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正走在纽约曼哈顿的时代广场上。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嘈杂的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仿佛无处不在的喇叭声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或广告:疾驶而过的汽车不停地鸣着笛,警车、救护车的尖叫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2.
关注     
在喧嚣的都市中,你是否留意过蟋蟀的叫声呢?抑或钱币落地的滚动声更吸引你?来看看印第安人和他的白人朋友吧,究竟谁是大自然的使者,谁是金钱的奴隶呢?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印第安男孩同他的一个朋友走在纽约市中心的道上,他的朋友是当地的居民。突然,这个印第安男孩对他的朋友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你听到了吗?”他的朋友仔细地听了周围后回答:“没有!也不可能!你一定是听错了!”  相似文献   

4.
用心听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走在纽约的闹市区。突然间,印第安人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他的朋友回答:“你发神经,不可能的。”“不!我听到有一只蟋蟀,真的,我敢确定,没有错。”  相似文献   

5.
吴勇 《江苏教育》2008,(9):22-22
日前,在《青年参考》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正走在纽约曼哈顿的时代广场上。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嘈杂的大街上人头攒动,仿佛无处不在的喇叭声播放着音乐或广告。疾驶而过的汽车不停地鸣笛……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青年参考》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正走在纽约曼哈顿的时代广场上。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嘈杂的大街上人头攒动,仿佛无处不在的喇叭声播放着音乐或广告,疾驶而过的汽车不停地鸣笛……  相似文献   

7.
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薛曼在其代表作《一个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中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很多人物形象都充满了象征意义。P先生象征着来自白人世界的忏悔,高弟和洛杰象征着来自白人世界的友谊,潘娜洛普象征着来自白人世界的爱情;来自印第安世界的罗迪象征着放弃,玛丽象征着挣扎,阿诺象征着希望。主人公阿诺是他们居留地第一个勇敢地走出部落并融入白人世界的印第安人。他是连接白人世界和印第安人世界的纽带,也象征着印第安人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不平等条约     
一天,银行信贷部来了一位老印第安人,他想向银行贷款500美元。信贷部的经理接待了他。经理问明老印第安人的来意后,从抽屉瞿拿出一份贷款申请表格,接着问道:“你贷这笔钱来做什么?”“从我们的部落收购珠宝到城里卖。”老印第安人答道。  相似文献   

9.
洛根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位首领,他以慷慨好客著称.当年的殖民者踏上印第安人的土地时,在洛根家里受到了热情款待.洛根在白人需要的时候,把肉和衣服无偿地送给他们.即使在白人与印第安人发生冲突、战斗的时候,洛根首领也仍以"白人的朋友"自居.  相似文献   

10.
蟋蟀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这个人什么也不说,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在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有时候,能听到什么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  相似文献   

12.
Sand and stone     
两个朋友穿行在沙漠中。走着走着,他们吵了起来,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一个耳光。这被打的人受到伤害,但他默默地在沙地上写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一个耳光。”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发现一片绿洲。他们决定凉快一番游游泳。被打的人溺水了,打他的人救了他。他从濒临溺毙中苏醒过来后,在一块石头上写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那位先打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后来又救了他的人问道:“我伤害了你之后,你在沙地上写了一句话,而现在你在石头上又写了一句话,为什么?”他的朋友回答:“当某人伤害我们时,我们应该将其写在沙地上,时间和宽恕的清…  相似文献   

13.
胥经华 《江西教育》2002,(18):21-21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年以前,在美国俄克拉荷州的一片属于一个印第安老人的私人土地上,发现了石油。一辈子穷困潦倒的印第安老人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辆豪华的“卡迪拉克”轿车。然后,他就每天都驾车到附近那个拥挤而且脏乱不堪的小镇上去兜风炫耀,自然也就不停地左顾右盼与熟人打招呼,忙乎极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印第安老人的驾车技巧竟然出奇的娴熟。他的车从来没有撞倒一个人,他本人也从未有过身体受伤或财产受损的事。原因很简单:在他那辆气派非凡的汽车前面,有两匹健硕的马拉着———他一直是…  相似文献   

14.
雅克·卡蒂尔是法国水手和探险家。他曾三次横渡大西洋到加拿大探险。1534年他驾舟到达了劳伦斯湾,这里的一切对他是那么的陌生,他没敢贸然登陆,就返回了欧洲。可是那片广袤而又神秘的大陆是那么地令他神驰梦想。于是1535年他再探劳伦斯湾并沿着劳伦斯河深入陆地探险。他到了魁北克附近的一个印第安人的部落。好客的印第安人接待了他,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只好靠手势来交谈。酋长自豪地向他介绍着自己的部落。他指着邻近的印第安人的小居留地,挥动着右臂向前一指,好像指着由近及远,直至地平线的所有土地,大声地说着“Kanata”!很可能酋长的意…  相似文献   

15.
登入月球     
从前,美国的太空中心在沙漠里建了一个研究基地,经常都有穿着非常奇怪装备的人在外面活动。当地的印第安人看了觉得很奇怪,便前去探问。太空中心告诉印第安人说,他们是在作登陆月球前的环境模拟。一个印第安老人听了,便要求太空中的人能带一些话给住在月球上的人。太空中心的人答应了,便帮他录音。老人只讲了很简单的几句话,在场所有的印第安人听了却都笑了。太空中心的人很好奇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去问其他印第安人时,大家都只是笑而不答。太空中心的人对他说的话越来越好奇。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一个听得懂印第安话的白人,他在听完录音之后,也…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代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的叫声!”这个人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从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能听到什么全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地面的声音引得路人纷纷转过头来,想看看是谁丢了钱。于是这个人说:“看到了吧?大家都能听到钱…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政府与印第安士著民族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加拿大政府与印第安士著民族关系的恶化,是由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士著人推行的压迫,同化等政策造成的。加拿大政府和印第安人实施的政策有3个演变过程:1.绥靖(与武力交替使用)2.统治;3.同化。加拿大政府与印第安人在能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开发,印第安人的高犯罪率,高自杀率,印第安人的自治问题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元(1748年)     
小月 《英语沙龙》2010,(3):52-53
印第安人教会了欧洲移居者buck的价值。18世纪,buck的意思是“鹿皮”,凭着自身的价值用以货物交换,并作为一个价格单位进行任何交易。1748年,康拉德·韦泽一次出访俄亥俄印第安人地区时在日记中写道:“他被抢走价值300bucks的东西。”后来又写道:“每桶威士忌在你们城里该卖5bucks。”  相似文献   

19.
有个不愿改掉自己的毛病而想换个环境的人找到刘向。刘向给他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猫头鹰准备搬家,斑鸠问:“你搬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打算迁移到东边去,因为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改变你的叫声就可以了,何必搬迁呢?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叫声,...  相似文献   

20.
一位昆虫学家和一位商人结伴在公园里散步。走着走着,昆虫学家突然转身,向附近的一片树林走去。不一会儿,昆虫学家捉来一只小虫子给商人看,并说他刚才听见这虫的叫声。商人感到十分惊奇。因为这小虫的叫声非常微弱,自己根本就没有听见,而作为昆虫学家的朋友竟然听到了。不久,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