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线路方程式及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高压直流输电所引起的谐波问题时,应该将交流和直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为了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本文提出了双极直流输电线路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它直接地描述直流输电线路送受两端电流电压的关系,并以节点导纳矩阵形式表出,可以方便地适用于交直流电力系统中对各种稳态运行过程的分析和计算.同时,文中也给出确定线路沿线电流和电压分布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直流输电线路对通信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回路电磁干扰影响的方法.首次将交直流基波和谐波潮流统一算法应用于通信线路干扰计算中,在考虑了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直流输电线路的谐波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发现交流母线基波电压相位差对谐波电流计算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利用线路的具体结构进行了通信干扰计算所需的各种参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运行方式分别计算了直流线路谐波电流正序、零序分量通过感性耦合引起的通信干扰,给出了云广直流线路在不同接近距离时通信回路上的等效干扰电压.提出的方法对正确地计算通信干扰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直流输电线路对通信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回路电磁干扰影响的方法.首次将交直流基波和谐波潮流统一算法应用于通信线路干扰计算中,在考虑了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直流输电线路的谐波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发现交流母线基波电压相位差对谐波电流计算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利用线路的具体结构进行了通信干扰计算所需的各种参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运行方式分别计算了直流线路谐波电流正序、零序分量通过感性耦合引起的通信干扰.给出了云广直流线路在不同接近距离时通信回路上的等效干扰电压.提出的方法对正确地计算通信干扰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个含3条直流线路的交直流输电系统以用于直流阻尼控制的研究,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和暂态仿真分析了该系统的特性.该系统具有结构复杂、振荡模式多的特点,这些特点广泛地存在于实际的交直流输电系统,在设计直流阻尼控制器时必须予以考虑.文中基于该系统设计了多个直流阻尼控制器.根轨迹分析表明,直流线路两端的频率差在相位补偿设计方面比交流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变化量具有更多的优点,因而被选为直流阻尼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暂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直流阻尼控制器有效地增加了系统的阻尼.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纯机电暂态仿真和电磁暂态仿真在分析大规模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已呈现明显不足.为了准确地分析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平台(ADPSS)搭建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模型,并对整流侧和逆变侧交流母线故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仿真模型可以有效地掌握直流系统内部器件的详细动态过程,并且为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的稳定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小振荡法分析交直流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着重研究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式、调节参数以及换流站无功补偿装置性能对静态稳定性的影响,并用灵敏度分析方法选择最佳调节参数。文中还对换流站引入TCR/TSC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它对提高系统静态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东  陈宏志  杜松轩 《广东科技》2011,20(22):80-81
大规模的雨雪冰冻灾害将会造成电力线路和杆塔覆冰,严重时将直接导致线路断线、倒塔及设备跳闸等事故的发生,对电力系统危害极大。南方电网直流输电系统由于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当冰雪天气到来时由于大部分时间是枯水季节或低负荷方式运行,除对线路进行融冰加固外,还需要通过控制系统对直流线路进行融冰。本文通过对高肇直流控制系统融冰软件升级及试验情况分析,详细阐述了高肇直流融冰升级实施情况,为国内直流输电系统融冰升级实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多端DC-AC系统的潮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含多端直流输电网络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交流和直流系统分别采用牛顿法进行顺序迭代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考虑换流器的各种控制方式,同时确定换流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算例表明,本算法的数学模型灵活具有通用性,收敛性好。  相似文献   

9.
王志宏  段亚楠 《科技信息》2012,(18):128-130
本文介绍了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联网应用中的必要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直流控制保护技术以及直流输电的特点和应用发展方向;同时认为直流输电技术是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最佳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基于电力电子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器件为例,推导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逆变侧输出电流的惯性特征;为了验证该惯性特征对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特征值分析法,结合仿真工具,分别对传统的简单三机系统和IEEE14节点系统及其对应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逆变侧输出电流具有惯性特征,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不利于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将顺序法交直流潮流计算与基于交流系统灵敏度分析的安全性提高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交直流联合系统安全校正分析的快速算法。其中,对两端直流输电系统,推荐了一种快速灵活的直流潮流计算方法。在安全校正计算中,通过灵敏度分析选择出有效控制变量并由伪逆法直接求得其调整量。对一个规划中的交直流联合系统的试算表明,这种方法快速有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将顺序法交直流潮流计算与基于交流系统灵敏度分析的安全性提高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交直流联合系统安全校正分析的快速算法.其中,对两端直流输电系统,推荐了一种快速灵活的直流潮流计算方法.在安全校正计算中,通过灵敏度分析选择出有效控制变量并由伪逆法直接求得其调整量.对一个规划中的交直流联合系统的试算表明,这种方法快速有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直流输电工程是以直流输电的方式实现电能传输的工程。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互配合.构成现代电力传输系统。1954年瑞典投入了一条100kV、20MW的直流输电线路.由本土向果特兰岛送电,这是世界上首条采用汞弧阀进行商业运行的直流输电线路。由于汞弧阀在运行中容易发生逆弧,而且需要真空装置和复杂的温度控制,起动时又需较长的预热时间等,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与建设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4.
