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择期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腰麻药选用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药选用1.6%的利多卡因,两组麻醉平面T6~8水平。监测并记录ECG、SpO2、Bp、阻滞效果、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并发症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比EA组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组多于EA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术后头痛。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需行剖宫产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术中各项监测和麻醉处理,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平稳、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地方特色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比例ASAI—I/级行择期剖宫产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n=30)和CSEA组(n=30),分别于注射局麻药前(T0)、切皮后即刻(T1)、胎儿娩出后即刻(T2)、术毕即刻(T3)、手术后24h(T4)测定BP、HR以及肌松程度,评定麻醉效果,记录痛觉阻滞平面达T,水平的时间,注射局麻药至胎儿娩出时间(I~DI)及新生儿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术中sP、DP、HR、SpO2的变化及新生儿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EA组相比,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I—DI亦明显缩短(P〈0.01),肌松效果CSEA组明显好于EA组。结论CSEA可以用于剖宫产手术,但要运用得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中效果。方法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以下简称联合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以下简称硬膜组),观察两组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切皮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情况(Apgar评分)及麻醉药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切皮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组和联合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84.7%和100.0%。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崔哲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85-1386
目的探讨低浓度、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90例需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0.375%布比卡因腰麻组(A组)、0.5%布比卡因腰麻组(B组)、2%利多卡因硬膜外组(C组),每组30例。麻醉后观察三组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切皮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情况(Apgar评分),比较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麻醉并发症,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与切皮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时间在A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C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C组最小、A组次之,B组出现低血压综合征的例数最多,三组均无术后头痛。结论低浓度、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同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Ⅱ~Ⅲ级需行剖宫产手术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随机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最高麻醉平面(T节段),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结果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较短,麻醉效果较好(P〈0.05),两组在对新生儿的影响和低血压发生率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边文奇 《现代保健》2009,(20):96-96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副作用及两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A)组。检测各组麻醉显效时间、阻滞平面、血压的变化,术后随访头痛、腰背痛等副作用。结果CSEA组麻醉显效时间短、范围广、运动阻滞满意、局麻药用量小,与EA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CSEA组明显早于EA组(P〈0.01)。术后头痛、腰背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全切术应用CSEA效果优于EA。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在妊高征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急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均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按腰麻使用的药物随机分成两组,R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5ml,RF组给予0.75%罗哌卡因0.8ml 25μg芬太尼,两组均加10%葡萄糖配成重比重液3ml。分别予以评定麻醉效果,记录BP和HR的变化以及注射局麻药至胎儿娩出时间(I-D)、新生儿娩出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好,感觉阻滞程度差异无显著性;RF组有2例胎儿娩出时术者称腹肌紧,但与R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F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稳定,R组有5例需用麻黄素对症处理,血压下降程度与RF组比差异有显著性;R与RF组的Ⅰ-D分别为(19.8±2.5)min和(20.2±1.8)min、Apgar评分1min分别为(7.87±0.21)和(7.77±0.32)、5min分别为8.52±1.31)和(8.33±1.09),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CSEA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能减少罗哌卡因用量,麻醉效果确切,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新生儿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延琨 《中国卫生产业》2014,(3):165-165,167
目的探讨与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86例,依照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CSEA(腰-硬联合麻醉)组和EA(硬膜外麻醉)组,每组43例,观察与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新生儿的Apgar评分以及术后1d之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麻醉起效时间、手术的时间、胎儿的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肌松效果上,腰-硬联合麻醉组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在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上.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两组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当中,腰一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用药量少,有着良好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短,不良反应低,肌松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中EA和CSEA麻醉方式的效果,探讨剖宫产手术的较佳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07年单纯硬膜外麻醉(EA,对照组)剖宫产270例与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观察组)610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产妇均无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均大于95%,顺利完成手术,新生儿结局1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大于8.5,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Bromage高、麻醉显效时间短于、不良反应及PDP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肌松程度好,但低血压高于观察组(P〈0.05).对通过补充血容量,加大手术床左侧的倾斜度,应用升压药均可以纠正。结论CSE和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顺利完成手术.但CSEA具起效快、麻醉平面易于控制、肌松完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特别适合于急症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EA)组和CSEA组.EA组单纯硬膜外注射2%利多卡因,CSEA组蛛网膜下隙注入0.5% 盐酸左布比卡因(珠海润都民通制药生产)2.5 ml,观察麻醉效果、起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运动阻滞效果好,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具有良好的镇痛和肌松作用,是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二次剖宫产术480例,随机分为改良腰硬联合组、传统腰硬联合组两组。