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哑门穴,首见于《紊问·气穴》论,属督脉,位于项后正中线,后发际上5分凹陷处,为督脉、阳维脉的交会穴,具有开喑治哑的作用,故前人命名为哑门。又名喑门《甲乙》又有“舌厌”、“舌横”等别名,《大成》、《铜人》、《图翼》亦均类同。本穴为“回阳九针穴”之一,穴下深部是延髓。因此,讨论该穴既有重要主治作用的一面,又有针刺操作值得注意的一面,对本穴的针灸法,历代医家争议较多;一般均告诫浅刺禁灸。但近人曾有打开聋哑禁区一一深刺二寸的提法和穴位注射、温针灸等疗法。因此,“哑门”穴的针刺深度和主治范围应以何为准,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查考和探析,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刺风府穴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府穴属督脉,风府出于《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甲乙》别名“舌本”;《千金》名“鬼枕”、“鬼穴”;曹溪《本事方》名“惺惺”。《甲乙》以其为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针灸聚英》作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它是临床上常用的腧穴之一,用于治疗中风、舌强、失语、癫痫等症。近年来以针刺风府穴为主治疗脑血管病获得了显著疗效。它位于人体头颈部,与颅脑中的延髓、椎管中的脊髓相邻,并与脑脊髓血管关系密切,由于其所处位置特殊,在针刺时如果操作不慎,针刺过深或针刺方向错误,  相似文献   

3.
哑门穴,首见于《素问·气穴论》,属督脉,位于项后正中线,后发际上5分凹陷处,为督脉、阳维脉的交会穴,具有开痦治哑的作用,故前人命名为哑门。又名痦门,《针灸甲乙经》又有“舌厌”、“舌横”等别名,《针灸大成》、《铜人》、《针灸图翼》亦均类同。  相似文献   

4.
哑门治哑关键之门,为督脉阳维之会穴,是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回阳救逆,益脑增智之功能,临床用之得法,疗效肯定。1 哑门学简考1.1 穴名浅释 哑门又名喑门、哑门、舌横、舌厌、舌根、厌舌、横舌、舌肿。它位于项后两筋之间,形如大门、具有开喑治哑的作用,故前人命名“哑门”等。  相似文献   

5.
论述“形神共调”在针刺治疗卒中后痉挛中的应用,发现头部穴、督脉背部穴、夹脊穴是调神的主要穴位,痉挛肌局部及其拮抗肌穴位则为调形的主要穴位,认为调神与调形相结合、穴位与刺法相结合,可凸显“形神共调”理念,提高针刺治疗卒中后痉挛的应用价值,提出针灸临床应多关注恢刺、关刺等经典抗痉挛刺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灸为主治疗带状疱疹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中医名称有“缠腰火丹”、“蛇串疮”等。它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上出现簇集性水疱 ,呈带状排列 ,且患处剧烈疼痛 ,难以忍受。本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针灸为主的多种疗法收效满意。兹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向莉等 [1]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 ,药物组主要静脉滴注双黄连 ,口服龙胆泻肝丸、螺旋霉素等 ;针刺组主穴以督脉经络为主 ,取神道穴透至阳穴 (皮刺 )、大椎穴透身柱穴 ,手法以进针时针下发滞 ,皮下有穿透条索和结节感觉为度 ,并从手足…  相似文献   

7.
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现代医家发展出琳琅满目的各种针法。笔者主要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常使用合谷刺、苍龟探穴、齐刺、捣刺、恢刺、傍针刺等针刺手法,在接触了现代“针刀医学”等理论后,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现代的思维方式来重新看待、解释合谷刺、苍龟探穴针法等古代针刺手法,现试述如下。1“不松则痛”的现代理论现代针灸学对于治疗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提出“不松则痛”的理论,认为针灸临床所见的慢性疼痛常为慢性软组织损伤,造成局部软组织发生粘连、疤痕、挛缩等状况,从而局部缺血缺氧,或压迫皮神经而产生疼痛,而治疗的思路就是“松解”,这种思路在朱汉章教授的针刀医学[1]、董福慧教授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学说(采用铍针治疗)[2]论述中均得到了清晰的体现。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或通过针刀切割,或通过铍针治疗,其目的均是为了破坏、解除局部软组织的粘连、疤痕、挛缩,从而达到“松则不痛”的治疗目的。2合谷刺、苍龟探穴、齐刺、捣刺、恢刺、傍针刺的相同之处合谷刺,又名“合刺”,但非刺合谷穴也。合谷刺是《内经》五刺之一,《灵枢·官针》云:“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儒门事亲·卷七》中有病案提...  相似文献   

