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中小型煤矿安全存在顶板事故多发、形势严峻的突出问题,笔者选择了具有中小型煤矿代表性的平煤新峰四矿的顶板条件做为背景实验模拟了煤层覆岩裂隙演化过程,总结分析了回采工作面裂隙场演化规律,发现了回采工作面裂隙场演化规律和顶板防治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研究结果对中小型煤矿,特别是福建煤矿的顶板事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顶板动态监报应包括回采工作面局部冒顶的监报及顶板来压的预报这两个方面的观点。初步给出了局部冒顶监报指标的确定方法;重点探索了采用回采工作面来压综合判断指标来预报顶板来压的可能性。文中所给的回采工作面局部冒顶的监报指标及顶板来压预报指标所采用的系数,基于现场统计资料,或现场经验的数学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3.
单体液压支柱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控制是当前采矿技术的一大难题,本副合近几年我国顶板管理与控制的成果,结合20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从顶板事故的分类入手,找出顶板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强,技术性可靠的措施,达到控制顶板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监测和防治综采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以耿村煤矿巨厚砾岩层下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利用微震监测结果研究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矿震特征。结果表明:(1)13230综放工作面冲击危险性指数为0.65,属于中等冲击地压类型;(2)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矿震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前方顶底板煤岩体中,工作面处于“见方区”时发生矿震的频次、最大能量和总能量均明显高于“非见方区”的,“见方区”矿震的震源主要位于工作面前方中部顶底板煤岩体和运输平巷上帮顶板煤岩体中;(3)综放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期间通常伴随大能量的矿震事件。研究结果可为耿村煤矿综放开采冲击地压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如何确定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世界发达国家对煤矿回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的几种方法,并对我国现阶段煤矿常采用的液压支架高工作阻力提出质疑,高工作阻力的液压支架造价高,设计,制造,使用困难,甚至导致某些顶板状况变坏,顶板下沉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确定顶板瓦斯运移规律及其富集区是综合治理高瓦斯工作面卸压瓦斯的关键。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近距离高瓦斯煤层群4.2m大采高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裂隙演化特征进行FLAC3D模拟,研究得出在工作面顶板覆岩10倍采高处,纵向裂隙和横向裂隙发育最剧烈且相互导通,形成高瓦斯富集区。此对大采高工作面卸压瓦斯的安全高效治理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瞬变电磁法探查综放工作面顶板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机械化综采设备在煤炭开采中的普及,对煤层顶板管理要求愈来愈高,其中煤层顶板水害体的发育将影响综采设备充分发挥效能,甚至会威胁工作面安全回采.提前查明煤层顶板水害体发育位置,为在井下布置探放水钻孔提供依据,是目前矿井地球物理勘探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地面瞬变电磁法理论及应用技术,根据井下实际应用环境,研究出采用非接触式、多匝数的正方形重叠回线(边长2m左右)装置探测工作面顶板水害体发育位置.依据瞬变电磁场”烟圈效应”理论和物理模拟相似准则,推导出全空间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数学模型,并对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综放工作面顶板水害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查明综放工作面顶板水害体发育位置,通过井下疏放水钻孔和工作面回采资料验证,该方法探测综放工作面顶板水害体发育的空间位置不仅行之有效,而且明显优越于其它矿井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现场实测资料和实际的开采条件为依据,建立回采工作面覆岩破坏的力学模型,分析初次开采时顶板最大冒落高度与采高、采深、顶板岩层的力学性质、采空区大小及顶板岩层的碎胀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微分方程求出初采覆岩破坏性影响区高度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9.
告成煤矿的主采二1煤层属典型“三软”厚煤层,回采工作面隅角和回风流中瓦斯体积分数超限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瓦斯涌出过多,采取顶板岩石钻孔的方法对采空区冒落带及冒落裂隙带的瓦斯进行抽放,降低了回采工作面隅角和回风流中的瓦斯体积分数,避免了采煤工作面隅角和回风流瓦斯体积分数超限,同时克服了工作面风速超限的问题.实践表明,顶板岩石钻孔抽放冒落带及冒落裂隙带的瓦斯,是解决“三软”厚煤层瓦斯超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告成煤矿的主采二1煤层属典型"三软"厚煤层,回采工作面隅角和回风流中瓦斯体积分数超限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瓦斯涌出过多,采取顶板岩石钻孔的方法对采空区冒落带及冒落裂隙带的瓦斯进行抽放,降低了回采工作面隅角和回风流中的瓦斯体积分数,避免了采煤工作面隅角和回风流瓦斯体积分数超限,同时克服了工作面风速超限的问题.实践表明,顶板岩石钻孔抽放冒落带及冒落裂隙带的瓦斯,是解决"三软"厚煤层瓦斯超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现场实测资料和实际的开采条件为依据,建立回采工作面覆岩破坏的力学模型,分析初次开采时顶板最大冒落高度与采高、采深、顶板岩层的力学性质、采空区大小及顶板岩层的碎胀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微分方程求出初采覆岩破坏性影响区高度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2.
