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方法,选取2010-2012年珠海西部地区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重点人群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收集2010-2012年珠海市阳性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珠海市共监测布鲁氏菌高危人群508人,共检出阳性感染者46例,检出率9.2%。阳性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学历普遍较低,主要从事喂料和挤奶工作,从事幼畜接生工作感染布鲁氏菌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工种(OR=7.04)。职业人群的布病知识知晓率逐年升高。结论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感染阳性率较高,幼畜接生工作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2.
程丽琴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355-5356
目的了解清徐县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感染情况以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发生,为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采血实验室检查的方法,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初筛,对重点职业的从业人员278例进行布鲁氏菌血清抗体检验。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79%,布鲁氏菌病感染者5例,查出患者5例。结论建议今后持续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监测防控,开展全民特别是重点职业人群的布鲁氏菌病表现形式、危害性、预防知识等方向的教育;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对布鲁氏菌病的识别能力,早发现、早治疗、严防布鲁氏菌病从输入性转为地方性,达到控制布鲁氏菌病流行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状况,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S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婺城区2005年-2011年重点人群监测血清阳性率为3.54%,不同年份间阳性检出率不同;布病感染率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分布不同,挤奶工人和兽医感染率最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结论:由于布病感染的特殊性,需加强对不同职业人群的血清学监测,及时发现疫情,以便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张掖市甘州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以便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按照《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和《甘肃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重点对有职业暴露的人群开展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 监测期内甘州区重点人群布鲁氏菌阳性率最高为2.35%,最低为0%,平均 0.86%,主要发病人群为养殖业、屠宰业、兽医等重点人群.表明多年的综合防治成效显著,人间疫情处在较低的流行水平,2013年之后病例明显增加.结论 通过21年的连续监测显示辖区人间疫情相对平稳,近年有所波动,今后要继续加强政府领导、防治队伍建设及人畜间疫情监测工作,强化健康教育,依法开展监督和管理,继续巩固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多年平稳后出现暴发和大规模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青州市布鲁氏菌病月发病数,构建青州市布鲁氏菌病月发病数的预测模型,为青州市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青州市2011—2017年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建立ARIMA时间序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预测出2018年的布鲁氏菌病月发病数,用2018年布鲁氏菌病实际月发病数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模型ARIMA(0,1,1)(1,1,0)12标准化的BIC值最小,Box-Ljung检验统计量Q=23.746,P>0.05,残差序列为白噪声,确定为最优模型。结论ARIMA乘积季节模型短期预测青州市布鲁氏菌病月发病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21—2022年福建省邵武市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监测结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邵武市492例接受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的重点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静脉全血5 mL,提取血清,依照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布鲁氏菌病诊断》(WS269—2019),分别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test,RBT)和试管凝集试验(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对布鲁氏菌进行初筛和确诊。回顾性调研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统计阳性率。同时,调研受检者对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统计防控知识知晓率与防护合格率。结果 2021—2022年共检出布鲁氏菌病24例,包括屠宰人员4例、饲养放牧员与开单员各1例、发热患者18例,阳性检出率为4.88%。其中,2022年布鲁氏菌病阳性检出率(1.46%)低于2021年检出率(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检者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高度知晓占比仅为15.45%,且阳性受检者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高度与中度知晓的占比较阴性受检者低,布鲁氏菌病自我正确防护率超过80%,但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监测结果,掌握疫情动态,查明重点职业人群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8-2019年布病疫情信息和监测数据,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布病流行特征、突发疫情特点和监测点布病血清学监测结果.结果 福建省2018-2019年报告布病238例,年发病率0.30/10...  相似文献   

8.
