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ICH)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1997年3月-2001年7月在我科诊治经CT证实为新生儿ICH81例,其中SAH60例(74.1%),本文就其60例SAH发病高危因素,头颅CT征象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7年来在315例新生儿头颅CT检查中,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HIE)212例,占检查人数的67.6%。HIE在新生儿尤其有围产期窒息史的患儿中发病率很高。CT扫描可以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密度以及有关并发症,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帮助。CT检查是确诊HIE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IL-6水平 与脑实质CT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37例HIE患儿 和12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L-6水平进行动态测定。同时采用西门子Smatom CR型全身CT扫 描机单纯头颅平扫,在CT诊断分度的同时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轻、中 、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L-6水平均较恢复期明显增高(均P<0.01),并明显高于 同期对照组水平(均P<0.01),3组患儿中尤以重度组增高显著;恢复期重度HIE组血 清IL-6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轻、中度HI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轻 、中、重度HIE患儿脑实质CT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分析发现,急 性期患儿血清IL-6水平与脑实质CT值呈显著负相关(r=-0.893,P<0.01) ,而恢复期患儿血清IL-6水平与脑实质CT值无相关关系。结论:IL-6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清IL-6水平测定可作为HIE诊断及评价脑损 伤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死率与伤残率,对1998年10月-1999年3月具有窒息、异常分娩、产前产时并发症者的患儿生后3-7天37例行颅脑超声检查、63例行头颅CT检查。100例中<37周32例。结果显示:1.SAH 60例(61.0%),SEH-IVH 34例(34.0%),IPH3例(3.0%),SDH1例(1%);2.出生体重<2500g者SEH-IVH明显高于≥2500g而SAH≥2500g者明显高于<2500g。χ^2分别为39.628,26.789。P<0.01;3.不同类型ICH的临床表现SEH-IVH以抑制青紫为主,而SAH以兴奋为主。因此建议,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常规作床边颅脑超声,病情稳定者作CT检查可以及早发现ICH,对IVH Ⅲ-Ⅳ级患儿可考虑连续腰椎穿刺放脑脊液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与CT及围产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65例新生儿窒息,其中30例符合HIE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15例、中度9例、重度6例。于生后4-6d行头颅CT检查,然后将临床表现与CT检查结果相比较,并结合其围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与临床分度的结果不一致,符合率分别为轻度86.7%,中度77.8%,重度66.7%。合并颅内出血11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占多数,其发生率与HIE的程度有关。围产因素以宫内窘迫、脐带异常及羊水混浊占多数。HIE的临床表现与窒息程度有关。结论HIE的临床分度根据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及惊厥发作等来确定,是诊断HIE的主要依据。但可受一些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头颅CT可清晰显示脑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和性质,较为客观,是HIE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指标。在评估HIE病情轻重时,应将临床表现与CT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头颅B超可早期筛查出无临床症状而有颅内病变者,建议与CT互补应用,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影像学指标。各种围产因素所致的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监护,推广新法复苏对防止新生儿脑损伤,减低HIE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06例中季度HIE患儿确诊后分组收治,对照组50例,给予积极支持和对症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6.0%;观察组病死率为3.6%,对照组为20.0%。差异有显著性。对两组存活者随访7-16个月,观察组有后遗症8例(14.0%),对照组18例(36.0%)。结论高压氧是治疗HIE有效安全的方法,可降低HIE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预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和随访,总结分析临床分度,NBNA及CT与预后的关系。CT中重度者死亡54.7%,智力低下26.5%,生后12~14天NBNA≤35分死亡60%,后遗症20%。临床分度为重度者死亡62.5%,后遗症20%。CT、NBNA及临床分度的敏感性分别为100%、57.1%及100%,特异性分别为26.92%、95.24%及17.14%。因此在判断预后时用NBNA结合CT或临床分度来评估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CT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CT随访观察的价值。方法:采用GE9000型全身CT扫描机进行CT平扫,层厚、层距均为8 mm,对67例患儿根据HIE的CT分度标准分为轻、中、重3度,并进行CT随访观察。结果:3个月内复查CT 33例,异常者20例;3~6个月复查CT 19例,异常9例;6个月至1岁复查CT 8例,异常4例;1~2岁内复查CT 10例,异常7例;4岁以上复查CT 7例,异常4例。结论:缺氧所致脑水肿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吸收,在3个月以后CT上见不到此改变;外部性脑积水经过治疗后治愈或自愈,1岁以上者CT片脑积水消失;由于脑软化和脑萎缩在临床上是不能治愈的,成为HIE远期的严重后遗症,在临床多表现为脑瘫;CT检查可了解HIE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演变过程,为HIE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高危新生儿常见的疾病,我们观察了HIE270例,其中98例合并低钠血症,现报告如下。本文男67例,女31例,第一胎者69例,占70.4%,一胎以上者29例,占29.59%。早产14例,占14.28%,足月产66例,占67.35%,过期产18例,占18.37%。有异常分娩史  相似文献   

10.
