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卜奎予 《江苏水利》2007,(12):37-38
1工程情况简介淮安市高良涧水电站位于淮安市洪泽县城西侧,洪泽湖大堤34k 100处,苏北灌溉总渠渠首,其功能主要是利用洪泽湖与苏北灌溉总渠的水位自然落差,结合下游灌溉、航运和工业用水的需要进行发电。全站共装有16台GDJ-WG-160型轴伸贯流式水轮机组,设计工作水头3.0m,最小水头1.5  相似文献   

2.
淮安市高良涧水电站位于洪泽县城两侧的洪泽湖大堤上,距高良涧进水闸约300m,上游迎洪泽湖,下游临苏北灌溉总渠,是结合洪泽湖向苏北灌溉总渠送水而建的发电工程。  相似文献   

3.
1概况 阜宁腰闸位于阜宁县境内苏北灌溉总渠上,是淮河流域苏北灌溉总渠上继洪泽高良涧闸、淮安运东分水闸之后的第三级水工节制闸。它调节总渠水位,解决了运东闸至六垛闸之间的用水矛盾,灌溉农田8万hm^2,排泄来自洪泽湖的洪水,配合渠北800km^2分级排涝;还起着协调航运、配合水力发电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4.
扩大洪泽湖中等水位入江水道泄量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在苏北灌溉总渠未开挖之前,淮河洪水几乎全部走入江水道下泄,即使在总渠开挖之后,淮河90%的洪水仍由入江水道承泄。入江水道经过三次加固扩大,现设计行洪能力为12000m~3/s,为排泄淮河洪水,免除淮河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设计流量所对应的洪泽湖水位偏高,使得洪泽湖中等水位时泄量还没有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同时现状设计水位条件下的控制运用又与现有几条泄洪道的运用方案有不尽合理之处。从几十年来的运行情况和现有工程优化调度等方面着眼,扩大洪泽湖中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4日,洪泽湖水位不断上涨,防洪形势严峻.来势凶猛的淮河洪峰,冲过正阳关,经怀洪新河分泄后,分两路进入洪泽湖.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对淮河的洪水具有重要的调蓄作用.历史上由于它只有入长江这一条出路,加上下游落差小,水流慢,每到汛期淮河水便会雍堵在湖中,导致中下游水位居高不下形成洪灾.而洪泽湖由于自身地势较高,已成为悬湖,也极易出现险情.阻挡滔滔洪水凭借的只有洪泽湖大堤,1950年修建了苏北灌溉总渠,可以导流部分洪水入海,1991年起对洪泽湖大堤进行了除险加固,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建成通水,使淮河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入海通道.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白马湖地区位于洪泽湖下游,东至里运河,西依洪泽湖大堤,南以白马湖隔堤、老三河与宝应湖地区分界,北靠苏北灌溉总渠,总面积994km2,分属淮安市的楚州、洪泽、金湖三县区和  相似文献   

7.
董爱民 《治淮》2010,(1):42-44
一、工程基本情况 淮河人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工程。工程西起洪泽湖东侧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与总渠呈两河三堤,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防汛抗旱:据了解,2017年江苏省水情总体平稳,局地发生了洪涝和干旱。请您介绍一下江苏省2017年汛情、旱情情况。张春松:2017年江苏省遭遇10多次强降雨,长江干流、秦淮河等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苏南运河部分站点突破历史最高水位;淮河干流继2016年秋冬汛后2017年再次发生秋汛,入洪泽湖出现历史同期最大流量;苏北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两湖一库"一度低于旱限水位,汛后长江杨中段发生崩岸险情。  相似文献   

9.
1 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为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200万hm~2耕地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km。其主要作用是与入江水道、灌溉总渠、分淮入沂等工程共同分泄洪泽湖以上15.8万km~2的来水,并兼顾渠北地区1710km~2的排涝,为改善环境和结合航运制造条件。 工程远景防洪标准按3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0.
邵善忠 《治淮》1998,(10):9-10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畔的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河口附近入海,全长163.5公里。它作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骨干工程,对增加洪泽湖的泄洪能力,提高洪泽湖及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起着重要作用。入海水道近期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远景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并结合渠北地区排涝,将该地区的排涝标准由现状三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 入海水道采用河道行洪方式,以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作为入海水道南堤,利用开挖深槽土方新筑北堤,工程占地宽750米。为使渠北涝水能高低分排,清污分排,近期入海水道内开挖南北两泓,利用南泓排渠北高片涝水和淮阴地区污水,利用北泓排低片涝水。设计排涝流量  相似文献   

