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为探寻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确诊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90例患者按就医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加中医穴位针灸加顽固性呃逆药物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配合超声波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疗效,简单易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胃复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瓜蒂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蒂汤加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将127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注组)与对照组(肌注组)。治疗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内关、膈俞、公孙等穴位,每天1次;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每天1次。治疗7 d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优于肌注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68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4)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n=34)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67.6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胃火上逆型总有效率78.57%,观察组寒邪动膈型总有效率90.00%,观察组寒邪动膈型患者临床疗效优于胃火上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较常规疗法效果更佳,并且比较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1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8列。对照组患者采取解痉剂山莨菪进行肌内注射,实验组患者采取维生素B1、B1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维生素B1、B1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疗效,而且比较安全,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103,每支1ml:10mg)10mg,肌肉注射,1次/d。治疗组予黄连温胆汤加减组方,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1剂/d;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可以终止呃逆发作,缩短呃逆缓解时间,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穴位埋线调三焦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使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经验。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进行穴位埋线调三焦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的穴位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分别占44%、46%和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分别占22%、50%和28%,总有效率为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调三焦有除胃火,拟制兴奋,改善代谢功能,排散多余能量的作用,对治疗单纯性肥胖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6,(5):1097-1099
目的:评价中药生柿楴汤与维生素B_1(VB_1)内关穴穴位注射对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肿瘤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生柿楴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VB_1内关穴位注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首次呃逆消失时间和再发作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为8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首次呃逆消失时间为(0.386±0.023)h短于对照组为(0.523±0.052)h(P<0.05),呃逆中止首次再发作时间为(6.31±1.39)h优于对照组为(4.38±1.34)h(P<0.05)。结论:采用中药生柿楴汤与穴位注射VB_1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与单用中药生柿楴汤的疗效相当,但联合治疗起效更快,药效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丙嗪联合654-2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顽固性呃逆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行氯丙嗪加双侧足三里654-2封闭治疗;对照组53例,用氯丙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1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所有治疗病例都有效,实验组有效率98.12%;对照组有效率94.3%。结论:氯丙嗪联合足三里封闭治疗各种顽固性呃逆疗效肯定,操作方便、易行,可以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邓放 《中国药业》2012,(22):108-108
目的探讨丁香柿蒂汤加针刺治疗胃寒型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用丁香柿蒂汤加针刺治疗,对照组24例用针刺治疗,均治疗5 d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3.08%,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香柿蒂汤加针刺是治疗胃寒型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乙哌立松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乙哌立松对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顽固性呃逆病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6例(男性36例,女性30例)采用乙哌立松治疗。最小剂量50mg, tid,最大剂量100mg,tid。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采用甲氧氯普胺、硝苯地平、东莨菪碱、氯丙嗪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对照组总有效率67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治疗组服药d1起效率53 %,对照组为32% (P<0. 05)。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小。结论:乙哌立松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张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05+107-105,10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9例行穴位注射,对照组29例用常规针炙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治愈率为51.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治愈率为3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胃复安10 mg肌内注射,针刺组实施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患者治疗顽固性呃逆病程时间短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患者治疗顽固性呃逆病程短、疗效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氯丙嗪鼻黏膜用药和足三里穴位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鼻黏膜用药组和穴位注射组。鼻黏膜用药组35例给予盐酸氯丙嗪滴鼻,12.5mg(双侧总量)/次,4次/d;穴位注射组35例给予盐酸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25mg(双侧总量)/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3d。结果鼻黏膜用药组和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9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两种给药方式治疗顽固性呃逆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鼻黏膜用药方式具有简便、速效和无痛苦的特点,更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40例),对照组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顽固性呃逆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8.599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乏力,3例患者出现嗜睡,3例患者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65,P<0.05)。结论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采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进行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94.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亮  杨佩兰  宋文宝 《上海医药》2011,32(3):137-14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疗程3个月。结果:1)治疗组临床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1)。2)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能改善肺功能,疗效肯定,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乙哌立松对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顽固性呃逆病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6例(男性36例,女性30例)采用乙哌立松治疗。最小剂量50mg,tid,最大剂量100mg,tid。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采用甲氧氯普胺、硝苯地平、东莨菪碱、氯丙嗪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服药d1起效率53%,对照组为32%(P<0.05)。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小。结论:乙哌立松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滕红君 《首都医药》2014,(12):77-77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中医加针灸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更好地分析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优势。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单纯中医药物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药物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加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莹 《中国实用医药》2014,(17):121-122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前期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脱水利尿剂、电解质、维生素等,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d,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制定的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