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22)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主要包括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多由眼部疾病或者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对于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材料的选择是关键。本文主要针对生物材料在视网膜脱离修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2,(12):F0003-F0003
二、临床特色: 目前,眼科常规开展:(1)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嵌塞及各种黄斑疾病的玻璃体手术:(2)微创玻璃体切割、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等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34眼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从-10.00D至-23.00D,平均-16.15D)行眼部超声波和OCT检查。对于黄斑部视网膜劈裂的患者追踪观察12月以上。结果全部病例B超均显示后巩膜葡萄肿,A超测眼轴长28.60mm 32.95mm(平均30.45mm)。16眼出现黄斑部局限性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其中14眼伴视网膜劈裂。结论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伴有黄斑部视网膜劈裂者并不罕见,OCT能很好地显示其特征。大多数患者视力和视网膜劈裂稳定,但当黄斑部视网膜劈裂合并玻璃体牵拉并存时,则有继发黄斑裂孔的危险,可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Retinoschisis,R.S)是光学相干涉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新近描述的一种视网膜病变。过去这类视网膜病变于生物显微镜下难于发现,且可被误诊为扁平视网膜脱离和黄斑水肿。OCT这一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可显示活体视网膜的横切面解剖结构,并可准确观察视网膜结构改变,清晰地显示玻璃体一视网膜牵拉关系。本研究对2001-2004年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确诊为病理性高度近视的患者22例34眼进行OCT检查,并对7例14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与浆液性脱离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34眼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从-10.00D至-23.00D,平均-16.15D)行眼部超声波和OCT检查.对于黄斑部视网膜劈裂的患者追踪观察12月以上.结果全部病例B超均显示后巩膜葡萄肿,A超测眼轴长28.60mm 32.95mm(平均30.45mm).16眼出现黄斑部局限性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其中14眼伴视网膜劈裂.结论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伴有黄斑部视网膜劈裂者并不罕见,OCT能很好地显示其特征.大多数患者视力和视网膜劈裂稳定,但当黄斑部视网膜劈裂合并玻璃体牵拉并存时,则有继发黄斑裂孔的危险,可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Retinoschisis,R.S)是光学相干涉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OCT)新近描述的一种视网膜病变.过去这类视网膜病变于生物显微镜下难于发现,且可被误诊为扁平视网膜脱离和黄斑水肿.OCT这一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可显示活体视网膜的横切面解剖结构,并可准确观察视网膜结构改变,清晰地显示玻璃体一视网膜牵拉关系.本研究对2001~2004年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确诊为病理性高度近视的患者22例34眼进行OCT检查,并对7例14眼黄斑部视网膜劈裂与浆液性脱离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玻璃体腔内空气注射法 Ohm于1911年首次报道眼内空气注射法,Rossengren于1958年报道视网膜粘结术(retinopexy)合并玻璃腔内空气注射法治愈视网膜脱离,Norton等于1969年改进前法,治愈了视网膜巨大裂孔。Chawla等于1973年应用本法治愈了无晶体视网膜脱离。Jalkh等于1984年应用玻璃体切割术等合并本法治愈了视网膜脱离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6.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佳治疗时期。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69例疗效。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视网膜损害程度不同、选择治疗时期不同则预后不同。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视功能,控制病情发展,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在我国已经成为致盲的四大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而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直接与糖尿病病程及其严重程度有关。本文就近年来DR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张驰 《科学中国》2007,(12):9-9
日本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可让视网膜细胞再生的新疗法,有可能只需药物治疗就能促使视网膜再生。如果试验获得成功,视网膜受伤的患者今后可免除移植手术之苦,就可以重见光明了。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下积液的容积计算可以被用来评价不同类型的视网膜和黄斑紊乱,因此准确找到下积液的轮廓也就十分必要。但是,目前关于视网膜下积液边界分割的研究很少。本文的目的是根据图像的灰度和梯度特征来分割出视网膜下积液,该方法利用图论分割算法找到经常出现下积液的区域边界,限定搜索区域后利用自适应阈值和梯度阈值来达到分割的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分割视网膜下积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视网膜植入技术为因视网膜疾病而失明的患者带来了恢复视力的新希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15-I0016
[导读]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利用一种人体干细胞在实验室内创造了人类视网膜组织的三维补充物,视网膜组织包含功能性感光细胞,能够对光做出反。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科学日报报道.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利用一种人体干细胞在实验室内创造了人类视网膜组织的三维补充物,视网膜组织包含功能性感光细胞,  相似文献   