改良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见脑脊液,根据患者体重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0.75-1ml,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立即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5m1,5min没有全脊麻等不良反应后,根据麻醉平面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7-12ml;传统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人腰麻针见脑脊液,根据患者体重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1.5-2ml,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记录两组产妇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范围及效果、术中疼痛强度、辅助用药情况、手术医生满意程度、生命体征变化及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改良腰硬联合组比传统组最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更长,各项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升压药使用次数更少,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更高(P〈0.05);麻醉阻滞范围、麻醉效果、术中疼痛、辅助用药、手术医生满意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和传统式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一样好,但却更安全,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妊高征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行择期剖宫产术的ASAⅡ~Ⅲ级妊高征患者40例,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痛觉阻滞平面从注药至切皮时间、麻醉效果、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产生的麻醉平面广,麻醉效果好,起效迅速,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于硬膜外麻醉.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是比较安全的,效果好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区域麻醉方法在妊高征部宫产术中的麻醉效能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择期剖宫产术的ASAⅡ-Ⅲ级妊高征患者60例,分成3组,分别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和腰-硬联合麻醉,以上局麻药采用临床常有药物。围术期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情况,记录麻醉效能。结果3组产妇的麻醉效能略有不同,C组麻醉平面最高(P〈0.01),所需时间最短(P〈0.01);在术中镇痛、肌松及内脏牵拉反应方面,A组效果较差(P〈0.05);循环变化C组波动幅度小,C组波动最明显(P〈0.05);术中安全相关指标表明C组安全性差(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妊高征剖宫产术中循环的安全性较高,但又不失良好的麻醉效能.术后可保留导管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高征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不同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2月~2011年5月份到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妊高征剖宫产患者5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25例CS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25例E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情况.结果 CSEA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EA组短,麻醉效果也优于EA组,2组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高征患者行剖宫产时,应优先选用CSEA麻醉法,它具有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明显的优点,同时可以减少对母婴产生的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急诊剖宫产麻醉选择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ESA)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术后病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组和单纯硬膜外(EA)组各50例,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I)、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评分及减少术中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IDI、手术时间均短于EA组(p<0.05),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p<0.01),术中并发症统计学显著降低(p<0.01)。结论CESA比EA麻醉起效更快、效果更确切,麻醉方式对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减少术后病发症,提高急诊剖宫产的成功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CEA)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孕妇,ASAⅠ~Ⅱ级,年龄25~40岁。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分别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胎儿取出后1~5min Apgar评分。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比连续硬膜外阻滞组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好,镇痛完善,患者和术者满意度高。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康光明 《药物与人》2014,(9):212-2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的选择对重度妊高症行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产科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重度妊高症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选择全身麻醉(EA)57倒、腰硬联合麻38例(CSEA)、硬膜外麻醉25例(GA),比较三组麻醉方式对重度妊高症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术中阿托品用量、麻黄碱用量、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危老年患者髋部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对病情估计评分为Ⅲ~Ⅳ级接受髋部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80~94(86&#177;6)岁。随机分为硬膜外(EA)组3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30例,全麻(GA)组30例,分别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和七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输液按8~10ml&#183;kg^-1&#183;h^-1输注羟乙基淀粉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1),出血量〉400mJ者酌情输入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观察3个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或P〈0.01),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优于EA组(P〈0.01);CSEA组和G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CSEA组和EA组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GA组,对血流动力学不良影响小于GA组,不良反应少于GA组.术后恢复优于GA组。结论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术中严密监护,精心管理,CSEA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部骨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EA)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松阳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122例孕妇,按麻醉方式分为CSEA组(72例)和EA组(50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质量、麻醉效果分级、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新生儿情况、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组内不同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起效(T1)、切皮(T2)、胎儿娩出后(T3)、术毕(T4) SBP、DBP高于EA组(P0.05)。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均短于EA组(P0.05),麻醉分级优于EA组(P0.05),麻黄碱用量多于EA组(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产妇牵拉反射发生率低于EA组(P0.05),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SA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质量好,对母婴影响小,可作为剖宫产优先考虑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静脉麻醉(IA)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麻醉显效时间、阻滞效果、血压变化、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EA起效慢、阻滞不够完善;CSEA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I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它两组相比略有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情况下选用CSEA较佳,操作方便,麻醉平面易控制,成功率高,且费用少,对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选择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