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典型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该文采用ABAQUS有限元方法,分别改变路面结构面层厚度、底基层厚度以及土基模量,分析路面力学响应,并对所研究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工程试验段应用。结果表明:透水性路面竖向位移随路面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随之减小;增加透水性沥青路面底基层厚度可以有效改善路面力学状况;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受土基模量影响较大。因此,推荐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厚度应大于12cm,底基层厚度取20~40cm,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采用土基模量高的砂性土。  相似文献   

2.
土基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路面结构概念设计的角度分析土基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通过典型的沥青路面结构,选用合适的路面结构参数,采用Bisar计算程序对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基回弹模量的增加,路面结构层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路面的理论寿命也大为提高。还从提高土基回弹模量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结构层参数变化对沥青路面设计影响分析。在考虑沥青路面结构层参数变化情况下,分别分析了土基回弹模量变化对沥青路面路表弯沉的影响、土基回弹模量变化对土基顶面弯沉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路面结构参数变化土基顶面弯沉和路表弯沉随之变化,变化趋势均减小。对于沥青路面通过提高土基模量来减小土基顶面弯沉和路表弯沉,因此需要对土基上一结构层进行稳定处理才能保证路面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4.
路面抗冻厚度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冻厚度的确定主要是按热传导理论建立的土基冰结深度计算式来计算满足行车强度要求的路面厚度的土基冰结深度。当土基实际冰结深度大于土基容许冰结深度时,需设置防冻层;反之,则不必设置防冻层。论述了路面抗冻厚度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路面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验算公式和BISAR3.0设计分析软件,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是增加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疲劳寿命,减小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层底的拉应力。这可通过增加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和土基模量等措施获得,而其中增加底基层厚度和土基模量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沥青路面结构为例,在现有规范条件下研究重载作用时的力学响应,利用路面结构软件Bisar程序,分别研究面层、基层、底基层的厚度和模量以及土基模量等结构参数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土基工程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根本,一条市政道路的使用品质,不仅与道路的线型和路面的质量有关,同时也与土基的质量有关,土基松软,不仅会引起面层的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的平整度,降低车速,增加油料消耗和汽车维修费用,而且会导致面层的过早破坏。因此,土基处理的不好,就谈不上道路的工程质量了。  相似文献   

8.
段景联 《山西建筑》2004,30(19):196-197
介绍了混凝土路面技术和基本设计理论,针对某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土基处理措施,该措施提高了路床土基回弹模量,满足了工程的设计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柔性路面弯沉和路基压应变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对路面控制设计的不完全一致性,建立了路表弯沉和土基须面压应变的相关关系,在明确了设计弯沉和容许弯沉的概念后,利用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相关关系式,并借鉴了AI法土基须面容许压应变方程,推导了旨在体现对土基顶面压应变进行控制的设计弯沉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城市、公路桥梁在路边护栏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地基土压实度不能达到规范要求的90%的压实度从而导致护栏强度立柱承载力过低的问题,以地基压实土和回填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种土基在遭受车辆碰撞的时候受力特性,探讨了土基对于波形梁护栏在遭受车辆碰撞时安全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给出了加固建议。研究发现:在土基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规定的90%的情况下,波形护栏安全性能达不到规范要求,在采用加固措施后,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实践中对土基回弹模量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莲 《山西建筑》2003,29(15):20-21
介绍了土基回弹模量在路面路基设计及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就工程中与回弹模量关联的几个重要参数的设定 ,作了分析探讨 ,以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使用品质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柔性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路面设计而言,选择最佳结构组合形式,使路面材料充分发挥作用,做到“物尽其用,扬长避短”,达到经济、优质双重目的,是每个道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兰州市柔性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项目,是根据兰州市的水文、地质、气候、筑路材料,将土基、基层、面层综合起来研究,得出最优化路面结构组合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对路面结构进行优化结合,又可节省大量设计费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土基工程的重要性、压实度与压实功对路面设计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土基压实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上海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交通量、典型的土基土壤渗水性和蓄水能力来设计透水路面结构。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适合湿热、高温、多雨地区的透水人行道结构、材料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1)
路面的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和改善土基的水温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具有必要的强度、稳定性、抗冻胀能力及基层的荷载能力,减少土层所产生的变形。因此,垫层的材料选择、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须满足其排水、隔水、防冻和扩散能力等方面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宁夏海原县黑城至海原高速公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方法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土基顶面压应变控制模型,调研了AASHO试验路的沥青路面结构和相应车辆荷载作用次数,通过轴载换算,将AASHO试验路的荷载作用次数换算为我国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取路面结构层所用材料参数,利用弹性层状体系计算程序,计算了各试验环道不同路面结构双轮隙中心处土基顶面压应变,统计回归了土基顶面压应变与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相关关系式,用于我国路面结构设计中土基永久变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丁乐  王凯 《山西建筑》2009,35(3):281-283
根据国内外研究经验,对沥青稳定基层设置、选取不同的基层模量,应用理论方法对不同情况下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基层模量有利于降低基层底和土基顶的应变,增加底基层厚度能降低基层层底拉应变和表面弯沉,增加土基模量能减小表面弯沉。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6)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使用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了解新旧规范中的差异,并且结合新规范中的要求,在设计中,按照新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避免过分的依赖旧规范,导致设计不符合新规范的情况出现。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应保证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尽量少的发生结构性损坏,允许由于材料的老化和疲劳发生一些路表功能性的损坏。保证路面结构的结构性不损坏,可以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增加路面使用年限。在设计的使用年限内养护部门仅需对路表做相应处理即可快速恢复表面功能,避免对路面结构进行大型翻修改建,故要求路面结构内部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力学响应分布合理。基于此,对不同层间接触状态对于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浅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点的基础上,从混凝土路面设计强度、基层强度与刚度、土基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引起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探讨了温度应力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