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以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居多,治则多以清利湿热为主,较少顾及虚证,尤其是脾虚证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造成的影响。笔者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和治疗与脾虚证密切相关,胃食管反流病日久可产生脾虚证表现,脾虚证进一步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展。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治中,脾虚证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吐酸"、"吞酸"、"胃脘痛"及"嘈杂"等范畴,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湿、痰、热、气、瘀为主要病邪,与胃、脾、肝三脏密不可分。本文提出应深入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符合中医辨证理论、切合临床实际的病名诊断、辨证分型方法和标准,以便丰富和发展中医脾胃病学的内容,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消化病中的构成比,揭示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特点,从流行病学角度证实并阐明其中医病因病机.以更好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1000例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的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一般资料、相关症状以及舌苔脉象资料。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亲自询问填写问卷,并分别根据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作出GERD诊断并辨证分型。由SPSS统计软件处理,对两所医院消化科病人中的GERD患病构成比及其中医辨证分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消化病人中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94人,GERD患病构成比为29.4%。GERD患者中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虚气滞证多于脾虚胃热、气虚血瘀证,但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虚气滞证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本研究表明,GERD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29.4%,应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虚气滞证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型的患者,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以脾胃虚弱、肝气郁滞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 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既是胃酸相关性疾病,又是胃肠道动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食管抗反流屏障与食管对反流物质的消除作用下降等因素共同参与完成,造成胃酸、胆盐等攻击因子的错位,引起食管的刺激和损伤。胃食管交界处的下段食管括约肌(LES)的功能及食管体部的清除力是食管最主要的抗反流机制,这些抗反流机制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研究进展。方法:回顾中医相关文献的记载,总结相关临床诊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对GERD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实验设计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医药在缓解GERD临床症状、减少副作用、减轻复发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GERD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姜锦  孙志广 《四川中医》2013,(12):146-148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就其发生机制及治疗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感寒热,饮食积滞,导致脾胃虚弱,伴有肝郁气逆,引起脏腑失调,胃气上逆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因素主要包括防御机制削弱、胃排空延迟、食管感觉异常、攻击因子作用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陈云云主任医师对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为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提高疗效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收集陈云云老师发表的论文,病案分析讲稿,笔记,通过跟随抄方。结果:总结了陈云云主任医师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结论:陈云云主任医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可为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提高疗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单兆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杜琳  郭琳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4):238-23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嘈杂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根据其症状可归于中医学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西医认为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障碍,尤其是一过性LES松弛是GERD的最主要因素。中医无GERD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嘈杂、吐酸、呃逆、胸痞等范畴。现总结近年来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型认识,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上具有独特优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文章系统综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并对近年来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治疗、经方验方、中成药口服、针灸及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目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存在和急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丘脑痛是一种病程较长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中枢性疼痛.西医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作者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总结近年来中医对卒中后丘脑痛的研究进程.从中医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辨证分型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认识.特别是从近年来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及中医疗法联合治疗等方面对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来中医辨证用药、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与肝脾密切相关,调肝理脾理论在指导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调肝理脾理论的理论渊源,在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运用进行论述,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调肝理脾理论在临床的应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最为常见类型,占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50%~70%。中医治疗多辨证分型、专方加减以及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等,从整体入手,疗效较好。中西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具有简、便、廉、效等特点,疗效显著,无创伤性手术之痛苦,易被接受,已引起广泛关注,开辟一条新的治疗路径。  相似文献   

15.
卵巢早衰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疑难病症。目前卵巢早衰病因尚不明确,西医对本病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本病与脏腑阴阳与气血阴阳失和有关,其本在肾,虚者多脾肾两虚,实者多肝郁血瘀,久则耗气伤血,阴阳俱损。通过中药、针灸、情志等多种疗法调节脏腑阴阳与气血阴阳,以期实现全身阴阳动态平衡,从而调控生殖轴,改善临床症状,逆转本病发展方向,与西医相比,具有个体化及整体化优势。现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就当前中医对卵巢早衰病因病机及相关治疗研究状况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组织黏膜炎症、糜烂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范畴,临床上以反酸、烧心、灼热、疼痛、嗳气等为主要表现,常见的并发症为食管狭窄、出血、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等。中医学中没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吞酸”、“吐酸”、“嘈杂”、“胃脘痛”等范围。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逐渐完善,治疗上以“和法”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因在中医病名、辨证和治疗上缺乏统一标准,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括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常用方药,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近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一般治疗、中药治疗、西药治疗、针灸治疗等研究近况进行综述,指出目前治疗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治疗程序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从脏腑特点、经络循行、生理功能以及病因病机等方面,阐述了中医之"肝脾"与现代胃食管返流病在抗反流结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似之处.认为肝脾功能正常与否是本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键.并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了以肝脾为中心的分型辨治方法,疗效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及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经验,从辨证与辨病、抓主症与抓主病、治标与治本、药物及非药物四个方面探讨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路。认为中医诊治本病,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治病求本为原则,坚持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先抓主病再抓主症,并重视中医针灸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有丰富的经验,但中医的认识和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查询古籍,检索文献数据库,总结归纳了中医古籍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现代学者对中医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为本病的中医治疗理清了思路,为临床发挥中医特色更好的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