拉萨藏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损害。临床表现以急性意识障碍伴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具有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的特点。重症存活者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也是高海拔地区新生儿多发病,本文共收治经头颅,CT证实50例藏族新生儿HIE,CT与临床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参考韩玉昆整理,新生地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二、一般资料我院新生儿病房自1996年1月至1997年5月收治新生儿228例,其中临床诊断HIE99人,患病率为43.42%。经头颅CT证实为HIE50例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及高压氧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101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确诊后分组收治,对照组50例,给予积极支持和对症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参注射液及高压氧治疗,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0.2%,对照组66.0%;观察组病死率为3.9%,对照组为20%,差异有显著性。对两组存活者随访6~14个月,观察组有后遗症9例(18.8%),对照组17例(43.6%)。结论丹参注射液及高压氧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疾病有效安全的方法,降低HIE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头颅CT影像在判断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围生期缺氧可致新生儿脑损伤。该文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后脑损伤程度判断的作用。方法:收集有缺氧过程的足月新生儿114例,分为HIE组、窒息组、窘迫组;取同期正常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于生后2~7d做头部CT检测及NBNA评分。结果:HIE组、窒息组、窘迫组、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率及组间NBNA评分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4组间CT异常率比较及HIE组与其他3组CT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对照组、窘迫组、窒息组之间两两比较CT异常率没有差异(均P>0.05)。HIE组25例患儿中,临床分度为轻度HIE15例,中度HIE6例,重度HIE4例。CT分度为正常3例,轻度10例,中度7例、重度5例。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完全吻合。CT对于轻、中、重度HIE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47%,33%,50%,特异度为70%,74%,86%,准确度为48%,64%,80%。结论:头颅CT对HIE临床分度的判断存在不确定性,对宫内窘迫、窒息所致轻微脑损伤的判断更无把握。  相似文献   

13.
足月儿窒息后12小时内脑氧合及血容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窒息后12h内脑血容量及氧合的变化,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29例有出生窒息史的新生儿的脑氧合血红蛋白(HbO2)、脱氧血红蛋白(Hb)、总血红蛋白(HbO2 Hb)、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2)的连续动态变化,并与同期无出生窒息史的7例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于出生12h内.无窒息组及轻度窒息组患儿脑血容量及氧合状况比较稳定;而重度窒息尤其合并HIE的新生儿脑血容量及氧合有下降.于出生9h左右最低,后有回升趋势。结论窒息后合并HIE的新生儿出生9h内脑皮层及皮层下脑白质的灌注及氧合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脑室扩大的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对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脑室扩大患儿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2年1-12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 76例出院后进行3-19个月随访,其中26例在"SARS"期间改用电话随访 结果 住院HIE患儿88例,随访76例(86.4%),健康存活73例(96.1%),死亡2例(2.6%),脑瘫1例(1.3%) 轻度HIE 39例无后遗症;中度35例中脑瘫、死亡各1例(各2.9%),重度2例中死亡1例(50%),另1例无后遗症 有阿氏评分记录者71例,其中1 mm 8-10分30例中脑瘫1例(3%),1mm≤7分、5mm8-10分者17例均无后遗症;1mm、5mm均≤7分者24例中死亡2例(8%) 预后不良与胎儿发育迟缓、重度窒息、治疗不当等有关 头颅B超随访49例,脑室扩大12例(24.5%),其中出生时即有、随访中出现各6例,后者脑瘫1例,余在12-19个月恢复正常 结论 影响HIE预后不良的因素与胎儿发育迟缓、重度窒息、治疗不当等有关随访中可见一过性脑室扩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要幼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各家对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报道不一。有的认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符合率甚高;有的认为两者之间符合率低,特别是临床表现为轻度者,绝大多数在头颅CT检查中不能得到相应反映[1]。为此,我们对本院近1年中所收治的39例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和CT分度等方法在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对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2天检测血清NSE浓度,生后7 d内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和NBNA评分,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HIE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HIE组的NSE高于轻、中度HIE组。HIE组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的NBNA低于轻、中度HIE患儿。头部CT呈轻、中、重度改变的HIE患儿NSE浓度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CT改变的HIE患儿NSE高于轻、中度组,NBNA则低于轻、中度组。血清NSE浓度分别与HIE临床分度、CT分度呈正相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HIE临床分度、CT分度、NBNA及血清NSE浓度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85.7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45.45%、45.45%、51.66%和58.33%。结论血清NSE浓度对HIE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特征与CT表现。方法对32例藏族足月新生儿HIE进行前瞻性的动态观察,分析临床分度和临床分期与CT分度的相关性。结果 32例HIE患儿临床分度轻度8例,中度16例,重度8例。8例临床分度为轻度者CT改变均为轻度;16例临床分度为中度者15例CT改变为中度,1例为重度;8例临床分度为重度者CT改变均为重度;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符合率达98%;临床各期CT表现多样,后遗症期仍有15例尚未恢复。结论 HIE的诊断临床分度与CT分度有较好的相关;对中、重度HIE患儿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类型之一,为明确新生儿ICH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将我院1990年9月至1997年6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ICH的CT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60例中男42例,女18例。胎龄:<37周8例,37~42周45例,>42周7例。体重:<2500g10例,2500~4000g45例,>4000g5例。有窒息史46例:轻度31例,重度15例。顺产25例,剖宫产10例,产钳及胎头吸引助产8例,臀位产5例,急产4例,滞产2例,其它6例。二、头颅CT检查结果CT检查时间1~26天,平均8天。蛛网膜下腔出血(SAH)43例,其中40例合并HIE;硬膜下出血(SDH)4例;脑室内…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ICH)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1997年3月~2001年7月在我科诊治经CT证实为新生儿ICH 81例,其中SAH60例(74.1%),本文就其60例SAH发病高危因素,头颅CT征象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新生儿病房1994年9月到1996年1月收治80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现将本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CT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0例HIE中男64例,女16例,诊断标准参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1]。窒息57例(71.25%)中青紫窒息43例(53.75%),苍白窒息14例(175%)。发病时间多为生后6小时.占77。5%。本经吸引产16例,剖宫产15例,钳产8例,臀牵引产6例,滞产3例,脐带绕颈15例,羊水混浊28例,母亲妊高征3例,早被水、胎盘老化各5例。兴奋激意60例(75%),意识抑制7例(8.25%),肌张力增高39冽(4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