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1重外延,轻内涵 一些人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表象化,认为专业课学好了,有了一定的做事本领,道德自然会提升,一味强调的“素质”出现片面性,其结果往往是外延较大,内涵较浅,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的重要性,没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德育,其外延较小,内涵较深,也就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道德看古代人文教育的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很重视道德的修养,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就是以德为本。以德为本除了培养人的高尚品格外,还对人的心身健康有很重要的同步促进作用,其中含有深刻的医学原理。明了古代道德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仍有助于今天人们更好地理解、实施人文教育,提高人类素质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可以把社会道德要求说得头头是道,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文记得一清二楚,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是另一回事。他们不以违反公共秩序为耻,不因损坏公共财物而感到难过,有的甚至以顶撞老师、欺负同学来逞“英豪”,即使受到处分也无动于衷。他们知行不一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道德情感淡薄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努力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有机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当前卫生学校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意识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提升学生道德意识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82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SCL-90和道德意识取向调查表作为工具,在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加以测定,把2次测评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分析。结果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道德意识水平的绝大多数因子存在明显相关。其中SCL-90测评的9个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妄想因子有显著性差异,道德意识取向的主观意识、行为倾向、道德标准3个因子也有显著提高。结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曾志军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4):151-152
中华民族向来是崇尚道德的礼仪之邦,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蕴含的精髓。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在中国古代伦理、哲学、教育的研究文献中已被广泛论析。钱逊先生把中国传统道德精神阐释为重视道德、提倡自觉、重视社会风气、重视礼仪等几项。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教育水平的标志。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工作的重点。研究生质量包括理论知识、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含文化、道德和政治素质)多个方面,涉及管理、招生、导师等多个层面,其中课堂教学也是对研究生实施综合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教师的要求古人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研究生教师除应做到这一点外,还要更进一步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教育贯穿始终,包括渗透到每一节课堂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目标(甘肃省卫生学校)白云程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人们把教育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人的发展”这一主题范畴。世界各国的教育思想也转移到德育上来。这是因为社会文化、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是科学技术赖以植根的基础。德育是作为一定...  相似文献   

8.
对道德机制建设内容的探讨郭永军道德建设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伦理体系构建(亦称“道德立法”)、道德机制建设和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对道德教育的研究最多,对道德机制建设的研究最为薄弱。至今仍有不少人把道德建设仅仅理解为道德教育,而不知道还有道德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浅析当前防治艾滋病的道德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博  韩跃红  高辉 《医学与社会》2007,20(12):19-21
所谓道德环境,是影响、制约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活动、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其主要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风气、习俗、社会舆论、习惯、教育等各个方面,是这些因素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道德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道德环境一旦产生并稳固下来,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风尚习俗等,成为对人们行为和活动的一种精神文化约束,从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德育渗透,就是指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转移到教育管理、深度教学、实践教学等一切活动之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既有高超技术,又有高尚品德的合格人才,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医教中去,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医务工作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1着重于立志教育,上好第一课每一门课的绪论部分的智育任务不重而德育内涵却很丰富,除了严格课堂管理以外,要着重于立志教育。立志是根本,让学生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能激发其学习动力、工作动力,能使其不畏艰苦,奋力拼搏,终有所成。2根据医教内容进行德育渗透由于每…  相似文献   

11.
素质是指个体人在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素养,它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涵盖了人的德、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素养。素质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其在各方面的素质整体发展,而其中以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其一,德育是灵魂的思想是党的三代领导人的一贯的教育思想。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列为抗日军政大学校风的第一条,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相似文献   

12.
运用心理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直接关系着人的内心政治、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而且人的行为和情感也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掌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大学生的特殊心理活动,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是: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培养“四有”新人的基础层次问题;而政治思想教育是解决学生的政治方向、道德法制观念和行为与政治素质方面的高层次问题。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同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关系;而政治思想教育则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按照社会政治、道德和法制的要求规范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14.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宗良 《医学与社会》2000,13(4):46-47,49
1999年 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医学伦理学比较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 :中国医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伦理价值观 ,为何没有最大程度的转化为职业行为道德准则 ?经过研讨 ,与会者们认为大致有如下三个原因 :1学校的道德理想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实际相去较远 ,面临市场经济因素对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的影响及介入 ,令奉献型的伦理观受到冲击 ,转为物质利益的价值趋向 ;2注重个人品德的同时 ,忽视行业道德的外在制约作用与建设 ;3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的脱节 ,很难把课堂的理论教育与实际临床的案例分析相结合。这个分析很中肯 ,同时也给我们不…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医学化与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情感基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医学化的发展主要是基于技术的逻辑和资本的逻辑。技术的“去人化”和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现代医学在“物”的方面与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生命教育应该以人的生命情感为基点,加强同情、尊重、关怀等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养成,以情感的力量驾驭“物”的扩张,这是涵养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养其实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应当包括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道德三个方面。具体来讲,包括对人类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等人文社科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艺术与美的欣赏、鉴别与创作能力;对自身、他人所持有的一种客观的定位以及善良、宽容、博爱的道德情操,对生命、人性、命运、价值、存在的意义、人的自由与解放等问题的理解与关怀等内涵。人文素养的提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也是最终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今大学在办学指导方针上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在德育工作方面没有把以人为本、提升青年学生道德和人格水准作为新时期大学教育的使命。为此,本文提出大学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把培养具备高尚、完美人格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研究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合理的、完整的德育体系,使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达到既具备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各种品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超越现实和物质利益、具备完美人格的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和人为的种种原因,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道德存在着永恒和偏见,二者又交织在一起让人真伪难辩,是非难分,成了如今道德危机的致命症。笔者从中庸是道德基本准则(同情、互利、博爱、奉献)。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传统是道德的源泉,真理是道德的本质内容,教育是道德的重要途径等等,对道德偏见以正本清源。得出人类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不变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1为什么要走进心灵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承担着庄严的职责。为实践这一庄严职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武装人、教育人、塑造人”同“热爱人、信任人、尊重人、理解人”结合起来。鲁迅先生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孩子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应抓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口。当前的学生虽然拥有积极、良好的道德主流,对道德失范极为不满,但是在道德选择和评价上存在着矛盾和困惑,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出现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评价上采取对自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兴趣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受外科学学习的本科生180名随机分为常规组、兴趣组,常规组学生按教学大纲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兴趣组学生采用兴趣法教学。结果:兴趣组学生在期中、期末以及见习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在综述写作评分方面兴趣组学生得分同样高于常规组( P 〈0.05);兴趣组学生在课堂注意力方面评为好者68人、一般者19人、差者3人,记忆理解能力评价评为好者67人、一般者17人、差者6人,师生互动情况评为好者65人、一般者18人、差者7人,学习兴趣评为好者66人、一般者21人、差者3人,综合能力评为好者66人、评为一般者16人、差者8人;常规组学生在课堂注意力方面评为好者50人、一般者25人、差者15人,记忆理解能力评价评为好者49人、一般者25人、差者16人,师生互动情况评为好者51人、一般者29人、差者10人,学习兴趣评为好者43人、一般者28人、差者19人,综合能力评为好者45人、一般者30人、差者15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学生在学习外科学中,其兴趣的激发、培养、提升、保持要依靠多种途径去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