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志宏  刘健  管忍  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0):1057-1060,I0006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吗啡组20例,手术结束使用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CA)泵(负荷剂量0.05mg/kg,冲击剂量1mg,锁定时间10m in,背景剂量为0);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20例,手术结束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同时使用吗啡PCA泵,设置同吗啡组,术后12、24、36 h分次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氯诺昔康预给药组20例,手术开始前30m 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手术结束时使用吗啡PCA泵,设置同吗啡组,术后12、24、36 h分次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记录各组术后4、8、12、24和48 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分别随机抽取三组各6例患者,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2、6、12、24 h的静脉血2 m l,测定血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浓度。结果:术后至术后48 h,三组患者静息VAS无统计学意义。各时段吗啡总用量:吗啡组均高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而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又高于氯诺昔康预给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患者相似。三组患者术前IL-6、IL-10几乎测不到,术后2 h,三组患者血浆IL-10均达峰值,但吗啡组明显低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术后6 h,三组患者IL-6达峰值,其中吗啡组明显高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12 h吗啡组仍明显高于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结论:术前预给予氯诺昔康可明显减少上腹部术后镇痛的吗啡用量,并减轻术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氯诺昔康与曲马多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在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对照实验,将骨折术后疼痛患者1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7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给予氯诺昔康16mg肌注,对照组给予曲马多100mg肌注,采用感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给药8h内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给药8h内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0%,12.82%(P〈0.05)。结论氯诺昔康治疗骨折术后疼痛与曲马多相比较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可作为术后镇痛的一种新型高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89例择期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L组(n=30),M组(n=30)和T组(n=29),接受PCA治疗.L组使用氯诺昔康(1 mg/次,总量32 mg/24 h),M组使用吗啡(1.25mg/次,总量40mg/24 h),T组使用曲马多(12.5 mg/次,总量400mg/24 h).结果氯诺昔康组与吗啡及曲马多组的疼痛缓解评分总和(TOTPAR)分别为15.2±3.9,16.4±3.5和15.9±4.4(P>0.05),疼痛程度差值总和(SPID)分别为10.3±3.1,9.0±2.0和9.2±4 7(P>0.05).氯诺昔康组的胃肠道副作用低于吗啡和曲马多组,三组分别为3例(10.0%),8例(26.7%)和5例(17.2%).结论氯诺昔康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PCA的效应与吗啡和曲马多接近,可引起轻度的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口服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效应性及安全性.方法:37例骨科下肢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LM组和M组接受治疗.LM组口服氯诺昔康联合吗啡,M组单用吗啡.结果:LM组和M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无明显差异.LM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M组.结论:口服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敏  杨进辉  翟中云 《广东医学》2007,28(4):595-596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常规监护.术毕前连接静脉PCA泵.PCA配方为:氯诺昔康1组、2组(L1组、L2组)分别为氯诺昔康48 mg,64 mg;曲马多组(T组)为曲马多800 mg;芬太尼组(F组)为芬太尼0.8 mg.负荷量分别为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曲马多100 mg和芬太尼0.1 mg.采用VAS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Ramsay法评定镇静程度;观察副作用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 L1组术后6,18,24 h VAS评分较其他3组为高(P<0.05或P<0.01)其他3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T组Ramsay评分高于其他3组(P<0.05);F组有1例发生呼吸抑制;患者满意度以L2组最高,L1组最低.结论 氯诺昔康可安全用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在剂量足够的情况下,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术后镇痛中氯诺昔康对吗啡用量节俭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Ⅱ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18~63岁、择期硬膜外腔阻滞下骨科手术结束时,随机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或生理盐水2ml,12h后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或生理盐水2ml,同时采用吗啡进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观察术后吗啡的用量、病人自控镇痛(PCA)总次数、术后2、4、8、12和24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不良反应和病人对镇痛的满意度以及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和生命体征.结果 共完成120例,其中采用氯诺昔康68例,安慰剂52例.与安慰剂组相比,氯诺昔康组术后12h和24h吗啡用量减少(分别平均减少38.8%和43.7%),术后12h和24h PCA总次数降低(P<0.05),术后4、8、12和24hVAS评分降低,术后24h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而有关不良反应和化验结果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手术后静脉给予氯诺昔康8mg,bid可安全地减少术后吗啡用量,提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与芬太尼、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烧伤择期手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 3组 ,各组 2 0例 :A组芬太尼 1mg ;B组曲马多10 0 0mg ;C组氯诺昔康 2 4mg ;3组均加生理盐水至总量 10 0ml,所有患者均不用首次剂量 ,在术后持续静脉输注 (2ml/h)。行 4、8、12、2 4小时及换药时疼痛评分 ;4 8小时总体评分 ;镇静评分 ;恶心、呕吐、尿潴留评分 ;并观察呼吸循环抑制情况。结果 镇痛效果 :1mg芬太尼 >2 4mg氯诺昔康 >10 0 0mg曲马多 ;4 8小时总体评分 :10 0 0mg曲马多 >1mg芬太尼 >2 4mg氯诺昔康 ;镇静评分 :1mg芬太尼 >10 0 0mg曲马多 >2 4mg氯诺昔康 ;恶心呕吐评分 :10 0 0mg曲马多 >1mg芬太尼 >2 4mg氯诺昔康。结论 氯诺昔康可替代芬太尼、曲马多 ,用于烧伤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在口腔颌面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6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30例。