11.
李永博 《江苏水利》2002,(Z1):34-35
1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其南堤为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为两河夹一堤,属I级堤防.  相似文献   

12.
淮河入海水道是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的大型防洪工程。干河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km,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布置,经过淮安市的清浦区、楚州区,盐  相似文献   

13.
杜红志 《治淮》2003,(8):3-4
2003年7月4日,洪泽湖水位不断上涨,防洪形势严峻。来势凶猛的淮河洪峰,冲过正阳关,经怀洪新河分泄后,分两路进入洪泽湖。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对淮河的洪水具有重要的调蓄作用。历史上由于它只有入长江这一条出路,加上下游落差小,水流慢,每到汛期淮河水便会雍堵在湖中,导致中下游水位居高不下形成洪灾。而洪泽湖由于自身地势较高,已成为悬湖,也极易出现险情。阻挡滔滔洪水凭借的只有洪泽湖大堤,1950年修建了苏北灌溉总渠,可以导流部分洪水入海,1991年起对洪泽湖大堤进行了除险加固,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建成通水,使淮河有了真…  相似文献   

14.
孙海波 《江苏水利》2011,(2):22+24-22,24
1基本情况 高良涧水电站是江苏省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坝后式水电站,位于洪泽县城两侧洪泽湖大堤上,西迎洪泽湖,东临苏北灌溉总渠。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200kW,始建于1970年1月,1972年3月竣工投产发电。  相似文献   

15.
淮河入海水道 (参见本期封面、封底图片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 ,经过清浦、楚州、阜宁、滨海、射阳等 5县 (区 )及淮海农场 .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 ,紧靠其北侧 ,西起洪泽湖二河闸 ,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 ,全长 163 .5km .工程分两期实施 ,近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2 2 70m3/s,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原来的 5 0年一遇提高到 10 0年一遇 ,同时将苏北灌溉总渠渠北地区 170 0多km2 的排涝标准由 3年一遇提高到 5年一遇以上 ;远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 70 0 0m3/s ,洪泽湖防洪标准可进一步提高到 3 0 0年一遇 .淮河入海水道南北堤距…  相似文献   

16.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经过清浦、楚州、阜宁、滨海4县(区)。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紧靠其北侧,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分两期实施。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建成后,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由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时将苏北灌溉总渠渠北地区1700多km2的排涝标准由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为淮河下游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简介  相似文献   

17.
一、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它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布置,并与其形成两河三堤,该处现有建筑物较多,且已形成泄洪、调水、灌溉、排涝、发电、航运和公路交通等多种功能的水利枢纽.  相似文献   

18.
高良涧水电站位于洪泽县境内的苏北灌溉总渠渠首,利用洪泽湖与灌溉总渠的落差,结合下游灌溉、航运、工业等用水的流量进行发电。全站共装有16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200千瓦。 高良涧水电站于1972年3月29日建成投产,20年来,已向电网输送电力2亿千瓦时,发无功电量1100万千乏,年平均发电量为  相似文献   

19.
开展水库旱限水位确定技术研究,对于科学指导水库抗旱调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旱限水位内涵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水库分级分期旱限水位计算新方法,充分考虑不同的干旱等级、不同行业年内需水过程的差异,采用逆序递推算法得到水库分级分期旱限水位。以山西省张峰水库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到汛期、枯水期、农业灌溉期的旱警水位分别为 756.5 m,756.2 m,754.5 m,旱保水位分别为 735.8 m,730.7 m,728.2 m。通过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新的计算方法能够对更多的行业、更长的时段进行供水改善,在指导水库抗旱调度,提升水利工程群干旱防御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一、前 言 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巨型平原水库,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堤、灌溉总渠堤等是苏北里下河、渠北、白宝湖地区的重要防洪屏障。洪泽湖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足。历史上里运河大堤曾多次溃决,造成里下河地区大面积毁灭性灾害。建国后,经过40多年的治理,排洪能力由80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13000立方米每秒~16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尽管如此,洪泽湖的防洪标准不足百年一遇,若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