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服装 CAD)领域内,用计算机来进行时装款式、纹样及色彩设计并建立服装图形(款式、纹样及色彩)库是服装工美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当前服装工业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立足于服装设计艺术的角度,介绍了 VAX Station 3100超级微机在VMS-windows 操作系统下为服装设计提供的环境及工具,提出并总结了服装款式及纹样设计艺术在该环境下的通用方法——VMS-P 法;并直接利用该环境下的命令给出了建立服装图形(款式效果图及面料花纹图)库的简捷途径。篇末以通用微机在服装上的应用为出发点,将 VMS-P法与手工服装设计法及美国格佰公司的 GCD 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地域环境下毛衫的图案特点以及原有毛衫款式图案设计的单调性,以北欧地域文化为背景,探究北欧风格毛衫图案的种类、色彩,分析图案纹样及其在毛衫应用上的特点,归纳北欧风格图案在毛衫设计中的基本应用形式与特征,并引用范例加以说明.图案纹样在毛衫设计中的巧妙运用能凸显毛衫本身的鲜明特点,体现毛衫的艺术性,增添其审美趣味性,丰富了毛衫的设计思路,为毛衫图案设计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晚清民国初是中国纺织服装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近代纺织品纹样的演进具有如下特点:(1)中国近代中西文明撞击交融的特定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纺织品纹样的演化进程;(2)传统纺织品纹样进一步风格化和程式化,广义的吉祥纹样成了唯一的主题;(3)纺织品纹样中的外来因素趋增,甚至出现了外来纹样的直接运用;(4)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造成条格纹样的盛行且成为当时的基本纹样。近代纺织品纹样既有繁琐拼凑之弊又有融蓄中西之长。  相似文献   

4.
解析服装的中国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中国传统服饰上的”中国元素”——材料、造型、色彩、图案、款式及工艺;阐述了中国元素的发展:指出通过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将本民族服饰与外民族服饰相交融.带有中国元素的服饰一定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方T型舞台上,洋溢中国精神的服饰必定会造就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服装大师。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中国与日本之间染织文化交流的历程和中国传统染织纹样的发展,分析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染织纹样的影响,以及日本传统染织纹样异于中国的特点和日本风格的形成。作者认为:1.日本传统染织纹样在母题、形式、内涵和名称诸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极大;2.这种影响以唐代和宋元为甚,明代以后日本逐渐自成一家;3.被称为“和样意匠”的日本风染织纹样表现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性和审美情趣,特别是日本人对色彩的特殊感觉和嗜好;4.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日本在印染方面的成就高于织绣纹样方面的成就,中国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服装衣料具有审美性,通过服装得以表现,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影响美观性的主要因素是衣料的质感、色彩、图案纹样等。一衣料的质感衣料的质感是指衣料的某些外观和触觉的特性,外观如色泽、鲜艳度、匀染性、光泽、布面平整度、条干纹路、光洁度等;触觉如光滑、粗糙;滑糯、挺刮;滑爽、粗涩;活泼、呆滞;刚硬、柔软;蓬松、板结;厚实、单薄;丰满、疏松;暖和、凉爽等。丝(型)织物、毛(型)织物、麻(型)织物与棉(型)织物各有不同的质感。一般人们对服装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结合史实,就服装款式所呈现出的古典和浪漫风格进行美学分析.得出了服装款式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即从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从实用层面发展、升华到文化观念体现和审美境界追求的层面.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服饰造型元素大量地融合于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之中。时下最时髦的一种服装风格,便是在西方风格的衣服设计中加入一到两种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这种组合往往会产生惊艳之美。现在的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不再是古老、死板的象征,而是等同于自然、朴实、亲切,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其次,从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款式;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部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传统衣饰元素;云肩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就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时,一般首先注意色彩。一种纺织品如果只有完善合理的图案花纹,没有美丽悦目的色彩,这个纺织品就不会被人们所选中。我国有句俗语,“远看色彩近看花”,就说明了织品色彩的重要性。色彩是受时间、地区的不同而  相似文献   

10.
刘春暖  徐青青 《科技信息》2009,(34):I0383-I0384
不同的服装面料有其特殊的物理属性,由于原材料组织结构和构造方式不同,表面肌理纹样和花色图案不同,材质的反光力、着色力就有了程度上的不同,不同的色彩在服装材质上就各具特性,即使是相同的色彩也会有不同的感觉。这种复杂微妙的变化会影响到色彩的表情以及各自独特的材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欧陆风格”是一系列具有民族性和国际化的西方建筑与陈设风格,它的意义境域是广泛丰富的。其实质是西方的设计传统,包含有法国、古希腊、罗马、德国、瑞典等多个民族的创造。“欧陆风格”之所以在国内流行,是以它多元化的形式、活泼的意义境域,体现出对大众的人文关怀,并吻合当今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方图式的形式审美观念的传入,传统文入画的形式美附庸于内容美的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从高剑父、高奇峰“岭南画派”的折衷中西开始,到徐悲鸿、林风眠等各不相同的中西融合,再到吴冠中等人对形式美的推崇,开创了文人画形式美的新传统。通过对文人画形式美发展脉络的再梳理,可以认为在西学东渐时代背景中,形式美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意识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3.
分别分析了中、西方服装服饰的风格和精神,从中华民族服装的渊源和西方服装的内涵及文化根源说起,逐一阐述中、西方服饰文化不同的原因为美学的审美取向不同,政治、经济、技术、生活方式、活动场所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笔墨形式和创作模式.继承与创新、扬弃与借鉴是发展中国画艺术的一个基本态度.研究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符号程式,分析西方现代构成的原理,突破界限,变通的并融合西方现代构成法则,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国画的艺术语言.运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材料、新工艺,使中国画的创作在传统的形式上有新的发展,呈现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园林基本上是感性的、写意的,强调自然、野趣、情感、想象,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西方园林则基本上是理性的、写实的,强调人工、图形、秩序、规律,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明晰、精确、严谨的科学范畴。分析比较中西园林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射日神话十分丰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射日神话在具体的表达方式和细节上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些特征通过神话母题得以展现。本文拟从母题的角度,对少数民族67篇射日神话的类型特征及分布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风格分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差异化战略以及特定资产类别的超额收益促使投资基金在募集时就约定投资风格,但投资基金有可能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违背事先约定的投资风格.据此,在投资风格分类中引入了聚类分析方法,并同时采用晨星风格箱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风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基金违背了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同时又结合了我国传统音乐特点与语言习惯,这一体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是随着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队伍的形成而逐渐兴起的。青主的《大江东去》是我国早期优秀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体现了早期中西音乐交融之后所产生出的新音乐的艺术特征。他的成功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实践经验,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西结合"是现代艺术家们不懈探索的艺术发展方向。潘玉良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坚持"融中西画于一治"。她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元素,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以潘玉良三个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形成为线索,阐释了其中西结合艺术风格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