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从单胞藻粒径大小、表面结构、生化组成及饵料浓度等角度开展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对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单胞藻摄食与消化效果研究。投喂粒径大小相近的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混合藻,粒径大小不同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海水小球藻(Marine chlorella)混合藻,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剩余混合藻中各单胞藻浓度。分别投喂以上4种不同浓度梯度的单胞藻,观察比较粪便中单胞藻消化状况。结果显示,合浦珠母贝对粒径大小相近的单胞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摄食(P0.05),对粒径较大的单胞藻摄食率明显高于粒径较小的单胞藻(P0.05);随着投喂单胞藻浓度的升高,合浦珠母贝对单胞藻的消化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7种单胞藻饲育杂交海胆浮游幼体以研究其饵料效果。结果表明:简单角刺藻是最佳的饵料品种,牟氏角毛藻稍次之,再次分别为:盐藻,湛江叉鞭金藻。而小新月菱形藻,扁藻,小球藻均不适合作为杂交海胆浮游幼体的饵料。对优选出的几种饵料进行混合投喂时,则以简单角刺藻与盐藻混合的饵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珠母贝浮游幼虫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湛江等鞭金藻、等鞭金藻OA-3011、亚心形扁藻、小球藻、绿色巴夫藻、面包酵母、光合细菌单独及多种混合投喂对珠母贝浮游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投喂时湛江等鞭金藻、等鞭金藻OA-3011效果最好,幼虫壳长93 μm时可投喂亚心形扁藻,小球藻、绿色巴夫藻、面包酵母、光合细菌不宜单独投喂;直线铰合期、壳顶幼虫的最适日投饵量扁藻为2 400cell/mL和5 000 cell/mL,湛江等鞭金藻为3 000 cell/mL和5 500 cell/mL,光合细菌为10 000 cell/mL和15 000cell/mL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光合细菌和绿色巴夫藻混合投喂对浮游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有显著提高,出现壳初、眼点、附着和变态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对虾育苗室培育海湾扇贝苗高产技术和亲贝暂养、幼体培育、虾池中间育成等有关技术环节,并提出海湾扇贝人工育苗高产稳产的主要技术是:种贝暂养饵料品种要多样化;要保证幼体生活环境的稳定性,老化和原生动物污染严重的单胞藻不能投喂幼体,幼体培育过程氯霉素和青霉素混合使用;虾池中间育成稚贝时,暂养网箱网目大小要适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单胞藻作为饵料在贝类育苗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单胞藻培养的好坏成为贝类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如何培养出纯度高、密度大、细菌少、生长鲜嫩的藻类直接关系到贝类育苗出苗的质量和数量。笔者在1995年7月至2004年8月在威海市渔政处海珍品试验站和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从事培育贝类单胞藻的培养,下面谈谈实践结果和个人体会,以供技术人员参考和交流。贝类育苗中,常用的单胞藻有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金藻、扁毛藻、小球藻、微球藻等。一、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都属硅藻门。角毛藻…  相似文献   

6.
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董娟 《水产科技情报》2002,29(3):121-122
萼花臂尾轮虫是水产苗种开食和早期培育阶段的优良饵料,可以在淡水中培养。传统养鱼的肥水下塘经验,是利用藻类、轮虫、枝角类等的混合群体供饵,利弊兼有。本研究采用单胞藻、酵母及光合细菌单独培养萼花臂尾轮虫,可获得纯净的适口饵料,为工厂化育苗提供饵料保证。  相似文献   

7.
EDTA二钠对培养单胞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添加不同浓度的EDTA二钠培养等鞭金藻、扁藻、绿色杷夫藻、小球藻,经过3d的培养后,得出结论:添加1-7ms/LEDTA二钠的单胞藻增量比值最高述2.24,最低比值也有1.61,对单胞藻生长有促进作用;添加8—9ms/L的单胞藻增量比值有所降低,对单胞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藻种一级培养中一般不会出现杂藻污染,但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敌害菌类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条件适宜,这些菌类将会大量繁殖从而抑制单胞藻的生长,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藻种变色甚至绝种现象。因此在选择藻种时,要求选择无杂质、活力强、增殖快、无原生动物及杂藻污染的优质藻种,同一类藻最好从不同地方进行采集。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在扇贝人工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光合细菌在扇贝人工育苗中的应用王绪峨,孙昭兴,刘信艺,马建新,王炳森,宋向军,朱志文,时吉营(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烟台264000)王凤岗(文登市水产研究所,264400)关键词光合细菌,扇贝,人工育苗APPLICATIONOFPHOTOTROPH...  相似文献   

