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简称MTBDRplus技术)对福州地区耐药结核杆菌的检测效果,并了解该地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特征方法 选取246株临床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以传统罗氏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评价MTBDRplus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检测效果,分析耐药基因突变分布频率结果 与传统罗氏药敏试验相比较,MTBDRplus检测利福平(RIF)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灵敏度分别为91.7%(11/12)和83.3%(15/18),MTBDRplus检测RIF和INH耐药性特异度分别为99.6%(233/234)和95.2%(217/228)。12例rpoB基因存在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中,58.3%rpoB基因S531L突变;26例katG和inhA基因存在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中,57.7%(15/26)katG基因315突变;存在C15T位点突变的菌株仅9.1%(1/11)为INH耐药菌株结论 MTBDRplus技术是一个敏感、特异的快速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在福州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福州市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以rpoB S531L和katG S315T突变型为主。建议谨慎判断结核分枝杆菌inhA基因C15T位点突变引起的INH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龙岩市411例肺结核患者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状况,为当地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5月12日至2019年8月17日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门诊及收住入院并确诊为肺结核的411例患者,其中初治患者312例,复治患者99例。作者对两组患者41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利福平与异烟肼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采用Excel 2003和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11例肺结核患者中,初治患者利福平和异烟肼任一位点突变率[9.3%(29/312)]明显低于复治任一位点突变率[54.5%(54/99)](χ 2=95.483,P<0.05);初治患者同时耐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率(简称“耐两药率”)[2.9%(9/312)]明显低于复治耐两药率[33.3%(33/99)](χ 2=75.944,P<0.05)。利福平和异烟肼任一位点突变率为20.2%(83/411),其中利福平耐药基因ropB的突变率为5.4%(22/411),20例为单一位点突变,2例为双位点突变,以531(C→T)突变频率最高[40.9%(9/22)];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inhA的突变率为4.6%(19/411),其中13例为katG基因突变,6例为inhA基因突变,以315(G→C)突变频率最高[63.2%(12/19)];耐两药率为10.2%(42/411),其中40例为双位点突变,1例为三位点突变,1例是四位点突变,以531(C→T)315(G→C)突变频率最高[47.6%(20/42)]。结论 龙岩市肺结核耐药患者以耐两药为主,复治患者耐两药的情况较初治患者严重,防治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基因芯片和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98例涂阳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具有传统药敏结果和基因芯片结果的484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rpoBkatGinhA基因耐药突变位点及频率,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基因芯片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符合率为93.8%(454/484),对异烟肼的耐药性符合率为89.0%(431/484),对耐多药的符合率为95.5%(462/484)。118株检测到rpoB基因发生突变,优势突变位点为531,占56.8%(67/118);其次突变位点是526,占19.5%(23/118);516突变位点占12.7%(15/118)。97株检测到katGinhA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katG315,占82.5%(80/97),inhA均为-15突变类型,占14.4%(14/97)。结论 基因芯片法与比例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成为筛查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是否耐药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二代线性探针技术(GenoType MTBDRplus VER 2.0,简称“GenoType 2.0”)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中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共6315份,纳入涂阳、培阳且经菌群鉴定为MTB的349 株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比例法药敏试验”)和GenoType 2.0检测菌株对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性;并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GenoType 2.0的检测效能。