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材料化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怡  张君才  于占江  郭金婵  王晓芳 《广东化工》2011,38(4):234+225-234,225
文章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个主题,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并结合我院材料化学专业特点,提出了摩擦材料"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河南城建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中部地区材料行业人才需求情况,本文从人才培养现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材料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成效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傅小明  孙虎  杨在志 《广州化工》2020,48(8):196-198
以宿迁学院材料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应用型高校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创新,提出了"1+X"人才培养模式,"1"是指专业学历教育,"X"是指多能力的培养,即分类引导培养、尊重个性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材料专业是以学科为依托,以人才需求为导向,采用了"1+X"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显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树脂基摩擦材料普遍存在热衰退问题,探索解决摩擦材料的热衰退问题一直是摩擦材料研究的热点。无机黏结剂具有承受高温的特点,有望替代树脂黏结剂成为摩擦材料用黏结剂的材料。采用硅酸盐作为黏结剂,丁腈橡胶为韧性改良组分,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摩擦材料。研究了硅酸盐种类及用量、橡胶含量对摩擦材料冲击韧性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摩擦材料磨损表面的形貌并分析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钠钾比(物质的量比)为2∶1的混合硅酸盐制备的摩擦材料基体间的结合力较强,综合性能最优;适当含量的硅酸盐可以为摩擦材料提供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可以实现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在全部测试温度范围内的平缓稳定,有效地改善了摩擦材料的抗热衰退性能;适量橡胶的加入可以提高摩擦材料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5.
邸明伟  韦双颖 《广东化工》2016,(14):261-262
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探讨了具有学科优势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探索,提出了以学校现有资源为基础,着重加强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建立高校与企业间人才培养互动模式、整合林业院校现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等措施,实施特色化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材料是构成人类现代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做好材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创新材料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当今社会及现代经济快速发展输送高质量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怀化学院"材料类"专业为例,论述了"一定位三对接"材料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实施及成效。  相似文献   

7.
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材料,玄武岩水晶玻璃(黑宝石)粉体为摩擦性能调节剂制备BF/黑宝石粉体增强EP基摩擦材料,研究了黑宝石粉体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在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黑宝石粉体的基础上,采用相同手段研究了BF含量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宝石粉体可以极大地提高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并进一步降低磨损率以及提高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BF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且当BF含量较低或较高时,摩擦材料的磨损率均会有所提升。当BF质量分数为6%时,摩擦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摩擦系数为0.534,与未加BF的摩擦材料相比仅降低了7.61%,磨损率为0.75%,较未加BF的摩擦材料降低了31.82%,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55.568 MPa和92.750 MPa,与未加BF的摩擦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148%和66.42%。  相似文献   

8.
车飞妮  郭峰  张树康  张建军  车清论 《塑料》2020,49(4):111-114
摩擦制动是交通车辆和机械设备等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的保障,因此,制动用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介绍了树脂基摩擦材料与摩擦配副的摩擦学机理,总结并分析了摩擦界面摩擦膜形成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讨论了摩擦界面的接触行为对摩擦膜的形成机理。在摩擦过程中,摩擦膜对摩擦材料的磨损和摩擦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摩擦膜的结构和性能是影响摩擦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因素。由目前研究结果可知,后期应重点关注新型绿色树脂粘结剂和填料的研发、摩擦界面形成摩擦膜深度表征及摩擦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以未改性PF、市售改性PF、钼酸铵/丁腈橡胶复合改性PF作为基体的摩擦材料,研究了钼酸铵/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PF)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为3.51~3.72 k J/m2,硬度为73~82,高于未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3.22 k J/m2)和硬度(52),有效提高了摩擦材料的韧性和硬度。以复合改性PF为基体的摩擦材料,其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其中以含量为10%的摩擦材料最为稳定,磨损率最小。当树脂添加量相同时,复合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的稳定性最好,且摩擦系数值保持在0.37~0.40之间,比未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和市售改性PF基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稳定;复合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高温(350℃)磨损为0.45×10~(–7)cm~3/(N·cm),远低于未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1.50×10~(–7)cm~3/(N·cm)和市售改性PF基摩擦材料的0.67×10~(–7)cm~3/(N·cm),抗高温热衰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混杂纤维对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腰果壳油、三聚氰胺改性粉末酚醛树脂为基体,陶瓷纤维、钛酸钾晶须和kevlar纤维混杂制备制动摩擦材料,研究了不同混杂纤维含量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强纤维含量过低或者过高均会导致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降低。陶瓷纤维、钛酸钾晶须和kevlar三种增强纤维混杂使用能够提高并稳定制动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对降低摩擦材料的磨损率有明显的作用。推荐在纤维混杂摩擦材料配方中采用25%的纤维含量和3%的Kevlar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