8.
黄晨昕  夏于芳 《河北中医》2001,23(5):399-400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受其解剖位置及前列腺脂膜的影响 ,使得口服药物治疗难以奏效 ,运用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以其特有的作用机制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兹就其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临床研究1 1 毫针针刺疗法 夏晓菊[1] 以双侧环跳、次为主穴 ,隔日针刺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2 8例。结果痊愈 18例 ,有效 9例 ,无效 1例。针刺要求针感传至前阴部位。孙伯仁[2 ]取主穴居前 (经验穴 ,居前 1.5寸 ) ,配穴 :太冲、关元、三阴交、次、中、下、会阳。主、配穴均取双侧 ,每日 1次 ,…  相似文献   

9.
以痛为输报刺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强直性脊柱炎 ,病属中医之脊痹 ,病位深及筋骨 ,病机以凝结、瘀滞、粘着为特点 ,笔者根据《灵枢官针》[1 ] 篇中“报刺”法刺而再刺以及《五刺》中的“输刺”法等理论。采用以痛为输 ;用毫针针刺脊柱及骶髂关节部的痛著部位 ,并配合针刺督脉 ,背俞穴兼补肾精 ,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41例患者 ,男性 35例 ,女性 6例 ,年龄1 7~ 32岁 ,平均 2 4岁 ,病程最短二年 ,最长 1 1年。诊断按美国纽约标准[2 ] :其中骶髂关节X片分级 ,Ⅱ级 2 1人、Ⅲ级 1 6人、Ⅳ级 4人 ,患者均有腰背或髋部疼痛史、晨僵。骶髂X片Ⅲ级或以上者 ,患有不…  相似文献   

10.
睛明穴为治疗眼病要穴,临床实践中发现浅刺睛明穴,针感仅限于眼球部;而深刺(深度在1~1.5寸)时,针感可达眼部后方,使整个眼眶均有酸胀感觉,甚至有针感似入脑后,可提高疗效。但操作不当易引起球后出血的针刺意外,因此掌握好睛明穴的取穴特点和操作要领具有重要意义。1 深刺睛明穴的取穴特点取穴位置的最佳选择是深刺睛明穴的基础。历代针灸医籍在取穴位置及针刺深度的描述各有差异,据《针灸甲乙经》记载:“睛明,一名泪孔,在目内眦外,……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曰:“睛明二穴,在目内眦。”以上说明睛明穴定位在目内…  相似文献   

11.
风府,又名鬼林、舌本,属督脉,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其应用范围广泛,《素问·骨空论》载:"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针灸大成》载:"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普济方·针灸》载:"督脉阳维之会。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风府穴既可单穴应用,也常与风池、哑门、承浆、太冲、百会等配穴应用,《行针指要歌》载:"或针风,  相似文献   

12.
睛明、承泣穴的深刺法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睛明、承泣穴的深刺法及临床观察张宏,靳瑞针刺治疗眼底病有较好的疗效,睛明、承泣为主穴,深刺该两穴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手段之一。现将深刺方法及临床体会介绍如下。1对针刺睛明、承泣穴的一般认识1.1睛明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对其针刺深度,《针灸甲乙经》为6分,《...  相似文献   