结果 GenoType 2.0、比例法药敏试验和GenoType 2.0+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349株MTB菌株对利福平敏感、单耐、耐利福平+异烟肼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86.53%(302/349)、87.97%(307/349)、86.25%(301/349),2.58%(9/349)、2.29%(8/349)、2.29%(8/349),10.89%(38/349)、9.74%(34/349)、11.46%(40/349),前者与后两者及后两者对敏感、单耐、耐利福平+异烟肼菌株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22,P=0.851;χ2=0.112,P=0.946;χ2=0.546,P=0.761);对异烟肼敏感、单耐、耐利福平+异烟肼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9.94%(279/349)、80.23%(280/349)、79.65%(278/349),9.17%(32/349)、9.46%(33/349)、9.46%(33/349),10.89%(38/349)、10.32%(36/349)、10.89%(38/349),前者与后两者及后两者对敏感、单耐、耐利福平+异烟肼菌株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965;χ2=0.017,P=0.991;χ2=0.061,P=0.970)。以比例法药敏试验为参考标准,GenoType 2.0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91.67%(44/48)和95.89%(70/73)、99.00%(298/301)和100.00%(276/276)、97.99%(342/349)和99.14%(346/349)、0.91和0.97。结论 GenoType 2.0对于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加上其检测周期较短,可以满足临床对结核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耐多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分枝杆菌(MTB)katGinh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对丙硫异烟胺(PTH)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32例MDR-TB或X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临床分离株均培养阳性且鉴定为MTB,具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左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及PTH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同时具有katGinhA突变检测结果。分析MTB临床分离株katGinhA突变特征及对PTH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132株临床分离菌株中MDR-MTB有89株(67.4%)、前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pre-XDR-MTB)有26株(19.7%)、XDR-MTB有17株(12.9%)。菌株对PTH的总耐药率为22.7%(30/132),在MDR-MTB、pre-XDR-MTB、XDR-MTB中分别为11.2%(10/89)、30.8%(8/26)、70.6%(12/17)。XDR-MTB对PTH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DR-MTB(χ 2=30.57,P<0.01)和pre-XDR-MTB(χ 2=6.55,P<0.05)。inhA突变率(合并及不合并katG突变)在MDR-MTB、pre-XDR-MTB、XDR-MTB中分别为19.1%(17/89)、23.1%(6/26)、17.6%(3/17)。在MDR-MTB、pre-XDR-MTB、XDR-MTB的PTH耐药株中,只有5/10、4/8、3/12发生inhA基因突变。 结论 从MDR-MTB到XDR-MTB临床分离株,对PTH的耐药率明显增加,inhA基因突变率下降,inhA突变可能不是XDR-MTB对PTH耐药的主要原因,未检测到inhA突变的菌株并不一定对PTH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及成簇特征,为宜昌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宜昌地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经基因芯片检测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痰标本,接种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后,得到的3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选择国际通用的24位点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及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IRU-VNTR)进行分子分型,用Hunter-Gaston指数(HGI)和遗传差异值(h)对MIRU位点的分辨率和差异性进行评价;运用BioNumerics 5.0软件对VNTR-MIRU结果进行成簇性分析,根据近期传播率公式计算其近期传播率;367株菌株分离来自367例患者,细分为初治患者321例、复治患者46例后分别进行成簇率统计,初复治患者的成簇率比较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67株结核分枝杆菌24位点VNTR-MIRU分型结果显示,其总的分辨率HGI值为0.999,其中遗传多样性最高的位点为QUB11b,其h值为0.79;遗传多样性最低的位点为MIRU24,其h值为0.03。分析时发现基因型呈明显的多态性,总共有324个基因型。成簇性分析发现,其中90株菌株形成39个簇,成簇率为24.52%(90/367),近期传播率为13.90%(51/367);复治患者菌株成簇率为21.74%(10/46),初治患者菌株成簇率为24.92%(80/321),两者成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20,P=0.639)。结论 宜昌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近期传播率较低,且成簇率与初复治无关,提示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以内燃复发为主,也存在小范围内的流行,在结核防控方面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福建省耐多药(Multi-drug resistant, MDR)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的gyrA基因突变特征,为FQs耐药菌株的快速分子药敏检测提供基础科学数据。方法 收集来自福建省2010-2011年和2008-2009年耐药监测点的所有MDR Mtb临床菌株,采用常规比例法进行FQs敏感性试验。PCR扩增包含gyrA耐药决定区的基因片段,测序后比对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MDR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119株,经常规药敏试验,氧氟沙星(Ofloxacin,Ofx)的耐药率为26.89%,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耐药率为25.21%,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耐药率为11.76%。