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维敏  留盈盈  洪显钗 《新中医》2015,47(8):274-276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早期中风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银杏达莫静脉滴注配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心理状态、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NIHSS、AD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2%,对照组为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杨亚男  刘小江 《吉林中医药》2021,41(9):1244-1247
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治疗联合穴位针灸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72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按照中医饮食、生活和情志三方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对患者的手阳明大肠经穴和足阳明胃经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临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2组的NIHSS、MRS、SDS和SAS评分均降低(P<0.05),而HDS和ADL评分均有所增加(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我院开展的中医康复治疗联合穴位针灸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行为能力和心理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应用在术前腹部手术患者中对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改善和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情况,促进患者术后机体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观察组患者FMA、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单双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干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AS、SDS、NIHSS评分更低,FMA、MBI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42-1344
目的:探讨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中风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中医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FMA及MB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痊愈率(25.71%)和总有效率(91.43%)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9,P=0.041;χ2=4.928,P=0.02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显著升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可促进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徐娟 《新中医》2021,53(9):143-146
目的:观察中医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干预。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价营养指标、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及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BMI指数、PA及Alb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BMI指数、PA及Al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抑郁、轻度焦虑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抑郁、重度焦虑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AMD、ADL和NIHSS评分结果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HAMD、ADL和NIHS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中辅以中医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回归原有生活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定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上肢与下肢干预后Fugl-Meyer量表评分不同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较对照组的73.7%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医辨证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中医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现代康复训练)与观察组(现代康复训练+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及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肩周炎患者70例,治疗组(A组)35例,对照组(B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肩关节松动术加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配合功能锻炼。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参照《肩关节周围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评定肩关节功能。A,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都有所改善,而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及肩关节功能锻炼可迅速有效地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和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4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家庭组20例和医院组2l例,分别予家庭康复与医院康复,比较两组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医院组上肢Fugl-Meyer评分高于家庭组(P〈0.05),但两组下肢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家庭康复能改善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塞护理对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取90例脑梗塞引起的偏瘫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结果:康复护理后患者均有明显的功能改善。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经,临床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及时、正确地进行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拿与现代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推拿与现代康复的发展,推拿与现代康复的关系包括推拿与神经生理学疗法体系、运动关节类手法与关节松动术,推拿引入康复评定,两者应该互相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一种新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理论体系,以发挥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浅谈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张晗  艾庆岩 《陕西中医》2004,25(3):242-244
通过对有关中医康复学的文献及中医康复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同时与现代康复医学作了较详尽的比较 ,认为要想使中医康复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首先要遵循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注重发掘、整理中医康复理论和康复方法 ,同时 ,还要借鉴和吸收现代康复医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 ,从而达到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与行为疗法的内在联系,为中医戒毒导引康复技术提供理论基础。长期吸毒会引起吸毒人员奖赏环路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成瘾者精神行为的异常、情绪情感系统的损害、认知控制系统的失能,主要表现形式是愤怒攻击行为、出现高冲动性、抑制控制功能降低、自动化觅药行为,复吸是下意识的生理驱动行为。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是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的临床实践、有意识运动技能,能够阻止戒毒人员渴求回路的自动化觅食行为。行为疗法是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的理论基础,有望为戒毒人员在生理上脱毒、心理上脱瘾、戒治屡戒屡吸的怪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的效果。方法:脑瘫儿童患者32例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疗法,治疗组予计算机辅助语言认知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应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按摩、肢体活动锻炼)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显效62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可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终末期肾病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进步,使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不断延长。为了使患者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血透护士应从不同角度与方式给予患者持续的健康指导,提高他们居家自我照顾能力,使更多的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药炮制减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和机制。[方法]对中药炮制各种减毒方法如清炒法、加辅料法、加热法等进行具体方法和机制的探讨,以达到降低药物毒性的目的。[结果]对毒性中药进行合理的加工炮制有效消除或降低了药物的毒性和毒副作用。[结论]对毒性中药进行合理的加工炮制能够有效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毒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