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并结合长治电网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监控系统运行现状,针对变电站监控系统运行的不稳定行和故障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建立变电站应急监控系统的策略,并给出了其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详细分析监控系统软件的功能和实现过程,监控系统以分布线路监控仪为基础,应用软件基于Windows95环境,有全新的图形操作界面,实时多任务运行,符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澍 《湖北电力》2005,29(Z2):105-10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变电站(所)自动化监控管理的重要设备.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变电所采用的KLDLZ2000是深圳凯菱公司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监控、通讯网络子系统,文章针对该系统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变电所的成功应用,对该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河南南阳 5 0 0kV白河变电站是华中电网首批实现综合自动化的超高压变电站之一。结合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实际 ,对超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原理和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对提高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规约的标准化和扩大监控范围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智能专家系统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先进技术,通过对变电站二次保护与控制系统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从而对变电站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变电站的基建投资,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有效手段,也为事故处理和恢复系统提供了基础条件,并将最终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因而已成为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推行技术进步的重点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监控系统做了较详细的分析,给出了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不同网络结构、通讯方式、以CSCL2000系列软件为例进行了几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网络图设计,可以很好的提高前期网络设计和后期后台调试效率。  相似文献   

6.
河南南阳500 kV白河变电站是华中电网首批实现综合自动化的超高压变电站之一.结合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实际,对超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原理和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规约的标准化和扩大监控范围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治电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监控系统运行现状,对变电站监控系统运行的不稳定性和故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变电站应急监控系统的策略,针对RCS-97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系统建立并安装了应急监控系统,解决了监控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成为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转、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当前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改善我国目前的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主站软件的可靠性对变电站运行至关重要; 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但却极易被忽视。结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CSC2000的新一代监控主站的研制工作,介绍了开发中对软件测试的应用体会: 良好的组织模式、科学的测试方法、有效的测试保障, 才能取得满意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由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都为低电平的弱电系统,防雷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而变电站从设计、施工到运行,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防雷抗电磁干扰基本未采取有效措施,也未引起重视,在雷雨季节极易发生设备损坏而造成监控系统瘫痪。导致设备更换、维护费用大大增加。给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后果。所以,提高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防雷抗电磁干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效化,安全化,自动化,系统化是现代电力系统设备管理的追求目标。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起着主要的作用。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体现其优越性的同时,对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无人值班的综自站,一旦站端监控系统主机服务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作,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行、设备验收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运行监控、交接班、设备验收、异常事故处理等方面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以利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置,论述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要求及监控系统功能、系统参数和其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延  吴云 《华中电力》2003,16(4):32-34
结合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实际,探讨监控系统安全性、保护装置信息采集、远动信息分流、规约转换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又称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经过10多年的技术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变电站建设中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将通信设备所有必要运行信息同时传递到通信调度中心并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相结合,对通信设备运行监控接入充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刘杨 《电气时代》2010,(4):81-84,87
CL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强大的监控功能,通过系统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的保护.监视和调控.提高变电站保护和控制功能.使变电站运行更为可靠.改善和提高电网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周亚琦 《电气时代》2004,(3):84-86,90
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适用于不同电压、不同规模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要求,既可适用有人值守的变电站,也可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变电站。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大立 《广西电力》2002,25(2):16-18,28
论述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现状和技术组合实施方案,总结并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监控与保护,网络通信,布置方式及采用的经济技术原则,以及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以变电站的设备为基础,本文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结构特点,变电站间隔单元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和电量调度监控的新型数据库结构——面向间隔(对象)单元的数据结构。通过与RTu式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结构的比较,说明了这种新型数据库结构的优点,并讨论了其对调度监控系统的影响及对远动规约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