L组:氯诺昔康32mg+曲马多400mg+氟哌利多5mg;T组:曲马多800mg+氟哌利多5mg,均以生理盐水配置100ml药袋,给予负荷剂量4ml后连接ACE Medical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PCA)。术后行2、8、20、44 h VAS评分,并对有效按压次数、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两组VAS评分、有效按压次数、用药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L组。结论:氯诺昔康与曲马多联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术后镇痛与曲马多单独应用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平衡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胃癌根治术后氯诺昔康联合曲马多的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IA)时曲马多及氯诺昔康联合曲马多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40 例静脉全麻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 例.I组病人术后以曲马多行PCIA;Ⅱ组在麻醉前和关腹时各静脉推注氯诺昔康8 mg,术后以曲马多行PCIA.对每例病人进行术后随访,观察4、8、12、24、48 h和72 h时点病人的循环、呼吸生理指标及电子镇痛泵运行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判定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均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在相同时间段内两组组间VAS和BC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行PCIA期间,术后72 h内曲马多静脉用药量I组为(436.2±8.1)mg ,Ⅱ组为(411.7±8.4)mg,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Ⅱ组病人各时点对PCA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I组(P <0.01).结论 超前应用氯诺昔康对曲马多术后镇痛具有协同作用,减少单纯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和曲马多对颌面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氯诺昔康组,Ⅱ组(n=20)曲马多组,均采用澳美电子镇痛泵PCA,其内设置和控制的参数有:(1)持续剂量:2ml/h;(2)锁定时间:20min;(3)PCA剂量:1ml。分别于术后12h、24h、36h、48h随访观察镇痛效果(VAS法)、镇静程度(Ramsay评分)、按压次数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昏等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VAS评分分别为2.1±1.6和2.5±1.7(P>0.05),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氯诺昔康组术后恶心例数为2例,曲马多为8例(P<0.01);呕吐例数分别为1例和4例。结论:氯诺昔康和曲马多均可于颌面部病人术后镇痛,而氯诺昔康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轻,是颌面部手术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后镇痛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SP)的影响。方法拟于全麻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9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地佐辛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组(C组)。3组分别于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镇痛泵中的镇痛液5 ml作为负荷量,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静脉接PCA泵泵入。镇痛液配制:A组为地佐辛0.5 mg/kg,B组为芬太尼10μg/kg,C组为地佐辛0.25 mg/kg+芬太尼5μgkg,各组泵中均加入昂丹司琼8 mg及生理盐水总共配制成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VAS评分法和Ramsay评分法分别于术后2、6、12、24及48 h评价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测定麻醉前及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SP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2 h比较,3组术后24、48 h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后2、6、12、24 h Ramsay评分明显较高(P<0.05)。与麻醉前比较,3组患者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PS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SP浓度明显降低(P<0.05);A、B 2组各时点5-HT和S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发生率明显较低(A组16.7%,B组26.7%,C组6.7%,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抑制术后5-HT和SP浓度的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梁娜  王白云  罗红菱  王永东 《吉林医学》2011,(10):1935-193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例60例,随机分成K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和F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K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F组静脉推注0.9 NaCl溶液4 ml,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2、6、12和24 h两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24 h两组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K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24 h 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更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持续低剂量输注对腰椎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42名,年龄28∽65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组(试验组)。舒芬太尼累计用量,Ramsay评分,术后1、4、8、12、24 h两组自觉伤口疼痛的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但试验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而Ramsay镇静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各减少20.0%和26.7%。试验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舒芬太尼用于腰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吴水良  曾存江  叶小林 《西部医学》2014,(12):1670-1672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1~2级.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曲马多组(B组)和布托啡诺联合曲马多组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式,术后均采用一次性镇痛泵静脉镇痛.镇痛泵药物:A组给予布托啡诺0.08mg/ml,B组给予曲马多10mg/ml,C组给予布托啡诺0.04mg/ml+曲马多5mg/ml.分别记录3组术后12、24及48小时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以及48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24及48小时镇静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过度镇静;A组术后48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且B组为36.67%,C组为2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静脉镇痛,可在镇痛效果不变的前提下,分别减少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氯诺昔康预防性术中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方法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氯诺昔康组)、B组(舒芬太尼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4、8、24h进行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等副作用。