FQs敏感株gyrA基因未检测到突变。gyrA基因在Ofx耐药菌株的突变率为84.38%(27/32),Lfx耐药菌株的突变率为83.33%(25/30), Mfx耐药菌株的突变率为92.86%(13/14)。gyrA基因突变为点突变,共发现有5种突变类型,以Asp94Gly,Asp94Asn和Ala90Val为主。结论 福建省MDR-Mtb对FQs耐药的主要原因是gyrA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位于第94位,第90位和第91位密码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浙江省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对65株临床分离菌株rpoB基因509-631位点分别进行PCR-SSCP检测和DNA序列测定,观察不同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的规律。结果耐利福平分离株96.4%(27/28)存在rpoB基因突变,其中526位突变率64.3%(18/28),513位突变率21.4%(6/28),531位突变率7.1%(2/28),529位突变率3.6%(1/28);耐其他抗结核药18.5%(5/27)存在rpoB基因突变,突变位点具有随机性。所有敏感菌株均无突变。结论rpoB基因突变与利福平耐药密切相关,浙江省rpoB基因突变主要以526位突变为主,其次为513位,两者占总数的86%(24/28),而耐其他抗结核药菌株也存在rpoB基因的突变,但没有明显规律,且均对利福平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的环丝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从基因水平进行环丝氨酸耐药机制的研究,为环丝氨酸的快速耐药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在96孔板中对140株MDR-TB和37株敏感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进行环丝氨酸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环丝氨酸耐药及敏感的菌株,再对Ald、Alr、ddlA基因进行突变位点及基因表达量的分析。结果 MDR-TB对环丝氨酸的耐药率仅为4.28%,初步将MIC≥32 μg/mL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判定为对环丝氨酸耐药;Ald、Alr、ddlA基因位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环丝氨酸耐药无明显相关性,环丝氨酸耐药菌株在Alr基因位点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菌株。结论 目前临床的MDR-TB患者对环丝氨酸的耐药率较低,使用环丝氨酸治疗MDR-TB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尚未发现明确的环丝氨酸耐药突变位点,但Alr基因的过表达与MTB环丝氨酸耐药高度相关,可能是其耐药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根据黑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差异区域105(RD105)缺失基因检测与北京基因型菌株的相关性分析,了解黑龙江省五常市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特征及传播特征,为该地区控制结核病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 对黑龙江省五常市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所登记并培养阳性的121例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性,用RD105缺失基因检测和7个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进行分子分型, 计算耐药率、Hunter-Gaston指数(Hunter-Gaston Index,HGI)、成簇率,分析结核分枝杆菌DNA多态性及北京基因型菌株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在黑龙江省五常市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通过RD105缺失基因检测,其结果显示有101株为北京基因型菌株,占83.5 %.(101/121),其余20株为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占16.5%(20/121)。121株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8%(7/121)、3.3% (4/121) 、 5.0%(6/121)、15.7%(19/121);其中北京基因型菌株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0%(5/101)、3.0% (3/101)、5.9%(6/101)、17.8%(18/101),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0.0%(2/20)、 5.0% (1/20) 、 5.0%(1/20)、未检出对乙胺丁醇耐药0.0%(0/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090,P=0.296)。121株菌株中耐多药率为2.5%(3/121),其中2株为北京家族基因型,1株为非北京基因型;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耐多药率分别为2.0%(2/101)和5.0%(1/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531,P=0.460)。进一步使用7位点VNTR分型技术检测,结果显示121株菌株可分为17个基因簇和64个独立的基因型;每个簇包括2~14株临床分离株,最大的簇由14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构成,所占比较高为11.6%(14/121);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成簇菌株57株,成簇率为 47.1%(57/121)。近期感染率最小估计值为33.1%(40/121)。7位点VNTR检测结果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各位点的HGI值为0.513~0.786;经聚类分析,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可分为3个大的基因群(Ⅰ群、Ⅱ群、Ⅲ群),81个基因型。分别为:Ⅰ群占14.9%(18/121),含15 个基因型;Ⅱ群占76.9%(93/121),含59个基因型,Ⅲ群占8.2%(10/121),含7个基因型。结论 北京基因型为黑龙江省五常市主要流行株,且该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呈明显的基因多态性。耐药菌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所占比率较高,要加强对耐药优势菌群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1.
