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贴牌生产正在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新型贴牌”已经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这种“新型贴牌”不再等同于传统的“三来一补”,而是作为一种新的自主创新类型,正在成为逐步提升我国技术能力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从传统贴牌到“新型贴牌”:一个质的转变“贴牌  相似文献   

2.
OEM     
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外国企业纷纷进军中国,把中国企业纳入麾下,建立贴牌生产基地.贴牌战略给我国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忧虑,中国企业不可能永远充当国际伴娘.因此我国企业在加入"OEM"全球制造行列时,还需要确立发展战略,辟出一条创立名牌与OEM结合的双赢捷径.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认为,广东省在现代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外向型经济的脱胎换骨。这种脱胎换骨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面对知识产权问题时的对策。本文关注的OEM(贴牌加工)加工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和定牌加工出口侵权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相当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必要性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贴牌生产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必要性,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对贴牌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简称OEM)模式下的企业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了OEM模式下委托企业和贴牌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贴现因子对超额总利润进行分配,分析双方的演化博弈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惩罚因子,对模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博弈双方的演化结果受到合作带来的超额利润、初始投入成本、双方各自的贴现因子以及它们的惩罚因子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生产大国,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做贴牌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水平较低.对于两者的战略选择问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存在一定的争论,为此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自主品牌与贴牌生产的选择问题,是自主经营与依附经营的选择问题.从品牌的社会文化效应来看,选择自主品牌是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从国家战略层面,选择自主品牌是企业在全球建立核心竞争力,国家获得更多影响力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质量影响需求的贴牌生产供应链系统中给出品牌商、制造商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分析在投资成本分担情形下随着投资成本分担比例的增加,制造商的利润是单调递增的、品牌商和供应链总利润先增大后减小,得出使贴牌生产供应链总利润最大的分担比例取值,进一步给出各方实现收益Pareto改进的分担比例的取值区间。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文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贴牌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贴牌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迫使其进行演化升级,但有关演化路径的研究至今没有得到统一认可。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对贴牌企业有关演化路径的文献进行剖析,分析归纳了四类演化路径:坚持原有OEM路线不作调整;根据GVC理论确立OEM-ODM-OBM路线;根据技术能力升级四阶段的演化路线;专研OEM代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汉派”服装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通常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很少顾及下游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因此在整体运行上不能产生协同效能。为了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企业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来运作,新型的营销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对“汉派”服装企业传统与新型的营销模式进行了论述,并对新型营销模式所带来的弊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正呈现出起点更高、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等"新型技术追赶"特征,而传统技术追赶理论并未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背后的创新能力演化过程与机理。本文依据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中集集团罐箱业务的技术追赶与创新能力演化过程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讨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新型技术追赶和推动创新能力演化。研究发现:(1)技术并购日益成为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后发企业实现新型技术追赶、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2)企业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新型技术追赶和较快积累创新能力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动态能力本身也可以在运用中不断提升。本研究可以为后发企业实现快速技术追赶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全球价值链类型与OEM企业成长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贴牌生产(OEM)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表现,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众多OEM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的现象却十分普遍.本文在综述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助于丰富的实证研究材料,从全球价值链类型的角度,研究了OEM企业的升级路径.隶属于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OEM企业应积极与业内领导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自己的供货效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在发展初期还要实施成本控制和低价营销策略;而隶属于消费者驱动型价值链的OEM企业应适时地由制造商转变为中间商,沿OEM-ODM-OBM的路径逐步升级,拓宽市场渠道,积极打造自主品牌等.  相似文献   

12.
战略创业理论强调资源战略管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与新产品研发,对战略创业行为的实现过程与内在驱动力解释不足。并且它的研究对象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企业,对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如何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实现技术与品牌升级指导作用有限。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对比亚迪公司从OEM到OBM的转型升级路径做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代工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关系构建、模仿学习、创新投入以及国际化行为,实现战略创业,推动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发现,企业家创新理念与机会感知能力是代工企业实施战略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而"脚踏实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调节了代工企业从OEM到OBM的转型升级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代工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实现技术创新。然而,随着网络化生产经营模式的不断发展,企业网络能力的重要性愈加突显。通过理论分析,以代工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能力、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内的代工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网络能力对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知识转移在网络能力和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民营OEM代工企业的融资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股权融资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较大、债权融资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较小的结论.并建议我国民营OEM代工企业应尽可能采用股权融资安排方式,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增强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彪  张骁  杨忠 《软科学》2012,26(2):98-104
基于全球PC产业链,归纳出产业升级中代工企业5种品牌经营模式,具体包括关键零部件品牌模式、专业代工品牌模式、制造与消费兼具的共用品牌模式、OBM品牌模式、OB品牌模式,并选取8家典型企业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出这5种品牌经营模式的优势、劣势及所需要的战略性能力。代工企业要想成功向品牌升级,应根据企业现实情况,选择一种品牌经营模式作为企业品牌发展战略远景,并从研发制造、市场两个方向构建相配套的战略性能力。  相似文献   

16.
柳春 《未来与发展》2011,(7):80-83,107
涉外定牌加工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大部份额。然而,对指定或者提供使用的商标,第三人在我国境内相同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了相同或近似商标,但境外企业不提供第三人的商标许可证明或商标转让证书,或提供虚假的商标许可证明或转让证书等,导致涉外定牌加工企业商标侵权纠纷不断。涉外定牌加工企业应要求境外企业提供第三人的商标许可证明或商标转让证书,并予以审核,增强商标与合同等,防范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运营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对我国制造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运营的策略进行了思考,认为中国制造业应融入全球价值链,发展高端OEM是我国制造业国际运营的主要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P代工企业交易专用性投资的能力构建效应研究/P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俊  薛求知 《科研管理》2010,31(6):57-64
摘要:以158家样本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代工企业开展的专用性投资对于它们借助于客户进行的能力构建活动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主要结论是,企业间合作和客户机会主义行为在代工企业交易专用性投资和能力构建活动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客户机会主义行为直接制约了企业间合作。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代工企业专用性投资对于能力构建活动的作用机制并丰富了立足于本土代工企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到2015年通过实地调研十余家广东典型制造企业,作者发现沿微笑曲线的企业转型是失灵的。微笑曲线的失灵主要表现在当前企业转型不是沿着微笑曲线的制造低端OEM向品牌OBM或者研发ODM升级,而是在OEM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的制造深耕。制造业的再造需要得到经济资本之外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扶持,制造业的转型需要社会转型的配套,以此构建大制造和新型社会。呼吁理论界和实业界重视制造企业的实践逻辑,把制造企业的精细化生产与信息化进一步融合,尽快突破互联网+与深度制造两层皮的状况,实现IT硬件化,生活方式IT化,以制造企业的转型带动整个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