13.
癫痫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的针灸治疗 ,古书中早有记载 ,后世不断发展 ,经验颇丰。兹据近年来有关临床报道 ,就其选穴特点、针法、灸法及机理的研究等方面作一概述如下。1 选穴特点1.1 多选督脉经穴 ,疏通阳气 《脉经》云 :“督脉为病……大人癫疾 ,小儿风痫。”治疗“宜灸顶上 (即百会穴 )三壮”。癫痫属神志病 ,因脑为元神之府 ,而督脉总督诸阳 ,为阳脉之海 ,并行于脊里 ,入络于脑 ,故临床医家治痫多从督脉入手。针刺督脉能有效地调节体内诸阳经气血的运行 ,调整和振奋周身阳气 ,起到清心宁神 ,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使气至病所则癫疾乃除。徐氏 [1 ]针刺大…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们以针刺风府、哑门为主穴治疗脑出血、脑梗塞、植物人状态获得显著疗效,并对癫痫、脑炎后遗症、颅脑损伤、脑震荡后遗症和小儿智能低下、大脑发育不全等均有奇特疗效。对其治疗作用,我们提出以下认识与同道商榷。 1 醒脑升阳、利语言 风府、哑门穴(以下简称“两穴”)均为督脉重要腧穴,且与阳维交会。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有调节十二经气盈亏的重要作用,两穴位于脑后空窍处,与脑直接相连,头为阳经之会,精明之府。临床实践证明,针刺两穴可调节大脑微循环,提高脑能量代谢及利用率,增加氧供,提高脑细胞活性及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确有醒脑开窍和利语言的重要作用。我们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意识障碍的患者61例,其中治疗组30  相似文献   

15.
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古人在这里进行脉诊,以窥测五脏之虚实,作为决定治疗方针的主要部位。因此在该穴进行针刺治疗,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该穴适当颈总动脉处,针刺不当,可造成生命危险。故《内经》、《针灸甲乙经》均有“过深杀人”之戒。近年来,笔者在此穴运用皮内针,或皮下浅刺加电针的方法,治疗疾病,既无“过深杀人”之虞,又提高了疗效。现举数例报告如下:一、雷诺氏病典型病例:崔××,男,37岁,养路工,1983年6月25日就诊。两手、足阵发性发冷,发麻,皮肤发紫,无汗3年。起初冬季发作  相似文献   

16.
《灵枢·官针》有“九刺”、“十二刺”、“五刺”之言,三者均有“输刺”一法,其字相同,但其意各异。它们各自的针刺手法和配伍不同,在临床上各发挥其特殊的作用。1 九刺法—输刺1.1 含义《灵枢·官针》曰:“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荣输、脏输也。”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之荣穴、输穴,五脏六腑之背俞(《类经》注:“脏输,背间之脏腑输也。”推而广之)。1.2 临床应用1.2.1 荣输常法前人有“以输代原”之言,指五脏阴经之输  相似文献   

17.
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之意。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因为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另外,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维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之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人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眈经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督脉“为阳脉…  相似文献   

18.
刺络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初步探寻刺络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运用刺络疗法与针刺夹脊穴的方法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57例,在以疼痛评级指数(VAS)评价疗效的同时,运用激光散斑血流仪观察两组患者大椎、肩井(患侧)血流灌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均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两穴血流灌注量在干预后均有显著升高(P〈0.05),刺络疗法组比针刺夹脊穴组升高幅度大(P〈0.05)。[结论]刺络疗法与针刺夹脊穴都能够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其中刺络疗法的影响更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针刺加刺络放血与单纯针刺大鼠"胰俞"穴,观察其降血糖效果的差别。[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即:对照组,针刺加刺络放血组,针刺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针刺加刺络放血组于"胰俞"穴刺络放血后予以针刺,针刺组直接针刺"胰俞"穴,两组均加电针各20min,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操作。5天为1个疗程,连续针刺2个疗程,疗程间隔1天。三组均每日监测血糖。[结论]"胰俞"穴针刺加刺络放血组降血糖的效果优于单纯针刺"胰俞"穴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谈后溪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穴位,经脉所注为艺,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证穴》后溪治病之“西江月”词中说:“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肋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历代针灸歌赋中,后溪治病也有具体记载,如《通玄指要赋》中说:“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头顶痛拟后溪以安然”。《针灸聚英》有后溪穴主治颈项强,不得回顾。《拦江赋》言:“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从上可见,针刺后溪穴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1 定位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