奚莹  石莲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6):659-662
回顾性调查沈阳市胸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住院诊治的痰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499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耐药检测结果,其中初治患者235例(初治组)、复治患者264例(复治组)。采用绝对浓度法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对11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总耐药率为50.70%(253/499),初治组[29.79%(70/235)]低于复治组[69.32%(183/264)](χ 2=79.32,P<0.01);单耐药率为14.83%(74/499),初、复治组[分别为14.04%(33/235)和15.53%(41/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2,P=0.641);多耐药率为12.63%(63/499),初治组[2.98%(7/235)]低于复治组[21.21%(56/264)](χ 2=37.47,P<0.01);耐多药率为23.25%(116/499),初治组[(12.77%(30/235)]低于复治组[32.58%(86/264)](χ 2=27.35,P<0.01);广泛耐药率为3.01%(15/499),初治组[0.85%(2/235)]低于复治组[4.92%(13/264)](χ 2=7.08,P=0.008);利福平耐药率为29.26%(146/499),初治组[15.74%(37/235)]低于复治组[41.29%(109/264)](χ 2=39.19,P<0.01)。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制定合理有效的耐药肺结核治疗方案,可为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及耐药结核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检测的结果。 方法 搜集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喀什地区11个市(县)根据《WS 288—2017 肺结核诊断》确诊的1307例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及患者信息,利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和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进行耐药性检测,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治疗史、不同地区患者对两种药品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1307例患者中,利福平耐药198例,耐药率为15.15%;异烟肼耐药151例,耐药率为11.55%;耐多药63例,耐多药率为4.82%。男性与女性患者利福平耐药率[15.71%(110/700)和14.57%(88/604)]、异烟肼耐药率[10.71%(75/700)和12.42%(75/604)]和耐多药率[4.57%(32/700)和5.13%(31/6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0,P=0.566;χ2=0.924,P=0.337;χ2=0.222,P=0.638)。初治和复治患者利福平耐药率[15.46%(160/1035)和16.32%(31/190)]、异烟肼耐药率[11.30%(117/1035)和14.74%(28/190)]和耐多药率[4.73%(49/1035)和6.32%(12/1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765;χ2=1.812,P=0.178;χ2=0.849,P=0.357)。60~70岁年龄组耐多药率最高(6.12%,21/343);30~40岁年龄组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率均最高,分别为21.32%(29/136)和14.71%(20/136)。喀什地区11个市(县)中,喀什市耐多药率(10.59%,9/85)、利福平耐药率(25.88%,22/85)和异烟肼耐药率(28.24%,24/85)均为最高。 结论 喀什地区耐药结核病状况较为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筛查力度,及时发现耐药结核病患者,并制订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检测的结果。 方法 搜集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喀什地区11个市(县)根据《WS 288—2017 肺结核诊断》确诊的1307例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及患者信息,利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和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进行耐药性检测,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治疗史、不同地区患者对两种药品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1307例患者中,利福平耐药198例,耐药率为15.15%;异烟肼耐药151例,耐药率为11.55%;耐多药63例,耐多药率为4.82%。男性与女性患者利福平耐药率[15.71%(110/700)和14.57%(88/604)]、异烟肼耐药率[10.71%(75/700)和12.42%(75/604)]和耐多药率[4.57%(32/700)和5.13%(31/6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0,P=0.566;χ2=0.924,P=0.337;χ2=0.222,P=0.638)。初治和复治患者利福平耐药率[15.46%(160/1035)和16.32%(31/190)]、异烟肼耐药率[11.30%(117/1035)和14.74%(28/190)]和耐多药率[4.73%(49/1035)和6.32%(12/1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765;χ2=1.812,P=0.178;χ2=0.849,P=0.357)。60~70岁年龄组耐多药率最高(6.12%,21/343);30~40岁年龄组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率均最高,分别为21.32%(29/136)和14.71%(20/136)。喀什地区11个市(县)中,喀什市耐多药率(10.59%,9/85)、利福平耐药率(25.88%,22/85)和异烟肼耐药率(28.24%,24/85)均为最高。 结论 喀什地区耐药结核病状况较为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筛查力度,及时发现耐药结核病患者,并制订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儿童结核病的耐药现况,发现儿童耐多药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2017年1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8岁的结核病患者314例,男178例,女136例,年龄1~18岁,中位年龄(四分位数)[M(Q1,Q3)]为17(15,18)岁,初治253例,复治61例。