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竹山县地处秦巴山区,林木资源较为丰富,是传统的食用菌产区,过去主要以生产椴木香菇、木耳为主,产品主要外销到大中城市。随着椴木资源的减少以及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椴木栽培逐渐停止,少数农户开始探索使用木屑、农作物秸秆等进行代料栽培,种植的菌类主要有香菇、平菇、金针菇等,生产规模都比较小,产品也主要是满足本地市场消费需求。但从2016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平泉县是全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乡”,年产香菇等食用菌10万吨左右。但是,同北方广大食用菌产区一样,受到盛夏高温炎热天气的困扰,香菇不能正常生产,导致产量锐减,造成市场供应量:及价格大幅度波动,影响了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香菇传统栽培过程中的木屑资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果木废弃物,试验选择香菇‘K5’作为试验材料,以杂木、桑木、苹果木和枣木为栽培基质,每种基质设3个氮含量处理水平,通过测定并分析不同基质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果木屑均可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其中枣木C配方和桑木A配方生产的香菇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但是以桑木做栽培基质生产的香菇,头潮菇结束后菌棒便开始萎缩,不利于后期出菇。枣木C配方生产的香菇,其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使用枣木代替传统的阔叶树木屑。  相似文献   

4.
平凉市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重要的优质苹果产区,产业效益显著,但存在着苹果品种单一、老化,单产、质量不高以及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开展矮化密植栽培的优点,注重加大栽植密度、科学合理修剪、及时更新复壮、改善光照条件、增强叶片光合效能等矮化密植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提高苹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山东蔬菜》2009,(4):34-35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方香菇四季栽培的生产技术、配方、操作工艺及病虫害防治,适用于北纬36-41&#176;地区。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品种结构改变与栽培模式的变化,新的苹果叶部病害不断出现,炭疽叶枯病就是2011年在我国新发现的苹果叶部病害。其可造成苹果叶片早期干枯、脱落。浸染果实引起坏死性斑点,正威胁着嘎啦、金冠、秦冠和乔纳金4个品种。该病害自发现以来,几乎遍布黄河故道苹果产区及山东、陕西、甘肃苹果产区。  相似文献   

7.
根据陕北黄土高原的自然生态环境,果树生产现状和果树分区原则,将该区果树生产划分为北部神府海红果产区,毛乌素沙地酿酒、制汁葡萄产区,横山、白于山山区山杏、山桃产区,延河中下游商品苹果、梨产区,黄河沿岸优质红枣产区,中部、南部多种果树产区,洛川塬优质苹果产区7个区域,提出各区果树发展的主要方向、规模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花生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北方花生产区的单产较低,农民种植、管理技术措施粗放,经济效益不高,从而抑制了花生产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实验和生产示范总结出一套花生丰产栽培的规范化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香菇春季栽培高产优质的关键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但以秋栽为主,春季栽培因品种、栽培时间及管理等问题而发展缓慢。根据山西古县近几年香菇春季栽培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该地区香菇春季栽培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选择适宜品种、选好栽培时期及做好转色期和越夏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0.
宁夏是苹果生产的适宜区,因其生产的苹果浓缩果汁具有高酸度而成为加工原料的优势产区,对如何进一步发挥苹果产业优势、提升苹果产业发展质量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苹果矮砧密植栽培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忠和 《科学种养》2014,(10):21-23
<正>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的成功经验,是节约土地、节约劳力、节约水肥药资源、提质增效的苹果集约化栽培模式。现根据笔者对胶东苹果生产的调查,对意大利、法国苹果生产的考察,并参考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及有关文献,将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苹果现代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1.发展一哄而上在生产中发现,不少果农受苹果发展形势或优惠政策的影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矮化密  相似文献   

12.
苹果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落叶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苹果贮藏性能比较好,可达周年供应.而沟藏作为简易贮藏的一种,具有设备简单、容量大、用工少、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北方地区集中产区就地贮藏晚熟苹果品种.  相似文献   

13.
香菇是重要的食用菌之一,原野生,在800多年前由我国最早开始人工栽培。代料栽培就是用木屑、桑枝粉、棉籽壳等人造菇木代替菇木栽培香菇。该方法资源广,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民推广。  相似文献   

14.
香菇栽培模式与品种选配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香菇的栽培历史悠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栽培香菇的国家。因为香菇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所以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加强香菇的栽培,在品种选配上也花费了很多心思,希望可以培育出质量更好的香菇。近些年来,我国对于香菇的栽培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同时香菇的产量也有了一些变化。对香菇栽培模式及品种选配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姜涛 《种子科技》2011,29(9):38-39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最大集中产区,位于北方春玉米区以南,淮河、秦岭以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依照传统的栽培方式,该地区夏玉米平均单产较低,高产玉米的增产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在黄淮海地区推行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充分发挥良种的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16.
陈莉 《科学种养》2013,(3):25-25
甘肃省泾川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具有发展苹果产业的天然条件,现有苹果栽培面积30.1万亩,苹果成为产区果农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经过林业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苹果果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套袋技术作为提高苹果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推广,已被广大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正香菇栽培源于我国,从人工砍花孢子粉自然接种的方式,演进到原木人工接种以及现代的袋装简易日光温室栽培。邹城市是山东乃至全国闻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9390亩,近几年随着香菇市场看好,香菇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香菇生产是山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途径之一。一、场地选择及菇房的建造菇房应建在背风向阳,交通便利、临近水源的地块,建菇房前一定要清除场地的枯草、枯叶等携带杂菌的植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轮纹病,又名苹果果实轮纹病、苹果枝干轮纹病、粗皮病、轮纹烂果病,是我国苹果栽培区重要的果实病害之一,受气候环境变化和果园栽培管理影响,苹果轮纹病在我国环渤海地区、黄河故道地区的危害不断加重,近年来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为害最重,且在感病的金冠、富士、元帅、红星等品种栽植基地迅速扩大。苹果轮纹病是由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干腐病菌2种病菌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除为害果实外,也为害枝干。在栽植感病品种、水分供应不足、施肥水平低和土壤偏酸性的条件下易发病。果实成熟初期后遇连阴雨日多的年份,苹果轮纹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食用菌栽培料和菌糠纤维素微观结构的差异,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常见的香菇栽培料和香菇菌糠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香菇栽培前后纤维素微观表面的变化,利用光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香菇栽培前后纤维素结晶度和微观结构分子基团的改变。扫描电镜观察到栽培食用菌后,纤维素微观结构整体变化不大,但纤维素表面出现了更多的细小洞穴;XRD和FT-IR测定的香菇菌糠纤维素结晶区的结晶度和纤维素特征吸收峰的吸收强度都明显低于香菇栽培料,表明纤维素晶体结构遭到破坏,这正好和SEM观察到的图像吻合。栽培香菇后纤维素结构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发生重排,这也是纤维素降解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香菇菌株的脱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菇具独特香味且有多种保健功能,是我国栽培的主要食用真菌之一。但近些年我国大陆部分产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香菇病毒病,使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受到明显影响,重者绝收,损失严重。通过试验发现病毒在香菇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选取3株带毒香菇菌株,采用菌丝尖端挑取法(挑取长度小于0.2mm的菌丝尖端)进行脱毒。结果显示:通过菌丝尖端挑取法,获得一株无毒菌株(不含dsRNA条带),和一些未完全脱毒菌株(含1条11kb的dsRNA)。对脱毒不彻底菌株、脱毒彻底菌株以及带毒菌株分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在pH值8时,脱毒菌株的生长速度比带毒菌株快,脱毒菌株的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大于带毒菌株,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则没有显著区别。通过栽培实验,发现:三个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