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前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928-1929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是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肿瘤。该病的发病率约占鼻腔肿瘤的0.4%~4.7%,一般鼻腔及鼻窦同时受累。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易复发及恶变.因此应尽量彻底切除。现将我院手术的2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翻性乳头状瘤系发生于鼻腔及鼻窦的一种少见的上皮源的真性肿瘤,其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上皮细胞乳头状倒生,向粘膜下层呈内翻性生长,形成分枝状隐窝及细胞巢,从而构成其特殊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内翻性乳头状瘤”一名是Ringertz氏(1938)所提出,临床上的特点是鼻腔和窦有肿块增生堵塞鼻道,易出血,流脓涕或清涕,并有发生癌变者。我院自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五年中遇到内翻性乳头状瘤9例,兹报告如下:一,附表: 一、讨论一、发病率本瘤约占鼻腔及鼻付窦原发性肿瘤的3%,各年龄组可罹患,然多见于40-60岁,男女比例约3-10∶3,本组9例中6例为男性,年龄最小者10岁,最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随访2~3年,仅4例复发,余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窥镜具有多视角、清晰度高、损伤小、不毁容等优点,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郭洪源 《贵州医药》1994,18(4):228-229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上皮源性肿瘤,临床上并非少见。一般文献记载占耳鼻喉科良性肿瘤第三位。但此瘤易被误诊,术后易复发并有恶变倾向,临床上多被认为是临界性肿瘤。我院1983年9月至1993年9月间共收治2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附10例报告)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颜醒愚,叶向权,黄柏忠,邹世民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自1962年Potts等首先报告以来[1],国内外陆续有报告。UICC分期法将其归为TA期的膀胱肿瘤。我院自1988年至1...  相似文献   

6.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易复发和易恶变。我科在近8年中应用手术和鸦胆子油治疗内翻性乳头状瘤3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永红 《河北医药》2011,33(4):583-583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上皮源性肿瘤,是常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发病率为0.4%~4.7%,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易恶变的特点,故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手术方法为鼻侧切开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发展,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已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临床特点是手术后易复发,有恶变倾向。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已引起越来越多鼻科医生的关注,并有多方研究报道。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已获得良好疗效,并已为国内外鼻科学者达成共识,但在手术后如何控制其复发率则少见报道。笔者对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2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加用射频处理术腔创面,并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防止乳头状瘤术后复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泌尿道移行上皮肿瘤中,有一组以内翻性生长方式为主的肿瘤。1963年potts与Hirst首次命名这组肿瘤为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并确定了其组织诊断标准。至今文献中报道约120例。20年来,人们对该肿瘤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礼头状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4个月-4年,29例治愈,术腔恢复良好。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通常被认为是起源于鼻腔鼻窦黏膜的上皮源性肿瘤.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男女比例为3∶1~5∶1.发病率约占鼻部肿瘤的0.5%~4.0%[1].尽管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良性疾病,但它却有很高的复发率.人们为了降低它的复发率采取了多种手术方法,比如柯陆氏手术、鼻侧切开术、以及近年大多采用的鼻内镜手术与柯陆氏手术结合.虽然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复发率有所下降但是手术的创伤却增大了.如何在降低手术创伤的同时降低复发率一直是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科采用鼻内镜手术结合局部应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状瘤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屹 《河北医药》2009,31(1):65-66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发病率约占鼻腔和鼻窦肿瘤的4%~4.7%。该病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组织形态学上介于癌组织与正常上皮组织之间,具有局部破坏性生长,术后容易复发和癌变等特点。为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将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1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息肉并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9~2012年收集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息肉并存病例5例,术前活检诊断为鼻息肉,术后病理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则再次按乳头状瘤行扩大手术治疗,术后定期按时复诊。结果 1例在术后3个月时可疑复发,经处理后未见复发,所有病例随诊6个月至1年以上均未见复发,鼻窦引流通畅。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息肉并存的病例,在鼻内镜下按照乳头状瘤切除方法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张志坚  刘鸿源 《天津医药》2004,32(3):174-175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具有浸润性生长、复发率高、部分有恶变倾向的良性肿瘤。彻底摘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我院1996年10月—2001年3月采用面中部翻揭术联合鼻内窥镜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郝中平  肖嵩  秦红梅 《安徽医药》2012,16(8):1128-1129
目的观察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治疗经验;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通过对37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并施以鼻内镜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术前病情评估、治疗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均有病理检查证实,且全部给予随访,治愈33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经鼻内镜手术可以完整切除Ⅰ期、Ⅱ期及绝大部分Ⅲ期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部分Ⅲ期联合Caldwell-luc术式即可。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及不影响容貌等优点,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 总结50例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HPV16的表达,并取鼻息肉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结果 5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率26.0%,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术的复发率最低;5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HPV16阳性27例,阳性率为54.0%,20例鼻息肉仅有4例HPV16阳性,阳性率为20.0%,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4.53,P<0.01).结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易复发,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术的复发率最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可能与HPV16有关.  相似文献   

17.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是其标准治疗方法。若临床治疗不及时可能发生恶性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位于鼻腔鼻窦,对局部具有一定破坏潜力,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以及癌变的风险[1]。手术具有一定难度,可能导致面部瘢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改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手术也有了较多选择[2],但目前临床并无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标准手术方法,本研究探讨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鼻腔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认识 ,有利于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9年~ 1999年间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2 2例 ,总结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 1a~ 10 a,手术加放射治疗 17例 ,复发 2例 ,单纯手术治疗 5例 ,复发 2例。结论 :手术治疗 (鼻侧切开术或窥镜下广泛切除 )并放射治疗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7例的术前病情评估、治疗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5例Ⅰ期和18例Ⅱ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例Ⅱ期和2例Ⅲ期患者行鼻内镜加Caldwell-Luc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全部患者随访2~7年,共有2例复发,无恶变患者.结论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行鼻内镜、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及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期、Ⅱ期和Ⅲ期病变,Ⅳ期病变仍需传统鼻侧切开.  相似文献   

20.
周静  陈崇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07-2308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例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随访2~5年,28例中3例复发,再次经鼻内镜手术后未再复发.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满意.准确的术前评估、骨膜下层切除肿瘤和术后定期随访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