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郭磊  王晓东  徐博文  王健 《计算机应用》2018,38(4):1157-1163
针对高效视频编码(HEVC)帧内预测过程中的高计算复杂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预测模式选择和编码单元划分的快速帧内预测算法。利用每一深度层纹理方向强度判断编码单元是否需要进行分割,并且减少候选模式数量。首先,在每一深度层编码单元上结合像素方差,以像素点为单位计算相应的纹理方向强度,确定其纹理复杂度并结合阈值策略预测最终划分深度;其次,比较垂直和水平方向强度关系及统计预测候选模式概率分布,以减少预测模式数量,确定最优候选模式子集,进一步降低编码复杂度。所提算法与平台HM15.0相比,编码时间平均节省51.997%,BDPSNR(Bjontegaard Delta Peak Signal-to-Noise Rate)仅降低0.059 dB,BDBR(Bjontegaard Delta Bit Rate)仅上升了1.018%。实验数据表明,在保证信噪比和比特率基本不变的同时,所提算法能有效降低编码复杂度,利于HEVC的实时视频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标准是视频编码联合小组提出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针对HEVC帧内预测模式决策的高计算复杂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方向强度检测的快速帧内预测模式决策算法。将35种帧内预测模式根据5个基本方向分为5个预测候选模式集合,每个集合中有11种预测模式。分别计算预测单元(PU)的5个方向的方向强度,以及每个方向所占比例,选择比例最大的方向所对应的候选模式集合为该PU块的候选预测模式,有效减少帧内预测的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证明,与HM8.0相比,该算法能够以保证视频质量为前提,在高效率条件和低复杂度条件下平均节省15%和18%的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保证编码性能前提下减少帧内编码复杂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此一种帧内预测模式快速选择算法被提出。首先基于边缘方向强度,将帧内预测模式按照基本方向进行初筛,然后结合累积梯度和最终确定帧内预测模式,从而降低了率失真优化所带来的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整体编码时间相对于参考算法减少大约20%~25%。  相似文献   

4.
率失真优化(RDO)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H.264的编码性能,但全搜索方式下,每一宏块所有模式都要进行R-D代价计算,复杂度非常大.文中利用参考像素与当前块之间的方向梯度检测预测方向上的纹理方向与边缘强度,预先筛除部分方向梯度较大的预测模式,形成一种基于方向梯度的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并利用预测模式的空间相关性采用最有可能模式替换直流模式作为缺省候选模式,改进了基本算法.对10个标准序列进行测试,两个算法应用在亮度分量帧内预测模式选择中均比JM18.0全搜索方式减少了50%以上的编码时间,且编码性能损失很小,保持峰值信噪比与JM全搜索方式相同时,基本算法码率平均上升2.361%,改进算法码率平均上升1.477%.  相似文献   

5.
H.264帧内预测计算复杂,是帧内编码中的瓶颈问题。根据H.264多模式帧内预测特点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和参考像素特性的帧内预测快速算法。算法首先通过Prewitt算子计算得到图像的纹理,根据纹理方向选择相应的帧内预测模式,然后计算参考像素的差异特性,删除已选Intra4x4模式中不必要模式,减少候选模式数目,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对4组不同运动特点序列仿真结果表明:与JM13.2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编码时间平均降低75.7%,而图像峰值信噪比平均降低0.16dB,输出码率平均增加3.45%,综合性能优于已有算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适用于H.264帧内预测的快速算法,利用相邻像素间的梯度筛选预测模式来避免不必要的预测模式计算。实验结果表明:用全I帧编码,该算法在图像质量和输出码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编码时间大约节省了60%。  相似文献   

7.
基于纹理估计的H.264帧内预测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帧内预测是H.264取得高编码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其计算复杂度是H.264帧内编码中的瓶颈问题。结合H.264帧内预测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纹理估计的帧内预测快速算法。首先通过计算相邻宏块的边界像素差值,估计图像的纹理方向,再根据此方向选择相应的帧内预测模式,减小候选模式数量,简化模式选择过程,降低了帧内预测的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图像质量和编码码率的前提下,本算法能有效提高H.264的编码速度,有利于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高效视频编码(HEVC)帧内预测过程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利用灰度直方图结合自相关函数的快速深度选择算法。统计每个最大编码单元(CU)的灰度值分布,生成其灰度直方图,利用灰度直方图的自相关函数排除不必要的深度计算。同时针对帧内预测模式的优化,给出3个减少帧内候选模式数量的有效策略。应用梯度边缘检测进一步减少8×8CU的候选模式数量,使用模式相关以及当前CU的纹理特征,对满足一定条件的CU只选取2种预测模式进行率失真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HM10.1相比,该算法平均可以节省约48%的编码时间,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9.