谭震波 《科技资讯》2008,(30):250-250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高压输电线路作为国家电网的骨干网架,跨接各大区域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发展现状,针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可靠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了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求一种适合交直流同塔架设线路的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合线路表面场强的特点,利用线性叠加原理求出混合线路表面场强,并结合晴天和雨天对交流和直流线路电晕程度的不同影响,提出在同一种天气状况下计算交直流线路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用3种计算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的方法,分晴天和雨天情况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 BPA 修正公式计算值最大,该方法可视为目前计算交直流同塔线路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远距离大容量高压直流输电在实际大系统中的交直流影响过程当中,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展开此问题研究的意义,这也正是后续研究成果得以应用于实践的方向所在。对于本文而言,研究此种特殊性直流输电方式对交直流的影响旨在于解决现阶段存在与实际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压不稳定以及电力不良负荷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该文展开相关影响因素及影响关系的分析,将研究重点放在直流输电控制方式以及换流站无功补偿这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于实际大系统交直流影响关键程度,以此为实践工作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首次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两端输电线路两端换相电压相位对直流侧滤波效果的影响,较系统地提出了对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进行参数选择的一种启发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输电线路是构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输电线路运行和故障时的物理分析,对研究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尤为重要。静态模拟系统通过物理元件模拟电力系统状态变化时线路物理参数变化的情况,为研究分析线路故障特点和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计算仿真技术和基本物理元件相结合,研制静态模拟系统,该系统能够真实反映输电线路各种运行状态,特别是可以模拟输电线路可能发生的故障形式,并模拟故障时动作情况,能够对新研制的继电保护装置投用前进行试验性检验。  相似文献   

19.
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电晕放电会产生较强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问题,这已成为交直流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中的决定因素之一。基于电磁场理论、气体放电理论、电声学理论,该研究电晕放电产生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机理,进而建立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关联特性,最终获得交、直流特高压线路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特性及计算方法。目前已经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初步完成了2013年度预期目标,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单点放电、尖板放电、脉冲放电、导线放电等实验模型,初步获得了电晕电流的时域和频域统计特性,开展了电晕电流的传播模型研究,提出了电晕放电初始电流波形的确定方法和无线电干扰的时域建模方法;(2)基于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近距离测试方法及时域测试技术,获得了单点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的时域波形,分析了声场的传播特性,初步获得了单点放电可听噪声时域波形与电晕放电初始电流时间波形的关联特征;(3)基于电晕放电模型,提出了电晕放电空间电荷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电晕电流微观分析模型;(4)基于直流特高压电晕笼的大量试验,获得了正、负极性直流导线的可听噪声频谱规律,提出了采用8 k Hz分量法预测可听噪声A声级的方法;(5)研究了特高压直流长试验线路与短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转换关系,提出了利用短试验线段测量数据估计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方法;(6)对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进行了长期监测,获得了冬季和夏季无线电干扰的统计特性,通过统计分析,初步获得了特高压交流线路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的经验公式。2013年度的研究成果,对后续可听噪声产生机理的研究及可听噪声的预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实验基础,为后续无线电干扰特性及产生机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直流输电线路对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影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地电阻率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地电阻率观测的原因。针对直流线路接地极不同形状,考虑大地为水平分两层的土壤模型,基于等值复数镜像法推导出单一垂直接地体、水平双环接地体、多个垂直接地体入地电流在土壤中的电位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多种情况下直流线路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水平。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水平双环形接地极可减小50%左右的干扰值,采用4个垂直接地极可减小75%左右的干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