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评改,传统的作法是教师评分、下评语和评讲,学生只能从教师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这种做法至少有三个缺点:第一,不精确。写作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分数不能反映每一种能力的优劣,只给了学生一个模糊的反馈信息。教师评语和评  相似文献   

2.
过去有一位教师,在给一名女学生填写的家庭报告书有“作风飘浮”四字,引起家长找到学校,纠缠老师不放。这件事从反面教育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写好学生评语。为了写好学生评语,我们坚持三条原则,三道工序:三条原则是:①评语要因人而异,反映个性特征;②评语要一分为二,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之处;③评讲要文通字美,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3.
给学生习作下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怎样评?评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情绪,从而影响学生习作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给学生作文下评语,尽量使其具有准确性、科学性、趣味性,达到以评激写、以评促写的目的。一、评语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用语真诚恳切,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讥讽挖苦,板起面孔训人。学生的作文不管是成功与否都渗透着他们的汗  相似文献   

4.
(1)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办法。在重视学生“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发展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和特长的考查。取消期中考试,变单一的笔试为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相结合,允许学生进行二次补测。(2)改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3)改革旧的评语模式。对传统评语模式进行改革,力求做到“三化”和“三性”。“三化”即个性化、情感化、规范化。“三性”即激励性、针对性、期望性。评语过程分为三步:首先是学生自我评价,其次是小组评议,最后由班主任在征求任课教师意见…  相似文献   

5.
习作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阶.好的习作评语不仅能帮助学生分析习作得失,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写习作评语一定要用多情火热的语言去打动学生,评中含情,评中生情,把真情倾注于学生的心里,既教其习作,又教其如何做人,文道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习作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 价。好的习作评语不仅能帮助 学生分析习作得失, 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写习作评语一定要用多情火热的语言去打动学生,评中含情,评中生情,把真情倾注于学生的心里,既教其习作,又教其如何做人,文道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谈心式评语 要想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必须蹲下来,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在撰写习作评语中亦应如此。例如,有位学生在《家庭风波》一作中写到父亲经常外出搓麻将,母亲经常与父亲吵架,她自己对家庭没有一点儿爱,老是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对这样…  相似文献   

7.
正评语是对学生一学期来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健康状况等做出的全面总结和评价。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是考察学生品德行为的一种方式,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多年来,我们习惯了程式化的"评语法":一优点,二缺点,三希望。评语大多内容空洞,千篇一律,反映不出学生的个性,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我认为写好评语要注意以下几点:1.积累素材,真实有效。操行评语是在长期了解和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8.
《河北教育》2007,(12):9-10
看了两位老师的评语,颇有感触。 我先从第二位老师的评语谈起,他的评语是“语言隽永清新,行文结构合理,思想集中而深刻,非常有特色!”这样的评语我相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都不陌生。很多老师用这类评语评了一辈子学生作文,而很多学生的作文也永远都是接受这类的评价。面对这样的评语,不要说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会“有点迷惑”,就是一个高中的学生,乃至我这个拥有二十年教龄的教师,也会迷惑多多。我不知道这样的评语到底能给学生什么指导,学生又能从中获得多少教益!  相似文献   

9.
近两三年,“作文选评”一类书刊,充盈于市,陈列于书店橱窗之中,传阅于青年学生之手。诸如《优秀作文评选》《作文评改》《作文竞赛获奖作品选评》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通观这类“选评”,其内容大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学生的作文、教师的批注和评语。学生作文是经过挑选的,多半是一些佳作。批注及评语,皆出自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语文工作者之手。不论是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写评语的方法也因教师而异。笔者在写学生评语时,发动学生、任课教师齐参与,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评语对学生而言,不是一种外在的评价,而是通过评价达到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评语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操行评语"是一把双刃剑,评好评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千篇一律,大话、套话连篇的评语根本起不了激励、鞭策学生进步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一要熟悉学生、真正了解学生;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称呼亲切、赞扬动情、批评含蓄.只有这样,才能使操行评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每当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总会在心里告诫自 己:不管文章是否情辞兼美,它都是学生用心耕耘的 结果,评价一定要适当,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尽 量让自己的评语起到“皮格马利翁”效应,那样才是 真正有效的批改。所以在写评语时,我总是斟酌再 三,总是以赏识、激励为主,学生也确实能从我的评 语中汲取力量、获得进步。归纳起来,我写的评语主 要有这样几类:  相似文献   