分析314例患者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的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314例患者的MTB临床分离株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27.1%(85/314)、20.9%(53/253)和52.5%(32/61),复治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耐药率(χ2=24.771,P=0.000);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4/314)、6.3%(16/253)和29.5%(18/61),复治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耐多药率(χ2=27.360,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复治(OR=5.671,95%CI=2.228~14.435,P=0.000)、14~18岁年龄组(OR=2.235,95%CI=1.568~3.562,P=0.032)、并发营养不良(OR=1.908,95%CI=1.337~2.447, P=0.034)、吸烟(OR=1.225,95%CI=1.013~2.740,P=0.046)是儿童患者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结核病耐药现状严峻,复治、14~18岁年龄组、并发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是儿童患者发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结核病的耐药现况,发现儿童耐多药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2017年1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8岁的结核病患者314例,男178例,女136例,年龄1~18岁,中位年龄(四分位数)[M(Q1,Q3)]为17(15,18)岁,初治253例,复治61例。分析314例患者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的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314例患者的MTB临床分离株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27.1%(85/314)、20.9%(53/253)和52.5%(32/61),复治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耐药率(χ2=24.771,P=0.000);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4/314)、6.3%(16/253)和29.5%(18/61),复治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耐多药率(χ2=27.360,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复治(OR=5.671,95%CI=2.228~14.435,P=0.000)、14~18岁年龄组(OR=2.235,95%CI=1.568~3.562,P=0.032)、并发营养不良(OR=1.908,95%CI=1.337~2.447, P=0.034)、吸烟(OR=1.225,95%CI=1.013~2.740,P=0.046)是儿童患者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结核病耐药现状严峻,复治、14~18岁年龄组、并发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是儿童患者发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上海市结核病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7年上海市新登记肺结核患者34 165例,其中9746株培阳分枝杆菌菌株由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送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菌群鉴定和固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排除1377株(14.13%)非结核分枝杆菌、307株(3.15%)无药敏试验结果、63株(0.65%)15岁以下患者的菌株、556株(5.70%)登记号缺失或重复的菌株,最终纳入7443株(76.37%)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分析。利用SAS 9.4软件分析上海市结核病耐药特征,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当理论频数<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双侧P值;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进行趋势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耐药结核病与耐多药结核病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3—2017年上海市结核病总耐药率、耐多药率和多耐药率分别为21.03% (1565/7443)、4.98% (371/7443)和4.16% (310/7443),其中前两者呈现下降趋势( χ 趋势 2 =15.685,P=0.004; χ 趋势 2 =6.554,P=0.011)。上海市2013—2017年结核病患者对任意耐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总耐药率分别为6.01% (447/7443),11.41% (849/7443),15.75% (1172/7443)和4.61% (343/7443),4种药物的总耐药率均有下降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趋势 2 =7.777, P=0.005; χ 趋势 2 =7.221, P=0.007; χ 趋势 2 =9.260, P=0.002; χ 趋势 2 =20.562, P=0.000)。结核病患者对单耐药、耐2种、耐3种、耐4种药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1.88% (884/7443)、4.25% (316/7443)、2.22% (165/7443)、2.69% (200/74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5岁患者发生耐药与耐多药结核病的风险较低(β=-0.543,Wald χ 2=23.036,P<0.001,OR=0.581,95%CI:0.466~0.725;β=-0.797,Wald χ 2=11.538,P=0.001,OR=0.451,95%CI:0.285~0.714),复治患者发生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的风险较高(β=0.904,Wald χ 2=93.722,P<0.001,OR=2.469,95%CI:2.056~2.964;β=1.636,Wald χ 2=153.545,P<0.001,OR=5.135,95%CI:3.964~6.652)。结论 上海市结核病的耐药情况处于较低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耐药与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风险在≥65岁患者中较低,在复治患者中较高。  相似文献   

17.
