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当前云计算访问控制中角色不能随着时间动态改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信任的云计算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根据综合用户的直接和间接信任值得到的信任值确定其信任等级,激活其所对应的角色以及赋予该角色一定的访问权限,提供请求的资源,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并给出了基本组成元素和实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访问控制模型能够提高用户行为信任值评估的客观性,能够抵抗各类非法用户访问云计算,增强了云计算中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属性的概念,增加了用户行为信任级别集合,建立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信任评估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UT-DRBAC)模型。对新的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形式化描述并讨论了模型的授权流程,最后从动态性、信任机制、角色数量和性能方面对模型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新的访问控制模型通过角色属性的动态指派实现了模型授权的动态性,通过把用户信任级别作为一个必需的角色属性实现了基于身份信任和行为信任相结合的访问控制,改变了现有访问控制模型单一基于身份信任的静态授权机制;通过设置角色属性减少角色数量,从而缓解了因角色过多而带来的角色管理问题,同时提高了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RBAC模型在Web环境下的局限性,增加了用户行为预测级别集合,建立了一种新的UBP-DR-BAC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基于身份信任和行为信任相结合的动态授权机制,并解决了角色扩散问题,适应了Web环境的用户多、动态性强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Web访问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4.
网格环境下动态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格为我们整合异构、分布的资源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使用资源时访问控制的问题。网格环境下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访问控制模型,而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也并不完全适合于动态、异构的网格环境。我们结合了“科学数据网格”系统中访问控制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扩展RBAC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最后介绍了这个动态访问控制模型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访问控制模型为系统的信息安全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其目的是保护系统资源不被非法用户盗用,防止合法用户对受保护信息进行非法使用。然而,现有的访问控制模型大部分属于静态授权模型,不能方便地描述大规模、异构的分布式网络系统中授权过程的动态变化。为了解决上述不足,在充分研究流演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流演算理论的访问控制模型(FCDAC)。FCDAC将动态世界中的所有授权过程都看作是动作的结果,通过动作来实现状态的变化,并且在系统中只需描述动作的前提条件公理和状态更新公理就可容易地实现权限的变化。最后,通过一个教务管理实例验证上述理论,结果表明FCDA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信息安全领域中的访问控制技术为信息安全增加了一道坚固的屏障,但现有的访问控制技术更注重在用户取得授权之前对用户进行合法性校验和信任度评估,合法用户一经授权便在整个访问周期里都拥有完整权限,合法用户拿到权限后即使进行非法操作也无法对其权限进行收回.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访问过程的动态访问控制(access process o... 相似文献
7.
访问控制模型定义了安全系统访问控制的整体框架。现有的访问控制模型大多是静态授权模型,尽管可以通过扩展来实现局部动态性(比如可以通过定义条件来实现角色的临时激活等),但在应用时受到了扩展元素的限制,并且已有的大部分模型无法描述授权的动态变化过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景演算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SCDAC)。SCDAC用逻辑事实和规则来描述访问控制属性和策略,把授权在某一时刻的状态(逻辑事实和规则集合)看作一个情景,通过动作来实现情景的变化,同时刻画了动作执行的前提条件和后续状态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用SCDAC来描述授权状态的动态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角色访问控制的基础上,增加用户动态信任级别和静态信任级别,建立一种基于用户信任的动态多级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用户的静态信任值和角色,获得静态权限,判断用户获得权限的资格,通过用户的动态信任值,判断用户的行为可信性,决定用户在实际访问操作中的具体权限。给出应用实例及模型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实现动态授权,且满足最小特权原则。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环境下基于信任模型的动态级访问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计算是通过Internet实现节点间的交互,目前Internet提供两种方式来保障安全机制:访问控制和安全通信。主要研究访问控制,借鉴社会学中人际关系信任模型,提出“可信”动态级访问控制(Trustworthy and Dynamic Level Access Control,TDLAC)方法,该方法建立云节点的信任机制,计算节点间的信任值的同时,还综合考虑节点的处理能力,在候选节点中选择最优节点进行交互。仿真证实,考虑节点处理能力的算法能适用于云计算环境,并能在尽可能少的成本花费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SaaS中,人们正逐渐采用基于服务的业务流程来满足企业业务流程的灵活性和定制性。从实现工作流访问控制的角度,应当使工作流访问控制模型与流程模型分离,以支持在流程改变或组织机构变化时减少对彼此的影响。为此,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面向服务的、支持访问控制模型和流程模型分离的SaaS工作流访问控制模型—RBSWAC(Role-based Service Workflow Accesss Control)。该模型可提高访问控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访问控制模型同流程模型的松耦合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行为的多级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播,网络上传播的数据呈现出多维化的特点.