12.
藏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地:观察藏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患者早中晚口服藏药二十五味红花明目丸、如意珍宝丸、二十味沉香丸、八味藏红花丸、观察眼底变化.结果:用药8周后患者视网膜静脉扩张缓解,渗出吸收,视盘水肿逐渐消退.结论:藏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减轻静脉怒胀,促进出血吸收,提高视力,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乔治·沃尔德(1906~1997年)当光束——称为光子一进入眼睛并触及视网膜时,它包含的能量就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转化成电波信号,经视网膜到达视神经,然后进入大脑。这个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涉及杆细胞和锥细胞中的视色素,也就是视网膜的光感受器。  相似文献   

14.
血镁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血镁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测定了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级(NDR组),30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DR组)病人血清镁浓度,并对糖尿病病人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测定,记录病程,行眼底检查,结果发现,与正常相比较,血镁降低在NDR组P<0.05,DR组P<0.01。NDR组与DR组比较血镁降低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两组比较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白蛋白排泄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者认为糖尿病病人有缺镁的倾向,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的血镁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更低,低镁与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量一样,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25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 4mg.术后1、3、6个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时平均视力分别为:0.13±0.10、0.38±0.12、0.50±0.11、0.25±0.11;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526.57±58.79μm、234.04±18.29μm、2.55.30±24.14 μm、279.26±22.65μm.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可有效治疗因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6.
安芳  关小康  袁静 《西藏科技》2006,(10):43-4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多元醇通路的激活、肌醇耗竭、蛋白的非酶性糖基化、自由基损伤及二酰基甘油一蛋白激酶C系统的活化等方面。此外,视网膜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视网膜局部炎症反应也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DR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7,(4X):13-13
每个健康人眼睛的视网膜中部有数以百万计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是视网膜内将光线转化成电脉冲的生物太阳能电池,这些电脉冲可以沿着神经元到脑,形成图像。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会失明。  相似文献   

18.
正近视是指眼睛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较远的光线经眼睛内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集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导致远方物体看不清楚。近视主要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屈光度降低或眼球前后径变长。患上近视的人喜欢眯眼看事物,以减少视网膜上物像的模糊程度,这是为什么?资料显示,眯眼能减少物像模糊程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09,(6):20-21
著名女歌星蔡琴在多年前就患上了眼疾,患有视网膜脱离症,甚至有失明的危险。她在参加某次电视节目时还要主持人扶上舞台中央,原来是眼疾复发,视力受到了影响。蔡琴根本看不清台下的观众,但在台上蔡琴依然有专业精神,在演唱《你的眼神》时,向台下观众说:"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是我要你们看见我的眼神。"视网膜脱离到底有多严重?您是否了解视网膜脱离的症状?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就请上海市曙光医院眼科的缪晚虹副主任医师,为大家作一次关于视网膜脱离症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之于眼睛,就像大脑之于身体。而视网膜一旦发生疾病,它的治疗也像许多大脑疾病一样几乎令医生束手无策。"眼科领域最难的就是视网膜疾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钱江特聘教授金子兵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从2002年赴日本留学时算起,金子兵"钻"入视网膜领域的研究已有11个年头。金子兵对两个日期记得特别清楚:一个是他出国留学的日子——2002年11月3日;一个是他回到国内正式开展工作的时间——2011年1月3日。"简单"的学习经历金子兵将他的学习经历用三个字来概括:"很简单。大学毕业后留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