甘井子区地处大连市北部城乡合部,土地面积50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31万,农村人口约22万,为预防和控制辖区内职业人群布病的发生和流行,甘井子区防疫站对全区职业人群进行布鲁氏菌病监测.本文对1991年至2000年监测结果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平山县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状况,评价措施效果,为防控布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WS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对2011-2014年平山县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连续三年对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阳性率由干预前的7.94%降到4.00%及以下,干预前后相比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0,P=0.040);乡镇、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12.583,P=0.014;χ2=10.996,P=0.027;χ2=6.168,P=0.013;χ2=8.065,P=0.045)。结论通过干预能降低重点职业人群的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应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对重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徐州职业人群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从事养殖、屠宰等有密切职业关系的人群为对象,填写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血液3~5 m L,分离血清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诊断标准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要求进行。结果共调查和采集血样本150人份,RBPT与SAT阳性2人,阳性率1.33%(2/150);75%以上人员能够及时清洗工作服,50%以上的从业者有高危行为,工种和工龄影响了防护措施的实施。结论加大徐州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蚌埠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持续开展监测工作和改进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2017年安徽省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筛查蚌埠市2017年辖区内存在煤(矽)尘、矽尘、石棉、苯、铅、噪声、布鲁氏菌、电焊烟尘、水泥尘、高温等10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收集在岗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蚌埠市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共405家,以制造业为主,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或较重企业,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为9 047人。136家企业的7 375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体检覆盖率仅为33.58%,体检发现1名疑似职业病病人和64名职业禁忌证者。2017年确诊并报告重点职业病4例,均为布鲁氏菌病。
结论 蚌埠市2017年重点职业病发病以布鲁氏菌病为主,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禁忌证者主要为接触高温、噪声的劳动者。接触矽尘、苯、布鲁氏菌、电焊烟尘、噪声和高温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为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8年布鲁氏菌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为布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陕西省布鲁氏菌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对重点及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掌握畜间感染情况,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及特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 2018年共报告4起布病突发疫情,报告发病15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对事件相关重点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筛查,总计筛查265人,阳性11人,其中确诊病例7人,隐性感染者4人;血清学筛查羊只总计8569只,其中阳性180只,阳性率2.10%,扑杀病羊187只,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2018年布病疫情传染源均为病羊,饮用生羊奶、饲养防护不当是引起布鲁氏菌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及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嘉兴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对嘉兴市可能接触布鲁氏菌的重点人群开展调查,采集血液5 m L检测布鲁氏菌抗体,并作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采集血样893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2.58%,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率为2.13%。嘉兴市各县(市、区)人间布鲁氏菌SAT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性别人间布鲁氏菌SAT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嘉兴市人间布鲁氏菌SAT检测出阳性,但无相关症状比例较大,应加强重点人群相关知识宣传及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海勃湾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诊断标准依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 2007).结果 2010-2014年共检测重点人群1 698人,阳性14人,阳性率0.82%.结论 海勃湾区布鲁氏菌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疫情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控制,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控制人间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崇明县职业人群、本地和外来羊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携带和感染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职业人群和本地种羊、外来成年羊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1986年我县报告了最后1例布氏病病例,2011年上半年,报道了2例布氏杆菌病例.本次调查的职业人群中布鲁氏菌病感染率为0.8%(1/126),本地种羊和外来肉羊均未受感染.布氏病未在崇明县羊间流行.结论 杜绝外来未经检疫羊进入我县是防控布氏病的关键,对重点职业人群加强职业防护和每年定期开展体检是健康保护的有效措施,而推行本地羊接种疫苗是有效防止布氏病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蔡全民  王勇  吕斌  宁玉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64-165,168
目的通过一起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分析,探讨布鲁氏菌病在低发病或无发病地区疫情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大悟发生的一起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由于检疫、监测、免疫措施落实不到位,职业人群个人防病意识差,卫生行为习惯不良,引发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共报告8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对全县52个养殖户78名职业人群开展病例搜索,检测实验室阳性1例,采集40份非职业人群血样检测,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大悟县布鲁氏菌聚集性疫情由养殖户引进未经检疫的波尔山羊引起,建议在布鲁氏菌病低发病或无发病地区要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加强易感动物管理,加大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力度,搞好个人防护,加强对布病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青州市于1965年首次确诊布鲁氏菌病(布病)病人。1965~1980年全市共确诊布病病人51例,分布在4个乡镇19个自然村及3个市直单位。根据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布鲁氏菌病监测试行方案》及《山东省布病防治意见》的要求,自1991年起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范围 选择王坟、庙子、五里3个山区乡镇为固定监测点,其余山区乡镇为非固定监测点。12 监测对象 畜间监测未免疫5月龄以上的羊,8月龄以上的牛;密切接触家畜及畜产品的7岁以上人群为主要监测对象。13 监测方法 人间采用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及试管凝集试验(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嘉兴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现况,为制定布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嘉兴市2014—2017年布病报告病例数据及其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布病的流行强度、三间分布和职业暴露情况等。结果嘉兴市2014—2017年共报告布病病例46例,年均发病率为0.25/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集中在1—5月,占63.04%;所有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桐乡市最多,占71.74%;病例男女比为3.18∶1,集中在30~65岁之间,占89.13%;重点职业人群和非重点职业人群分别占78.26%和21.74%。86.96%的病例有明确的羊密切接触史,分离鉴定均为羊种布鲁氏菌。非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5.91%,高于重点职业人群的1.98%(P0.05)。结论嘉兴市人间布病传播的主要病原菌型是羊种布鲁氏菌,感染高危人群虽仍以重点职业人群为主,但有向非重点职业人群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安徽涡阳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布病监测方案要求,2014-2015年采集涡阳县重点职业人群血样,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并对42例确诊为职业性布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4-2015年共监测职业人群406人,布病确诊42例,发病率为10.34%。42例确诊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其次为肌肉关节疼痛和乏力,主要并发症为睾丸炎,全年均可发病,未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急性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6月份。患者在性别、年龄、工种间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业年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进员工发病率更高。 结论 涡阳地区近年布病感染率有上升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姚素霞 《药物与人》2014,(5):241-241
目的:了解第七师131团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为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对象的血清首先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检查,对初筛检查阳性的进一步做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SAT试验)。结果:查出血清阳性者1人,阳性率为0.91%,对确诊阳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表现确定布鲁氏菌病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