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对婴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婴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3例婴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超声心动图特征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例,单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单纯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8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3例,房、室间隔缺损1例,单纯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右冠状动脉双支)。13例中,12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1例冠状动脉畸形超声未检出。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早期明确诊断婴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及其分型,为临床提供准确信息,对婴儿早期进行大动脉转位调转术的筛选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合并肺炎的281例临床资料。结果3例死于严重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病死率1·07%。11例自动出院。2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3例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患儿、1例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患儿肺炎治愈后,行心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肺炎治愈后,行心导管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预后良好。其余患儿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易患肺炎,且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1岁以下为高发年龄。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4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封堵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院于2004年9月在大型C臂机和VV—-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监视下,应用镍钛合金封堵器治疗心房间隔缺损患儿8例,室间隔缺损患儿26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13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5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VSD)46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6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59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57例治愈,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3.38%。结论室缺患儿一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应尽早手术治疗,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们对63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行心内直视手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先心病患儿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1.5±7.0)个月;平均体重(4.5±6.6)kg.所有患儿均经查体、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室间隔缺损18例,1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9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7例,法洛四联症15例,动脉导管未闭1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术后引流液多者3例.均行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腋下小切口途径镶嵌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方法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8例,采用左腋下小切口途径先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再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右心室表面穿刺行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术。术后4d行X线胸片观察有无胸腔积液,术后4d及出院后2周、3个月、6个月、1a行心脏超声观察室间隔有无残余分流、有无瓣膜反流及封堵器脱落,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结果 8例均成功实施动脉导管结扎+经胸微创封堵术,手术均顺利;6例一次性封堵成功;1例膜周室间隔缺损选伞偏小,封堵后出现残余分流,术中更换大号封堵器后封堵成功;1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取5mm对称伞封堵后出现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术中更换偏心伞封堵成功;术后4dX线胸片复查均未见明显胸腔积液;术后4d及出院后2周、3个月、6个月、1a复查心脏超声示封堵器无脱落及异位,未见动脉导管残余分流,无新发三尖瓣反流及主动脉瓣反流,复查心电图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经左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对10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诊断价值。 方法运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观察APSD的大小、部位、分型、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有无合并其他畸形。 结果10例患者中8例经手术证实为APSD,超声确诊8例,1例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1例漏诊。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下膜样狭窄、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等。 结论APSD易漏诊或误诊,仔细分析声像图仍能做出正确诊断,超声在APS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2岁5个月。出生后1个月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出生后4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缺损(膜周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于外院行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室间隔缺损修补+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随访:心室水平及大血管水平分流消失,心房水平左向右为主双向分流,可见3支肺静脉入左房,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2007-10/2008-11天长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6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动脉导管未闭4例,房间隔缺损6例,室间隔缺损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5~52岁.动脉导管未闭直径5~17mm;房间隔缺损直径20~32 mm;室间隔缺损直径4~10 mm.全部患者均接受国产Amplatzer封堵器置入治疗,置入过程中超声心动图及造影检测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直径,置入后72 h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疗效.全部患者均一次置入封堵器,置入成功率100%,置入过程中未发生重要并发症.置入后72 h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出现.4例患者置入后发热,其中2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静脉复合麻醉手术患者置入后合并肺部感染.2例患儿置入后在苏醒过程中谵妄烦躁,而出现局部血肿,硫酸镁湿敖后消退.1例房间隔缺损和2例审间隔缺损置入后出现心律失常.提示只要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置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室间隔缺损(VSD)单独出现均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但二者合并存在则较为少见[1]。本院自1979年至1992年间共收治经手术和(或)心血管造影证实的PDA合并室缺1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表现10例中男性6例...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VSD+PDA)为临床少见的心血管复合畸形,我院自1984年10月~1994年12月收治室间隔缺损(VSD)986例,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者21例(占2.13%),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彩色多普勒评价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血供情况。方法2003~2004年期间用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对22例年龄15h~7岁(平均347d)的儿童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以及肺动脉血供进行了研究。结果22例肺动脉闭锁的患儿全部合并室间隔缺损,14例未闭动脉导管(PDA),为肺动脉供血来源。6例体肺侧支动脉通道,其中3例合并小的PDA。2例既未探测到PDA又未发现体肺侧支动脉。所有PDA患儿均见到肺动脉融合部。彩色多普勒能精确地检测到有无侧支血管和供血起源,6例有体肺侧支、肺动脉融合的患儿中,5例(85%)可见到逆向血流。3例未能发现肺动脉主干。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和儿童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血供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1岁以内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琪  赁可  张祥蓉  田子朴 《华西医学》2006,21(4):681-682
