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早产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早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影响早产胎膜早破的因素。结果在孕期增重上正常足月组明显高于早产胎膜早破组(P〈0.05)。在早产胎膜早破组和正常足月组中,无系统产检(OR=2.29,95%CI:1.02~5.14)、无吸烟或被动吸烟(OR=0.43,95%CI:0.19~0.98)、人工流产(OR=3.30,95%CI:1.44~7.59)、绒毛膜羊膜炎(OR=4.12,95%CI:1.06—16.05)、孕期阴道流血史(OR=9.60,95%CI:1.15~80.04)是影响早产胎膜早破的独立性因素。结论为预防早产,提高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水平,需要对影响早产胎膜早破的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阴道病与胎膜早破及早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与胎膜早破及早产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95例妊娠合并BV的孕妇及400例非BV的孕妇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合并BV的孕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15.8%,早产的发生率18.9%,绒毛膜羊膜炎的检出率11.6%;非BV的孕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5.8%,早产的发生率3.3%,绒毛膜羊膜炎的检出率1.3%。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并使妊娠产妇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黄桂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717-718
胎膜自然破裂发生在临产前称胎膜早破,如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称足月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10%,而发生在妊娠不满37周则称足月前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母儿感染等,长期以来足月前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导致围生儿病死率升高。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了40例足月前胎膜早破的孕妇,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早产是围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因其围生儿发病率、死亡率和后遗症较足月者显著升高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卫生问题,也是产科领域内具有挑战性问题之一。随着助孕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早产发生率甚至呈上升趋势。早产是许多病理妊娠及合并症的共同结局,涉及到子宫、胎膜、胎盘和胎儿。胎膜早破是早产临产前的一种危机,有作者报道国内早产的发生率为12.7%~20.8%,其中30%~40%早产与胎膜早破有关。早产常与胎膜早破合并存在,胎膜早破使得早产成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黎惠玲 《广西医学》2007,29(12):1964-1964
胎膜早破是临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2.7%~17.0%,而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0.54%~1.6%。由于胎膜早破常常预示为难产的信号,故应以警惕。我院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收治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07例,现分析其发生原因和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6.
徐艳明 《中原医刊》2007,34(14):30-3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结局、临床处理原则。方法对11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主要原因有:流产引流史、臀位、双胎、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子宫颈功能不全、外力作用及其他不明原因。妊娠结局分别为:自然分娩60例(51.7%).剖宫产56例(48.3%),其中包括臀位助产2例。结论胎膜早破常导致早产的发生,使早产的临床处理复杂化,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特别高,且在分娩的处理上导致剖宫产率上升。故应重视孕前保健,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位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头位胎膜早破93例(研究组)及同期头位无胎膜早破100例(对照组),从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头位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为16.13%,头位无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为8.00%(P〈0.05),头位胎膜早破难产率为34.40%,头位无胎膜早破难产率为19.00%(P〈0.05),头位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发生率均高于头位无胎膜早破(P〈0.05)。结论胎膜早破会导致胎儿窘迫,早产并发症,难产率增高,应尽量预防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8.
阴道唾液酸酶测定监测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唾液酸酶测定作为早产、胎膜早破监测指标的价值。方法 对124例妊娠20-32周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测定,追踪阴性和阳性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有32例孕妇阴道唾液酸酶阳性,92例阴性。阳性组早产发生率21.87%,胎膜早破发生率25%,明显高于阴性组的3.26%和5.4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8.73、7.73,P〈0.01)。阴道泌物唾液酸酶阳性发生胎膜早破和早产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4.60和6.71。结论 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对预测早产、胎膜早破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43%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存在。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早产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林丽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南京210029)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护理我院1992年1月—1994年12月间住院分娩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77例,占分娩总数(4973例)的1.5%,占早产总数(360例)的21.41%...  相似文献   

11.
早产胎膜早破又称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发生在妊娠37周以前的胎膜早破。其发生率为2.0%-3.5%,其中约30%~40%可导致早产,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可能并发羊膜腔感染、难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感染等,可使围生期和新生儿期并发症增加。我科针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采取了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早产的高危因素,以寻求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临床体征和处理措施。结果:早产发生率3.42%。多次流产史或引产、早产史,胎膜早破,低社会经济收入,妊娠高血压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34周的早产儿,产后发病率增高。结论:早产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胎膜早破、做好弱势人群的孕产期管理是降低早产的关键,防治早产是降低早产率和提高围生医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早产胎膜早破(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28~37周内的胎膜破裂且最终早产者。据文献报道,PPROM的发生率为2%~3%.约占早产的30%。早产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早产儿出生率.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本文对63例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63例近期结局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围生儿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9):1001-1001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产前并发症。妊娠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其主要危险为早产及围产期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儿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3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5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妇产前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65例孕妇产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向其体内注射10 mg的地塞米松,1天1次,1个疗程为3d.观察并对比2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妇比较,实验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更高,且术中出血量更低(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5.38%)低于对照组(3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对胎膜早破性早产新生儿结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体会玉林地区红十字会医院申碧红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是难产最早出现的一个临床症候,常可导致早产和母婴感染,是围产儿死亡增加的主要原因。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在10%~14.4%(1~5)之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胎膜早破与难产、早产、...  相似文献   

17.
李慧  刘玉 《农垦医学》2009,31(5):422-423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产妇胎膜早破发生率,总结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对维吾尔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1062例维吾尔族产妇中的87例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胎膜早破孕妇占所有维吾尔族产妇的8.19%,其中有官腔手术史者12例,占13.79%,有孕前、孕期感染史者46例,占52.87%,有臀位、头盆不称等其他因素者19例,占21.84%。87例维吾尔族胎膜早破孕妇与同期同民族无胎膜早破孕妇975例比较,剖宫产、宫腔感染、胎儿窘迫、早产、产后出血、产后病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近5年维吾尔族产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8.19%,宫腔手术史和孕前、孕期有感染史为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胎膜早破可导致剖宫产率、各种产科并发症及胎儿窘迫等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8.
李彩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24-3825
目的分析早产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4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早产并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54例,成功28例,成功率为51.9%。结论早产并胎膜早破的主要诱因为胎位异常及双胎等造成宫腔压力改变,另外早产流产史、感染也是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孕28周-34周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治疗,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儿肺成熟治疗72h,可有效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阴道唾液酸酶,探讨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与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等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754例进行BV筛查,采用泉池BV快速检测试剂进行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以诊断BV,阴道唾液酸酶阳性诊断为BV。并进行孕期及围产期随访,分析妊娠期BV与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结果754例孕妇中检出BV179例,检出率为23.74%,179例作为研究组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分别是42.46%、21.23%、13.97%;明显高于未检出BV而作为对照组的575例孕妇的16%、5.91%、4%(P〈0.01)。结论妊娠合并BV明显增加孕妇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的机会,阴道唾液酸酶检测是诊断BV的一种快速、便捷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胎膜早破的晚孕早产患者和63例正常晚孕孕妇作生殖道宫颈分泌物的检测。结果两组宫颈分泌物感染UU阳性率分别为92.98%和55.56%,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患者胎膜早破早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