异性纤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棉花中异性纤维专题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异性纤维(“俗称三丝”)指棉花中混杂的化学纤维、动物纤维和非棉性纤维等杂物的统称,如丙纶丝、塑料绳、毛发、麻丝、有色纤维等。异性纤维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棉纱市场的销售和出口,给棉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针对异性纤维的问题,《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了相应的质量义务与罚则,以明示异性纤维清除工作在今后棉花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就棉花中异性纤维的成因、危害和目前的解决措施等,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标准GB1103—1999中对棉花的质量要求增加了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的有关规定,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异性纤维检验方面的内容,判定等级时要对混有异性纤维和有色纤维的棉花根据数量作降级处理。危害性杂物的异性纤维检验是棉花检验的重要程序,在新棉收购检验中,异性纤维检验对新棉的质量或出口棉花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新疆地区的棉花已开始大量采摘,我们在新棉收购监督检验中,仍发现了混入的异性纤维影响棉花质量的问题,这是由于:1.农村乡政府和县、乡农业管理部门,对新棉花质量标准不熟悉,对异性纤维严重影响棉花质量的认识不够,特别是没  相似文献   

19.
邵淼 《中国纤检》2009,(6):33-33
GB1103—2007已经运行近两年了,现在虽然大部分棉花加工企业向用户提供的棉花质量证书有异性纤维含量数据指标,棉包上也标注有异性纤维含量代号.但是通过了解还有一些棉花加工企业并未真正进行异性纤维含量检验,棉花质量证书的数据和棉包上的代号也是仅凭自己在收购和加工环节对异性纤维的挑拣程度而进行估验所得。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江苏省纤维检验局组织对省内部分纺织企业采购的原棉质量进行了抽查,通过对异性纤维、短纤维含量和疵点等质量指标的检测数据分析,比较国产棉与进口棉、机采棉与手摘棉等不同种类棉花的特点,找出国产棉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差距并分析原因,提出棉花质量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及棉花生产、加工、使用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