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泽金  杜雪梅  王芬  赵波  赵兰虹  宦鹏 《中外医疗》2012,31(24):12+14-12,14
目的为了解儿科病毒性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一步规范该院儿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抽查我科近3年住院患儿典型病毒性感染疾病600例,从中了解病毒性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应用原因。结果抗菌药物在该院病毒感染性住院患儿应用率约为81.67%,其中主要(约75.67%)应用于患儿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或发生多器官障碍,较少(6%)应用于单纯病毒感染性感染患儿。结论①抗菌药物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仍有应用指针,具体指针需从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探讨完善。②部分儿科单纯病毒性感染的住院患儿仍在使用抗菌药物,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面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提升治疗效果、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门诊2018年1至3月随机选取的10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对应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抗菌药物治疗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结果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主要应用的药物是中成药和西药,应用的抗菌药物占65%,其中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类。结论在治疗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抗菌药物主要是以静脉注射为主,经过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用药频繁、联合用药不正确等,所以临床对此一定要加强重视,不断规范抗菌药物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使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要做到合理用药,确保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袁加明 《安徽医学》2013,34(7):939-940
目的了解某二级医院儿科病毒性脑炎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儿科出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病例50份,分析并统计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45例患儿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0.0%(45/50);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率达62.2%;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青霉素类达49.3%,其次是头孢菌素类达42.5%,大环内酯类达8.2%。结论抗菌药物在该院儿科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无指征预防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现象较为严重,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4.
闫迎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98-99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7月儿科处方共计2195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品种、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为1262张.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应用率为57.49%,静脉给药途径占抗菌药物应用的32.01%。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和静脉给药比例偏高。  相似文献   

5.
自1941年青霉素以来,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抗生素对人类的贡献使得抗菌药物迅速发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已有200余种,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使人的寿命延长了20-40年,抗菌药物在人类同疾病的斗争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疾病上产生的奇迹以及低毒性这一优点,使得很多临床医师把抗菌药物当成了灵丹妙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而出现了抗生素的滥用现象。现将抗菌滥用的原因及危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科呼吸系统感染住院病例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儿科呼吸道感染出院病人1207例,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61%,病原菌检测率51.86%,病原菌检出率96.48%。联合用药率为37.20%,更换抗菌药物占20.60%。结论: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基本遵循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联用方案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在抗菌药物的配伍和使用次数上需规范。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是一种临床常用却又往往被错用的重要药物。本文通过对抗菌药物在儿科的不合理使用分析,阐明了抗菌药物在儿科的滥用危害、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旨在提高广大医务人员与临床药学人员对抗菌药物在儿科的使用效率,降低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后果,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入选的300例患儿中,有172例患儿在临床治疗中使用了抗菌药物,占比为57.33%,使用方法多为注射用药,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如不合理联用、用药频繁等,使得对患儿的临床用药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结论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较多,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增加了患儿的用药风险。为了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安全,需要加强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本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将100例患儿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抗菌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儿科出院病历进行随机抽样并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18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77例(98.33 %),其中抗菌药物单独使用157例(88.89 %),二联使用20例(11.11 %);青霉素类的使用占抗菌药物的67.78 %.结论: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在儿科用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实行一日病房,用药处方中以静脉输液为主.目前我院儿科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存在数量大、范围广、滥用等现象.为详细了解我院儿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儿科的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对我院儿科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在儿科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从我院2008年1~6月的门诊儿科处方中随机抽取120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1%,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阿奇霉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7.3%。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使用最为普遍,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抗菌药物的不断创新,给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对各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是,滥用抗菌药物也带来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及药源性疾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难度。引起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原因很多,也复杂,但主要有几个方面:(1)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原理和抗菌谱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对抗菌药物的乱用和滥用。(2)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引起感染的原因和严重程度缺乏细致了解与分析,不分清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造成乱用抗菌药物,以致得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使患者体内产生耐药菌株及不必要的经济负担。(3)使用抗菌药物缺乏连贯性。(4)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不正确,剂量不合理,日次数偏少,疗程偏长,未能达到杀菌的最佳血药浓渡,更易引起耐药性。(5)个体化给药无法开展。  相似文献   

14.
全耀威 《华夏医学》2012,25(4):481-483
目的:分析贵港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估其合理性。方法:抽查抗菌药物治疗儿科患者6 070例,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频率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是儿科门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分别占抗菌药物例次的89.81%和7.83%;单用抗菌药物和联合用药分别占抽查患者的77.51%,22.49%。结论:贵港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感染是全球严重的医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新型抗菌药物开始被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但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仍列感染性致死因素的第一位。在美国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每年发病560万例次,其中80%的患者需进行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超过1200万人,大量患者因急性发作,需要在门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为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儿科病例103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86.4%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有31种,使用次数最多者为头孢噻肟钠,不合理用药达18.45%。结论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合理用药上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抗菌素的应用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的逐渐上升,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显得日益复杂.抗菌素在儿科临床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但儿童机体自身调节功能、生理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易受药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柳州医学》2005,18(2):123-124,F003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的2197份处方中选取含有抗菌药物的1000份处方,并对处方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的种类、频率以及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5%,低于国家要求的50%。同时联合用药情况基本遵循药物间的配伍原则。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以我院儿科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时间(2017年5月)为分组间隔,分别于2017年1月-2017年4月、2017年6月-2017年9月这两个时段各抽取53例需行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治疗。观察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用于儿科临床治疗,可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