目的:总结95例一岁以内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全组共有95例1岁以内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接受手术,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18例,房间隔缺损14例,主动脉缩窄8例,主动脉离断1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重度心衰,肺动脉高压危相;随访18个月(6,68月),远期无死亡。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市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或有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应及早施行手术。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2009年4月,我们对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给予密切体温监测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0例,男53例,女57例;年龄0.2~2.7岁,平均1.4岁;体重2.5~15 kg,平均6.4 kg.术后均住心胸外科ICU.手术名称:房间隔缺损修补术9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0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7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动脉导管未闭缝补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动脉导管未闭缝补术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右室流出道狭窄疏通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卵圆孔未闭修补术2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右室流出道狭窄疏通术 +卵圆孔未闭修补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卵圆孔未闭修补术 +动脉导管未闭修补术5例,法络四联症矫治术9例,法络四联症矫治术 +动脉导管未闭修补术4例,法络四联症矫治术 +卵圆孔未闭修补术5例,法络四联症矫治术 +动脉导管未闭修补术+卵圆孔未闭修补术3例.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4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 ,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封堵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院于 2 0 0 4年 9月在大型C臂机和VV—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监视下 ,应用镍钛合金封堵器治疗心房间隔缺损患儿 8例 ,室间隔缺损患儿 2 6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 1例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 13例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 4 8例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 3~16岁 ,平均年龄 8.9岁。均为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病例。其中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2 6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 1例 ,动脉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对围产期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的影响。方法:将170例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围产期足月新生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图证实,随机分为消炎痛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二组,治疗7天后,作第二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70例围产期足月新生儿中,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单纯型)患儿有57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87.70%,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型)患儿有67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63.80%;消炎痛治疗组,其中单纯型患儿有38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95%,合并型患儿有53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78%;未治疗组,其中单纯型患儿有19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76%;合并型患儿有14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37.80%。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对围产期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有影响,它能影响少动脉导管关闭,消炎痛有助于围产期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至1998年我院外科收治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其它心内畸型23例。现就超声改变特点与手术对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4个月~43岁。除均有VSD外,合并畸型有双腔右心室(DCRV),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主动脉瓣脱垂,右室漏斗部狭窄(RVOTS),肺动脉瓣狭窄(PS),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瓣下隔膜。采用美国ATLultramark9、HP77020A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3-5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手术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自1985年1月至2005年5月心内直视手术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法洛四联症矫正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1例死于术中复跳困难,14例治愈出院。术后复查彩色超声心动图,导管无再通。结论: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或后天性心脏疾病的动脉导管未闭,只要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期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吊索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经CT、心导管造影和(或)手术证实的6例肺动脉吊索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诊断要点.结果 6例肺动脉吊索患儿中,超声诊断4例,漏诊1例,误诊1例.6例中3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伴有卵圆孔未闭,2例伴有室间隔缺损,1例伴有动脉导管未闭,1例伴有法洛四联症,1例伴有永存左上腔静脉.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探查左、右肺动脉的起始位置及走行,有助于正确诊断肺动脉吊索.  相似文献   

20.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12例心脏三种缺损并存即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果CDE对VSD检出率最高100%(12/12)、ASD次之41.7%(5/12)、PDA最低16.7%(2/12)。其中10例做了右心导管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作者分析漏诊原因除技术问题外,CDE对心脏三种缺损并存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