10.
(二)生物饵料培养与强化技术 1.植物饵料的培养技术:我们在轮虫培养、轮虫的营养强化和早期仔鱼培育过程中都要使用单胞藻,目前最常用的单胞藻是小球藻和等鞭金藻,Howell(1979)认为:在大菱鲆育苗过程中使用等鞭金藻,仔鱼的成活率比较  相似文献   

11.
采用7种单胞藻饲育杂交海胆浮游幼体以研究其饵料效果。结果表明:简单角刺藻是最佳的饵料品种,牟 氏角毛藻稍次之,再次分别为:盐藻,湛江叉鞭金藻。而小新月菱形藻,扁藻,小球藻均不适合作为杂交海胆浮游幼体的 饵料。对优选出的几种饵料进行混合投喂时,则以简单角刺藻与盐藻混合的饵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配合面包酵母与藻粉培养轮虫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面包酵母与一定量螺旋藻粉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过程中,添加光合细菌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作为辅助性饵料,对轮虫的生长具有明显特殊的促进作用。4组实验显示:投喂适宜量光合细菌轮虫增殖明显加快,但与光合细菌添加量的增加不完全呈正比关系;投喂光合细菌新鲜培养液与老培养液轮虫增殖效果相近;投喂光合细菌只能作为辅助性饵料。当配合酵母、藻粉培育轮虫时,3者在饵料上起到了良好的互补作用,培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光合细菌在鲍育苗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海 《齐鲁渔业》2007,24(2):35-36
光合细菌在育苗中的应用,一般对促进幼体生长、变态和提高成活率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其主要作用一是净化水质,改善苗种的生活环境;二是可作为饵料被幼体摄食,可降低生产费用。因此,光合细菌在水产育苗中有广阔的用途。现将光合细菌在鲍育苗中的应用技术总结如下:1光合细菌的选择和培养选择海水品系中的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其培养方式同单胞藻类似。其富集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在对虾、扇贝人工育苗中应用研究通过鉴定光合细菌在对虾、扇贝人工育苗中应用研究,是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89年承担山东省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课题组经过3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并通过山东省科委委托山东省水产局主持的技术鉴定。该课题通过研究和生产试验表明:光合细菌在扇贝育苗中作为单胞藻的添加饵料,在亲贝育肥和幼体  相似文献   

15.
光合细菌蛋白饲料研发与应用浅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合细菌简称PSB,广泛存在于水域及土壤中,包括似真细菌的红螺细菌、绿硫细菌、着色细菌及似藻的蓝细菌。光合细菌的共用特点是含有光合色素,能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光合细菌含有60%以上的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叶酸、生物素的含量是酵母的几十倍。此外,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辅酸Q10、抗病毒物质及促生长因子等。将光合细菌应用于畜牧水产业,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动物生长、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多功能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育苗生产中对单胞藻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贝类育苗中更为突出。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造成培养失败,给育苗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笔者初步总结出在单胞藻培养过程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方法,现归纳如下。一、单胞藻培养用水的处理单胞藻培养用水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作为生产性藻种培养用水,必须要经过煮沸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再使用,在冷却过程中必须加盖,无盖的容器可用清洁的白纸盖在瓶口。而二、三级藻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正> 1991~1992年,我们进行了光合细菌在海湾扇贝育苗中的应用研究,根据光合细菌的性能,实验分两方面进行。1.饵料添加;2.净化水质,并以不同浓度、不同菌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经过二年的试验,结果证明:用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PSB)饲喂海湾扇贝幼体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光合细菌(PSB)是一种以光为能源,以二氧化碳或有机物质为碳源而营养繁殖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河流、土壤及污泥表层。光合细菌具有净化水质的能力,其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V_(B12)、叶酸、生长素等生物促生长因子,是鱼、虾、贝幼体的良好饲料。国内外水产界对它极其重视,在水产养殖方面,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将其用于海湾扇贝育苗,尚未见报导。此次,我们试以光合细菌为饲料,对海湾扇贝幼体的生长发育和稚贝附着率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几种饵料对华贵栉孔扇贝浮游幼虫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湛江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小球藻、干酵母、湛江叉鞭金藻与干酵母、湛江叉鞭金藻与亚心形扁藻对华贵栉孔扇贝幼虫生长和成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金藻和亚心形扁藻混合组生长速度最快,投喂金藻和酵母组次之,单独投喂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时生长速度最差。投喂酵母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饵料是双壳类浮游幼虫和稚贝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双壳类人工育苗成败关键之一。有关于培养单胞藻饵料,双壳类的幼虫食性、饵料效果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自1976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筛选并大量培养了异胶藻(Heterogloea sp.)以来,各地在牡蛎、缢蛏、菲律宾蛤仔、华贵栉孔扇贝、泥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