周爽  陈楠  朱坤  姜慧  杨磊  杜建 《中国防痨杂志》2021,43(4):398-40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结核病患者借助互联网诊疗平台进行复诊的就诊体验。方法 对2020年2—6月曾参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线上问诊咨询,且完成互联网诊疗及药品寄送全流程的131例符合复诊标准的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127/131)。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评分法评价调查对象满意度,并对其诊前、诊中、诊后3个维度的就诊体验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满意度为93.7%(119/127),其中,>45岁、环京地区和其他地区、患病时长≥6个月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7.3%(36/37)、95.9%(94/98)、95.1%(98/103)]明显高于<30岁、北京地区、患病时长<6个月者[分别为90.0%(45/50)、86.2%(25/29)、87.5%(2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50, P=0.004;χ2=3.243,P=0.008;χ2=3.233,P=0.008)。“主诊医生推荐”是其他地区患者主要信息获取途径[54.7%(35/64)],而北京地区“前往医院“获知的比率[44.8%(13/29)]明显高于其他地区[1.6%(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15, P<0.01);“疫情原因不能外出”[81.1%(103/127)]是选择互联网诊疗的主要原因,且其他地区调查对象的选择比率[87.5%(56/64)]明显高于北京地区 [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0, P=0.042);而北京地区调查对象选择“门诊挂不上号”的比率[51.7%(15/29)]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调查对象[18.8%(1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4, P=0.005);48.8%(62/127)的调查对象在就诊前“没有顾虑”,但环京地区对于“担心网上问诊医生对患者病情把控不准确”的顾虑[50.0%(17/34)]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5.0%(1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7,P=0.036)。78.0%(99/127)的调查对象认为互联网诊疗“降低了外出带来的感染风险”,未来希望通过互联网诊疗主要解决“复诊咨询”[55.9%(71/127)]及“远程开药和寄药”[57.5%(73/127)],且45岁以上者对于“降低了外出带来的风险”的期望值[62.2%(23/37)]明显低于30岁以下者[84.0%(42/50)],对于“复诊咨询”的期望值[73.0%(27/37)]明显高于30岁以下者[50.0%(2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88, P=0.023;χ2=6.226, P=0.044);但仅有26.0%(33/127)的调查对象在疫情后“会优先选择网上诊疗”。结论 调查对象对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的满意度高,但其选择意愿受疫情影响较大,互联网诊疗常态化运行需要寻找新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青海省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青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现状与特征,并获得青南地区耐药谱,为预防和控制青南地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青南地区(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2018—2019年全部518例病原学阳性患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培养阳性菌株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种鉴定,最终经菌种鉴定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为154株。对上述菌株进行6种常用抗结核药品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试验,并对上述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37.01%(57/154),单耐药率为23.38%(36/154),多耐药率为3.25%(5/154),耐多药率为10.39%(16/154),利福平耐药率为18.18%(28/154)。复治患者总耐药率为64.52%(20/31),耐多药率为35.48%(11/31),利福平耐药率为38.71%(12/31),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分别为30.08%(37/123)、4.07%(5/123)、13.01%(16/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0,P<0.05;χ2=11.68,P<0.01;χ2=24.07,P<0.01)。男性总耐药率为37.89%(36/95),高于女性的35.59%(2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0,P<0.01);45~<60岁年龄组总耐药率为50.00%(7/14),高于<45岁年龄组[37.50%(48/128)]和≥60岁年龄组[16.6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1,P<0.01);学生总耐药率为47.22%(17/36),高于农民[34.38%(11/32)]、牧民[33.93%(19/56)]、其他职业[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17,P<0.01)。结论 青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6种常用抗结核药品的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中青年、学校、农牧民等重点人群的耐药性监测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青海省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青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现状与特征,并获得青南地区耐药谱,为预防和控制青南地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青南地区(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2018—2019年全部518例病原学阳性患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培养阳性菌株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种鉴定,最终经菌种鉴定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为154株。对上述菌株进行6种常用抗结核药品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试验,并对上述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37.01%(57/154),单耐药率为23.38%(36/154),多耐药率为3.25%(5/154),耐多药率为10.39%(16/154),利福平耐药率为18.18%(28/154)。复治患者总耐药率为64.52%(20/31),耐多药率为35.48%(11/31),利福平耐药率为38.71%(12/31),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分别为30.08%(37/123)、4.07%(5/123)、13.01%(16/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0,P<0.05;χ2=11.68,P<0.01;χ2=24.07,P<0.01)。男性总耐药率为37.89%(36/95),高于女性的35.59%(2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0,P<0.01);45~<60岁年龄组总耐药率为50.00%(7/14),高于<45岁年龄组[37.50%(48/128)]和≥60岁年龄组[16.6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1,P<0.01);学生总耐药率为47.22%(17/36),高于农民[34.38%(11/32)]、牧民[33.93%(19/56)]、其他职业[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17,P<0.01)。结论 青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6种常用抗结核药品的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中青年、学校、农牧民等重点人群的耐药性监测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