实行多级安全管理既可确保信息准确传递,又可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传统的多级安全模型已经与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等经典访问控制模型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级安全访问控制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多级安全访问控制机制缺少对时空要素的考虑,不适用于目前用户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访问的多级授权管理,因此,如何实现具有时空特征的多级安全访问控制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针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的多级安全访问控制模型,实现了BLP模型与基于行为的访问控制(action-based access control, ABAC)模型的有机结合,将原有主体的安全等级、范畴的描述扩展到行为上.其次,为了解决用户权限依据时空伸缩的问题,在BLP模型的基础上细化了行为的安全级别,定义了行为读安全级别和行为写安全级别,同时描述了基本操作的安全规则,在保证数据机密性的基础上兼顾完整性.最后,结合提出的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基于行为的多级安全访问控制模型能够面向目前的复杂网络环境,结合时态、环境等时空因素,解决访问控制过程中用户、数据分级管理和访问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当前访问控制中用户权限不能随着时间动态变化和访问控制合约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为基础,同时基于区块链和用户信用度的访问控制模型。首先,角色发布组织分发角色给相关用户,并把访问控制策略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存储在区块链中,该合约设定了访问信用度阈值,合约信息对系统内任何服务提供组织都是可验证、可追溯且不可篡改的。其次,该模型根据用户的当前信用度、历史信用度和推荐信用度评估出最终信用度,并根据最终信用度获得对应角色的访问权限。最后,当用户信用度达到合约设定的信用度阈值时,用户就可以访问相应的服务组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安全访问控制上具有一定的细粒度、动态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许多现代企业采用了此技术来保障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本文先对访问控制列表(ACL)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进而找到访问控制列表(ACL)的局限性。然后对基于用户的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案进行比较详尽地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用户集扩展的任务和角色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基于任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以及静态授权和动态授权各自的优缺点,针对目前访问控制模型很少考虑企业组织结构对其实现影响的不足,引入企业人员的组织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集扩展的任务和角色访问控制模型,并详细介绍了建模思想.其基本思想是因企业人员具有一个固定的职能角色和多个动态的业务角色,职能角色采用静态授权、业务角色采用动态授权.最后利用形式化描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简述了其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实时备份系统对访问行为动态性具有较高限制,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在模型元素粒度和权限动态分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会进一步影响其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引入时态、环境的概念以及行为模型元素的定义来描述访问活动,提出面向实时备份系统的量化行为访问控制模型QABAC(Quantified Action-Based Access Control)。该模型引入量化属性及信任度的概念,使用量化函数对属性进行动态量化,计算某访问行为的安全度,进一步地根据量化结果,将访问行为分配相应的信任度,并根据信任度配合最终授权策略以决定是否将特定权限授权给该访问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访问控制模型相比,QABAC模型具有更灵活及更安全的特点,更适用于当前开放复杂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7)
传统的可信网络访问控制方法实现了终端平台的身份认证和完整性认证,属于静态认证机制。然而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终端平台环境和用户行为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极易导致认证结果随终端环境和用户行为的变化而失效等误差,最终可导致错误授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可信的用户行为实时评估模型(RTEM-GT)。引入惩罚因子和时间因子将用户行为评估方法从单一评估上升到全局评估;在可信网络连接架构下,进一步设计基于用户行为可信策略的访问控制模型(AC-UBTP),进而提出网络连接与访问的动态授权机制。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RTEM-GT能够实时准确地对用户行为进行可信判定,且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访问控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一种主要机制,通过限定主体对客体的访问权限,确保对信息资源访问的合法性,达到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目的。通常,这种机制主要通过静态的访问控制矩阵实现,不随信息系统处理的任务变换而调整。利用Petri网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模型,随着信息系统的状态变化动态授予访问控制权限,实现对信息系统资源安全的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19.
访问控制是网络资源共享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提高访问控制中对未知节点的预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线性相关的访问控制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包含服务请求者、服务推荐节点和服务提供者的访问控制结构。其次,提出了一种动态的信任值线性计算方法,该方法将节点的全局信任值表示为直接信任值和推荐信任值的线性组合,并根据节点间的历史记录动态地调整直接信任值和推荐信任值的权重。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 提出的访问控制模型与其他相关的访问控制模型相比,不仅具有更高的预测成功率,而且能更好地抵御节点的恶意攻击。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6,(10):1376-1386
分析用户行为的历史数据,使用特定方法建立用户的偏好模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关键。考虑了数据产生的时序特征,以及具有时间特征的变量在用户行为模型中的影响,以心理学中的记忆曲线模型为依据,从用户的行为数据出发,给出了用户偏好的表示,并为用户的每个偏好建立一个记忆曲线模型,实时地表示用户的偏好。针对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提出了基于MapReduce的模型参数增量更新算法和动态用户偏好计算方法,从而使得模型能反映动态变化的用户偏好。建立在真实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具有高效性、正确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