H.264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禹  高源 《计算机工程》2011,37(21):276-278
为降低视频图像帧内预测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快速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根据图像的自身特征和预测模式的统计特征,参考DC模式提前终止算法和像素快速选择算法中的阈值判断准则,结合8种帧内预测模式中最优模式和次优模式的方向相关性,进一步减少预测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降低30%~45%的帧内预测计算量,同时保持视频的图像质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时间相关的H.264帧内预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H.264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通过分析帧内预测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将已编码帧中宏块的帧内预测模式作为当前宏块的候选预测模式,减少了计算的开销。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性能和码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编码时间减少约10%,有利于实时编码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向永生  傅明 《计算机应用》2008,28(11):2890-2892
H.264视频编码标准采用帧内预测,帧间的宏块分割等新的特性提高了编码效率,同时也较大地提高了模式选择的复杂度,因此H.264视频转码中模式选择算法将显著影响到转码的效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H.264视频流空间分辨率缩减转码的宏块模式选择算法。主要利用输入码流中的宏块模式和运动矢量信息,获得局部的预测方向或者梯度方向,从而根据方向信息,减少需要计算的宏块模式的数目。实验证明,在保持编码效率和视频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H.264下采样转码过程中的宏块模式选择算法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选择部分计算复杂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宏块预判的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组合算法.该算法采用低复杂度的三点梯度算子改进了边缘方向直方图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Pan算法)中利用Sobel算子得到边缘方向矢量.首先运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Difference,MAD)值对编码宏块类型结合QP下的阈值进行预判;预判后的宏块采用改进的Pan算法进行模式筛选,最后确定最佳的预测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在6个不同视频序列全I帧编码情况下,该算法与全搜索算法相比编码时间平均减少大约72.4%,与Pan算法相比编码时间减少28.6%,而码率仅分别增加4.21%、1.8%,峰值信噪比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3.
HEVC即H.265,是目前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于前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5/HEVC虽然能够明显改善视频压缩效率,但是却带来了更高的计算复杂度,尤其是在帧内预测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的帧内预测硬件加速算法来跳过一些帧内预测模式和划分深度的预测过程,从而达到减少计算的目的。利用图像梯度信息来粗略估计编码单元的纹理方向和纹理复杂度,其中纹理方向用来估计编码单元的最优帧内预测方向,纹理复杂度用来判断是否跳过当前划分深度的预测编码过程。实验表明,相比于H.265/HEVC测试模型HM16.18,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减少6059%的编码时间,仅造成0.38 dB的BD PSNR减少和8.52%的BD-Rate增加。  相似文献   

14.
