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中药黄芩苷对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 (AR)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 3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8例 ,常规治疗 )和治疗组 (19例 ,常规治疗 黄芩苷 ) ,疗程 4周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AR ,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膀胱残余尿量。上述指标治疗前二组相似 ,治疗后治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 ,明显低于对照组 ,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 ,膀胱残余尿量亦显著少于对照组。黄芩苷可明显抑制AR活性 ,改善神经病变的指标 ,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观察中药黄芩苷对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AR)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3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19例,常规治疗+黄芩苷),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AR,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膀胱残余尿量.上述指标治疗前二组相似,治疗后治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膀胱残余尿量亦显著少于对照组.黄芩苷可明显抑制AR活性,改善神经病变的指标,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4.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依帕司他(唐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8例.给予唐林片50mg.3次/d口服.疗程4周。结果四肢麻木、肢体疼痛、感觉减退、畏寒、双足蚁行感、脚踏海绵感均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是93%、95%、94%、87%、100%、0、83%;38例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快(P〈0.01);体感诱发电位(SEP)潜时N20、P40、N50均较治疗前显著减慢(P〈0.01)。结论唐林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体感诱发电位潜时。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的研究,早期诊断糖尿病(DM)患者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应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NDI-200F神经电检诊仪,对DM组95例患者行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尺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与30例健康人组对照。结果:DM组95例, NCV异常率为77.89%(74/95)。共检测665条神经,MCV380条,异常率55.26%,SCV285条,异常率50.8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肢检测380条神经,异常率45.53%,下肢检测285条神经,异常率63.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M组SCV波幅减低率为53.66%。DM组按病程分为三组,<5年,30例,异常率28.10%;≥5年,31 例,异常率为54.84%;≥10年,34例,异常率74.37%,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DM组中29例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与体征,NCV异常11例(37.93%)。结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不但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而且此方法可靠、简便、无创。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变化与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为DPN将患者分为DPN组(60例)和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Non-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non-DPN)组(66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足底压力参数、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 与non-DPN组比较,DPN组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病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益肾活血汤,对照组用呋喃硫胺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DPN)神经传导速度(NCV)变化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依据。方法搜集研究2016年12月-2018年3月经糖尿病科治疗的79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均给予NCV检测。通过检测分为NCV正常组和NCV异常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进行比对,分析ADPN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79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T2DM患者中有34例NCV异常。两组在年龄、病程、腰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CV的异常率与病程、BMI、糖化血红蛋白有独立危险因素关系。结论 NCV检测是诊断ADPN的重要指标,平稳有效的控制血糖、加强对BMI的调控是减少及延缓ADPN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症状/神经缺陷两种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症状/神经缺陷两种方法诊断后统计诊出率,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ROC曲线下面积、Youden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诊断法检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神经传导速度诊断法(P0.05),但神经传导速度诊断法所用时间明显高于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诊断法(P0.05)。神经传导速度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灵敏度、特异性、一致性明显高于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诊断法(P0.05)。神经传导速度诊断法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NSS/NDS(P0.05),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两种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均具有一定意义,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准确率,但耗时较长,临床使用时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益肾活血汤,对照组用呋喃硫胺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8—2013-01本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的神经传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与4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较为积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特点。方法对60例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神经系统查体,常规测定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用计算机辅助对冲方法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范围,并与10名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照。结果正中神经最慢速度(CV10%)为(46.7±5.7)m/s、中等速度(CV50%)为(50.6±5.2)m/s、最快速度(CV90%)为(53.4±5.0)m/s;尺神经CV10%为(47.4±5.6)m/s、CV50%为(51.6±5.3)m/s、CV90%为(55.0±5.4)m/s;腓总神经CV10%为(34.9±5.4)m/s、CV50%为(39.2±4.6)m/s、CV90%为(42.7±4.7)m/s。除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CV10%及所有检测神经的CV50%外,60例患者与健康人的结果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神经速度分布峰值左移,各级速度纤维传导均减慢。各级纤维非均匀损害,快传导速度纤维优先受累最常见。运动神经速度分布检测比常规运动传导测定更敏感、稳定,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和发现亚临床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_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05—2015-05收治的9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铵,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列腺素E_Ⅰ。比较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MCV与SCV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42/4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3/47),与对照组4.4%(2/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P)发病中的作用以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改善生理功能和NGF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成大鼠DNP模型后给予ARI治疗,检测大鼠治疗前后摇尾阈值、神经电生理和血清及坐骨神经NGF水平,并与DNP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P模型大鼠摇尾阈值升高((49.56&#177;0.32)℃vs.(47.60&#177;1.37)℃,P〈0.053,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下降[(32.82&#177;2.96)m/s%(52.76&#177;6.52)m/s,P〈0.05;(39.22&#177;8.15)m/s vs (45.33&#177;8.21)m/s,P〈0.053,血清和坐骨神经中NGF水平下降[分别为(154.82&#177;136.18)pg/mL vs (313.71&#177;156.99)pg/mL,P〈0.05;(457.40&#177;187.59)pg/mL%(688.93&#177;167.85)pg/mL,P〈0.053。经ARI治疗后大鼠摇尾阈值显著低于DNP模型组(P〈0.05),SNCV、血清及坐骨神经中NGF水平均显著高于DNP模型组(P〈0.05),同时经ARI治疗后其摇尾阈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NCV、MNCV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NGF表达或运输水平下降在DNP发病中具有作用。ARI可促进NGF的表达并改善热痛觉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桡神经的超声特征及电生理表现,企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及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5例作对照,所有受检者行桡神经超声检查及神经传导检测.结果: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桡神经超声表现为神经束回声减低,平行线状低回声结构消失,神经外膜增厚分界不清;神经传导检测提示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有异常,且SCV更为敏感,异常率更高;糖尿病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超声及神经传导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神经传导检查两者结合,可以从功能及形态学两方面更明确地为临床提供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的依据和判断病变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病理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与神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体征,同时进行血糖、果糖胺、红细胞山梨醇及神经传导速度(NCU)测定,并做腓肠神经病理检查。结果 10例患者血糖、果糖胺及红细胞山梨醇明显增高,NCU下降,以感觉NCU下降明显。神经病理显示不同程度神经纤维减少、轴索变性及血管狭窄。结论 糖尿病病程、代谢紊乱控制程度与NCU及神经病理损伤程度有一定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TNF-α、IL- 1β和IL-6.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正常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FBG、PPG、HbAlc、Hs-CRP、TNF-α和IL- 1β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表达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Hs-CRP、TNF-α和HbAlc对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均有独立作用.结论 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肌电图仪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2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巴曲酶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在造模后2月和3月时腹腔注射巴曲酶8Bu/(kg·d),10d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糖尿病大鼠在造模后2月和3月时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用巴曲酶治疗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结论巴曲酶治疗能纠正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