岩体电阻率观测技术预报顶板失稳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岩体电阻率与岩体应力、应变的关系,并通过对影响岩石电阻率物理参量因素的讨论,说明了由回采工作面顶板岩体体积应变引起其电阻率变化的物理实质。文中分析了用岩体电阻率观测技术预报顶板失稳的物理依据,提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顶板岩层对冲击矿压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顶板岩层对煤体应力状态的影响,并根据震动能量对煤体的破坏效应和在岩体中的传播衰减规律,从能量角度分析了煤层上方不同厚度和强度的顶板岩层对煤体冲击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顶板释放的能量与岩层强度呈对数关系、与顶板厚度呈指数关系,坚硬、厚层顶板岩层会对煤体产生更为强烈的扰动,使冲击矿压危险性明显升高.另外,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且距离煤层较近的老顶岩层运动产生的冲击载荷对煤体的影响作用较大.某矿一个工作面的冲击矿压防治工程实践表明,对该煤层上方的顶板岩层实施爆破弱化处理技术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厚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治理问题,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通过建立采空区瓦斯流场分布的数学模型,对白芨沟矿井首分层0102102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流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走向方向上,从工作面往采空区深部,风流速度减小,瓦斯体积分数增大;倾斜方向上,工作面回风巷一侧瓦斯体积分数高于进风巷一侧瓦斯体积分数,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容易积聚引起瓦斯超限;垂直方向上,从工作面底板往采空区顶板,瓦斯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在不采取其他措施前提下,首分层0102102工作面开采前期和后期工作面上隅角以及回风瓦斯均会超限。研究结果为该矿厚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矿山回采机械的创制当中,使用各种类型的支架来控制顶板,是一个主要问题,因为用于控制顶板的劳动量要占用回采工作总劳动量的30—50%。此外,坑木损耗大(最大达每千吨70立方米)、工作面生产安全性保证不足以及支架劳动量大,都阻碍回采机械的工作,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促使人们创造高效设备。其中也包括单体支架和机械化支架。单体支架包括工作面金属支柱,密集支柱和顶梁,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木材,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木材消耗,同时也缩减地面和井下的木材储运开支。机械化支架的用途较广,因为除了降低坑木消耗外,它还在支护与控制顶板方面,担负着使所有沉重过程尽可能机械化的任务,以及在使用某些种运程控制的支架时,使许多生产过程自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张集煤矿1215(3)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高瓦斯、易自燃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顶板高位抽采技术,优化顶板走向钻孔位置,结合顺层钻孔和上隅角埋管等抽采瓦斯措施综合治理瓦斯,同时采取均压通风、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采空区灌浆、注氮等技术措施防治煤自燃,保证了回采期间回风流瓦斯浓度平均小于0.5%,CO浓度20PPm以下,实现了工作面的正常安全生产。研究成果为淮南矿区一次采全高高产高效工作面的瓦斯、防火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综放工作面的两条回采巷道为全煤巷,断面面积大,围岩强度低,采用锚杆支护能较好控制巷道的变形,锚杆支护设计关系到巷道锚杆支护工程的质量优劣、是否安全可靠以及经济是否合理,利用压力拱理论为基础,对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的各项参数进行科学设计,设计方案在某矿中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能够保证顶板的稳定,巷道在使用期限内的变形量满足回采工作要求,整体维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回采工作面中,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作业规程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煤矿编制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领域知识的特点,介绍了系统采用的知识表达方式、推理方式以及系统的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是矿井灾害之一,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灾变预测和拓扑预测对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义马跃进煤矿支柱载荷的观测数据和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的关系对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进行预测,得出了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为工作面顶板周为压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是矿井灾害之一.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灾变预测和拓扑预测对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义马跃进煤矿支柱载荷的观测数据和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的关系对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进行预测,得出了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为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