许东旭  林其伟 《计算机应用》2014,34(8):2375-2379
针对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帧内预测过程中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首先在编码单元(CU)决策的层面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绝对误差和(SATD)的CU分割提前终止方案:对于每个深度级的CU,判断该CU最小的SATD值是否小于给定的阈值;若是,则终止该CU的分割过程。同时,基于统计的分析,依照各候选模式成为最优预测模式的概率,进一步排除低概率的候选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同原始HM10.1相比,所提算法可以节省编码时间30.5%,并且保持视频质量几乎不变(平均Y方向峰值信噪比仅降低0.02dB)。此外,所提算法软硬件实现简单,而且容易与其他算法进一步融合,进一步降低HEVC的帧内编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In the intra prediction process,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 provides a quadtree-based coding unit (CU) block partitioning structure and up to 35 kinds of prediction modes to improve the coding performance. These technologies improve the coding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coding complexity is simultaneously increased rapidly as well. In this paper, a novel fast CU size decision and mode decis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the intra prediction of HEVC. The overall algorithm consists of two processes, the fast CU size decision and fast mode decision. In the fast CU size decision process, we adopt an adaptive discretization total variation (DTV) threshold-based CU size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to skip some specific depth levels. In the fast mode decision process, an orientation gradient-based mode decision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andidate modes involved in the rough mode decision (RMD) and the 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 (RDO)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HEVC reference software HM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ding time with negligible performance los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多视点纹理加深度视频(MVD)格式逐渐成为立体视频的主流表现形式之一。新一代高效率立体视频编码(3D-HEVC)继承了HEVC的编码结构并引入一些新的编码技术,导致深度图帧内编码过程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图帧内编码快速算法。方法 本文算法利用深度图的特征分别对CU分割过程和粗略模式选择(RMD)过程进行优化。首先在四叉树编码结构上,利用基于纹理元的图像分析方法计算编码单元的梯度矩阵,若梯度矩阵中的梯度值之和小于给定的阈值,则终止该CU的分割进程。同时,对大尺寸的PU和小尺寸的PU分别利用纹理特征与粗略模式选择过程中Planar和DC进行低复杂度率失真计算后的最小率失真代价,跳过RMD中角度模式的检查过程。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平均节省40.64%的深度图编码时间,而合成视点的平均比特率仅仅增加了0.17%。本文算法不仅能对平坦的CU跳过不必要的深度决策过程,而且有效地减少了RMD中需要遍历的模式数目,提高了编码器的效率。结论 该算法对CU分割进程和粗略模式选择过程都进行优化,在合成视点的视频质量几乎不变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深度图的帧内编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CPU-GPU平台提供了一种能显著降低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简称HEVC)复杂度的优化方案.根据编码器的复杂度分布及不同模块的特点,针对帧内预测、帧间预测以及环路滤波分别进行了优化.在帧内预测中,基于相邻编码单元(coding unit,简称CU)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CU的深度决策方法以及一种减少率失真优化(RDO)的模式数量的方法,降低了帧内编码的复杂度.在帧间预测中,提出将耗时最大的运动估计模块完善在图形处理单元(GPU)上,通过中央处理单元(CPU)和GPU的流水线工作获得了明显的加速,并基于预测残差的能量提出了一种编码单元提前终止划分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帧间编码复杂度.在环路滤波中,提出了一种GPU端的自适应样本点补偿(sample adaptive offset,简称SAO)参数决策方法及去块滤波方法,有效分担了CPU端的复杂度.上述优化实现在HM16.2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案可以获得高达68%的编码复杂度节省,而平均性能损失仅为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出一种结合图像纹理方向和空间相关性的高效视频编码(HEVC)帧内模式选择快速算法,减少粗模式选择过程的候选模式数目,加快帧内模式选择速度。方法 首先,使用Sobel算子获得当前预测单元(PU)的纹理方向,利用此纹理方向选取相应的角度预测模式组成粗模式选择的候选模式列表;另外,利用图像的空间相关性,将相邻预测单元的最优帧内预测模式添加到候选模式列表中。结果 本文算法将粗模式选择过程的候选模式数目从35种减少到不超过10种,比特率升高0.41%,峰值信噪比下降0.0314 dB,编码时间缩短了34.9%。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在保持编码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此算法明显减少了粗模式选择过程的预测模式数量,提高了HEVC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19.
As a critical technique to raise coding efficiency in H.265/HEVC (H.265/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the number of prediction modes for intra coding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in H.264/AVC. However, the large number of prediction modes also leads to high complexity. In this paper, an AR (Auto Regression) based fast mode decision method for H.265/HEVC intra coding is proposed, including an AR based fast mode selection and an MPM (Most Probable Mode) joint fast mode selec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ATD (Sum of Absolute Transformed Differences) cost and RD (Rate-Distortion) cost, we establish a selective function controlled by an adaptive parameter which is acquired by an AR model.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ATD cost, the selective function can decide which modes can be discarded and which modes can be used for the FMD (Fine Mode Decision).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reduce the number of candidate modes for FMD, an MPM joint fast mode selec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PMs and candidate mod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just in PU layer, the proposed AR based fast intra mode decision method can save encoding time by 32 % with negligible coding loss in all-intra main configuration compared to the intra mode decision of HM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