结果术后1—4h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各时间点明显低于C组(P〈0.01)。镇静评分术后各时间点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预防性术中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2例,全部患者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B组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C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对3组患者术后2、4、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3组患者术后24 h内单次自控镇痛(PCA)平均按压次数及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术后2、4、8 h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且C组患者术后2、4 h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2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而术后4、8、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PCA平均按压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5),而C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PCA平均按压次数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开胸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较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使用剂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75例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舒芬太尼50μg+曲马多500 mg;B组:舒芬太尼100μg+曲马多500 mg;C组:舒芬太尼150μg,3组镇痛药物均加入氟哌啶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连接PCA泵,镇痛模式为负荷剂量2 ml,持续剂量1.2 ml/h,PCA为2 ml,锁定时间20 min,全程观察24 h。分别于术后3-4 h、8-10 h、12-20 h、23-24 h访视记录患者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和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无需添加其他的镇痛药物。术后24 h各时段B、C两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各时段B、C两组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在34 h、810 h时间段PCA有效按压次数B、C两组明显低于A组(P〈0.05);3组患者各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未见明显差异,镇痛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上肢止血带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同一麻醉医生拟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白天择期上肢手术病例,止血带应用时间60~90min,患者男女不限,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男20~25、女19~24,年龄18-45岁,ASAI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成功后D组患者微量泵泵入负荷量右美托咪定(4μg/m1)0.8μg/(kg·15min),在手术开始前将负荷量输注完毕,然后以0.3μg/(kg·h)维持,持续输入至手术缝皮。C组患者不给予任何药物。记录患者入室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评分(TO),并连续监测HR,RR,SpO2,每5min测量MAP。记录手术开始时(T1),止血带使用后30min(T2),止血带使用后60min(T3)的MAP、HR、RR、SpO2、Ramsay评分、止血带部位的VAS评分。记录术中患者最高和最低Ramsay评分,最高止血带部位VAS分。记录术中术后发生的SpO2〈90%、低血压(MAPG60mmHg)、低心率(HR〈45次/min)的情况。结果纳入病例数90例,D组45例,C组45例。二组间患者年龄,性别,BMI,入室MAP、HR、RR、SpO2、Ramsay评分、止血带应用时间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T0时点MAP、HR、RR、SpO2、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点MAP、HR、RRD组较c组低(P〈0.05),Ramsay评分D组较C组高(P〈0.05)、止血带部位的VAS评分D组较C组低(P〈0.05)。二组间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最高和最低Ramsay评分D组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止血带部位VAS评分D组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SpO2〈90%、低血压(MAP〈60mmHg)、低心率(HR〈45次/min)。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上肢止血带部位的疼痛,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并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治疗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全麻拔管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帕瑞昔布加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组(B组)、曲马多加丙泊酚组(c组),每组30例,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丙泊酚lmg/kg、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曲马多1mg/kg+丙泊酚1mg/kg进行治疗。观察三组药物治疗苏醒期躁动的疗效、用药前后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治躁动的有效率高于C组(P〈0.05);与用药前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后VAS评分均降低(P〈0.05),C组VAS评分高于A、B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均升高,B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C两组(P〈0.05);B组苏醒时间较长。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是治疗苏醒期躁动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组合,芬太尼加丙泊酚效果较好,但可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且苏醒时间较长,而曲马多加丙泊酚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0.
柴亚玲  白根玲  朱雪荣  陈颖 《西部医学》2014,(12):1724-1727
目的 探讨自控静脉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产妇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剖宫产术后产妇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镇痛;观察组术后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术后保留36小时,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镇静(Ramsay)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于产妇出院前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对照组Ⅰ级、Ⅱ级疼痛比例均低于观察组(P<0.05或P<0.01),而Ⅲ级、Ⅳ级疼痛比例均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Ramsay评分1分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2分的比例低于观察组(P<0.05),而两组3~6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SAS评分分别为(21.05±4.58)和(11.35±2.16)分(t=4.92,P<0.05),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9±1.3)%和(90.0±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51,均P<0.05).结论 自控静脉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有效缓解了产妇的术后疼痛和焦虑,在密切的护理监护措施和护理干预下,有效预防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剖宫产术后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