13.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无论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的劳动给予一种肯定的评价。多年来,我试着用多情而火热的评语打动学生,评中含情,评中生情,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既教其如何作文,又教其如何做人,文道结合,相辅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诸环节中,写好评语,做好评估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环。评语写得好,能把学生的写作心态导向想写、要写、也爱写的境地。写好一条评语并不容易,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评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应当具备六个方面的特性: 一、要有针对性。评语如果求其全面,容易造成疵点太多,越评越泄气;或者是评得流于肤浅、枯燥,越评越厌烦。我们认为,所谓针对性一是指抓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点,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二是指注意把本次写作训练的意图是否达成作为评点的焦点和靶子,带着  相似文献   

15.
“操行评语”是一把双刃剑,评好评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千篇一律,大话、套话连篇的评语根本起不了激励、鞭策学生进步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一要熟悉学生、真正了解学生;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称呼亲切、赞扬动情、批评含蓄。只有这样.才能使操行评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评语是一种运用描述性语言,根据教育目标对学生行为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是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带有“主观”色彩的质的分析,是对学生各个人格侧面的一种综合理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给予学生客观准确的评语,必须在素质教育的观念思想引导下进行。一、评语应具备全面性。我们对学生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写给学生的评语也应涉及到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写终结性评语时。全面的评语可以让学生更客观认识自己,积极地自我调节,扬长补短,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的圆满实现。二、评语应具灵活性。评语的灵活性表现在评…  相似文献   

17.
写好用好品德评语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为了提高品德评语的导向功效,近年来广大师生已经作了许多探索和改革,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诸如:1.过程的公开化和民主化品德评语的撰写过程一改以往由班主任一人“闭门造车”,为现在的自评、互评、师评三结合。体现在写品德评语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其中的过程,在学生自己回顾小结、自鉴自评的基础上发挥小组互评的集体优势,最终形成教师评语。“兼听则明”,这样的品评过程充分体现了公开化和民主化。2.文字的谈心式评语的文字风格一改以往枯燥、呆板、千人一面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文教学评价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评 语,是教师对学生创造性劳动所作的书面评价 与指导,是学生发现问题、掌握规律、提高写 作技能的重要帮手,是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功 与快乐体验或情感诉求获得回应的重要途径, 也是语文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但目前 作文教学中,评语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据 笔者抽样调查,87%以上的中学生对教师的评 语不感兴趣,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的 作文评语语言僵化教条,形式机械单调,没有 多少启发意义。而对教师的调查显示,对作文 评语类型掌握甚少是语文教师不能写好作文评 语的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23):33-34
本文先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等相关方面,对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与评价能力的意义进行总结,进而在赏评事物、赏评人物、赏评语言和赏评写法等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徐壮志 《湖南教育》2002,(17):53-53
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的作文批改工作呢?我们不妨采取“师评”、“互评”、“自评”三者有机结合的方法。做到每篇习作有三种分数、三种评语,即师评分、师评语,互评分、互评语,自评分、自评语。要做到这一点,作文批改需分三步走。教师的指导性批阅。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能作精批细改,只能从以下五个方面给出指导性批语:书写,语言,结构,选材,主旨。给出评语后,还应打出师评分。计分也要从五个方面把握标准:书写5%,语句10%,结构20%,选材30%,主题35%。将主观性很强的作文评分尽量客观化。通过这样的指导性批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