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沉默的问候     
那天 在路上,在 路边,看见 她走过来, 是一个朋 友,很恍惚的样子,似乎没有看见我。我向她微笑,但笑容是勉强的,因为我的心情不是很晴朗,正为了一些琐事烦恼和忧愁,我向她微笑可她似乎没有看见,她很恍惚地走在路上。我于是叫了她,她才注意到我,好像很突然的样子。我和她站在路边说话,她很疲倦的样子,我内心很烦乱的样子,我们站在路边说话。  相似文献   

2.
沉默的问候     
那天 在路上,在 路边,看见 她走过来, 是一个朋 友,很恍惚的样子,似乎没有看见我。我向她微笑,但笑容是勉强的,因为我的心情不是很晴朗,正为了一些琐事烦恼和忧愁,我向她微笑可她似乎没有看见,她很恍惚地走在路上。我于是叫了她,她才注意到我,好像很突然的样子。我和她站在路边说话,她很疲倦的样子,我内心很烦乱的样子,我们站在路边说话。  相似文献   

3.
醉烟     
醉酒的人见过许多,醉烟的人我只见过一个。 醉烟的是个女孩儿。 女孩儿那时即便开怀大笑眼角也还没有皱纹,厚厚的镜片也挡不住她时常充满激情和睿智的眼神。女孩儿和我相对而坐,我喝咖啡,她吸香烟。咖啡是雀巢速溶,烟是三五,1985年校园里的奢侈品。从她很不熟练地点燃第一支香烟时起,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上视频聊天的流行.我自然是只去有摄像头的网吧聊天。最近我有一个小烦恼:上周末在网上神侃时认识了一位杭州MM,和我聊得很投缘,可后来怎么都找不到她了。我不甘遗憾,很想和她重新联系上。可怎样才能联系到她呢?我很不应该地想到了通缉罪犯所用的画像。对了,如果能把记忆中的MM画成一张像.请网友们帮忙寻找.那总比自己一个人大海捞针强吧?  相似文献   

5.
行色匆匆     
这不是个罗曼蒂克的故事,它只是每一个匆匆的瞬间拼合起来的生活画面。我也不是为时装存在的模特,眼前的一个人很熟悉,她每天都从我家经过,偶尔跟我说话,但更多时候沉默。她不晓得我几岁了,大约在她不注意的时候已经长得太大,长得婴儿车都塞不下,汗衫得换掉,鞋子的头破了个洞……每个人的颜色都很光鲜,脸化得很完美,却麻木,只有对着电话的时候才讲话,才笑。  相似文献   

6.
我终于还是被她击穿了.有什么慢慢留下来,有点咸……爱情淹没一个人很容易。  相似文献   

7.
她看上去像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邻家女孩,也让人觉得她是那种从小抱着洋娃娃、坐在童话书堆里长大的女孩。可她偏偏形容自己“很怪,怪到不能再怪”,“我只记得小时候马桶旁边的橱子里放过几本童话,”她说。  相似文献   

8.
张飒英的名字颇有点英气勃发的味道,就像她的为人。张飒英笑着承认自己是一个很凶的人,尽管在采访过程中她始终在笑。 “是的,如果在工作中我的同事总犯同样的错误,一次、两次、三次,那我可真的会翻脸不认人的!我从小性格差不多就是这样,快人快语。我的个性比较强,也很活泼。考大学的时候一般同学的父母都会接送,我却从来没有,快高考前我才不怎么干家  相似文献   

9.
小雨是我好友的大学同学,这两天正好在南昌公干。好友说,小雨的故事很精彩.我问,能不能和她聊一聊?于是小雨就来单位了。在单位见到她第一眼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新来的实习生:个子不高,圆脸,剪短发,背着帆布包,样子很像高中生。我实在无法想像她已经工作两年了和她聊开后。才发现她是一个很有想法、很聪明的知识女性。当我把对她印象的前后落差告诉她时.她却苦笑着说:“我希望老天能同意让我用自己的聪明去换取一些美丽。”  相似文献   

10.
《电脑时空》2010,(10):8-8
我有一个朋友,他非常喜欢摆弄手机,尤其乐于去尝鲜使用那些最新上市的主流手机。在他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喜欢触摸屏手机的人;第二种则是讨厌触摸屏手机的人。开始我很好奇他怎么会如此武断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妻子是第二种人,她会排斥使用任何带有触摸屏的手机,甚至憎恶到不喜欢别人在她面前对着屏幕指指点点。而悲剧的地方在于,我的这个朋友属于第一种人。  相似文献   

11.
Yuko Shimizu     
一位朋友看过Yuko的作品以后说:“我想她会庆幸自己国家是浮世绘的发源地”。在访谈中Yuko Shimizu也谈到浮世绘对她的影响,并且这种风格确实让她的作品能够在插图领域中独树一帜。对于出生于日本东京,熏陶在东方文化中,却从小受到西方教育的Yuko来说,这种风格的形成并不是很直接的结果,而是发自内心的恰当表达。换句话说,设计师鉴古创今是很自然的事,而发挥创造如此精彩的仍有几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爱情故事     
我是一个充电器,从我被摆到货架上,我就知道自己是出众的,因为旁边的朋友总是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的品牌,我是三星。我有着洁白的身躯,优美的曲线,优良的做工,我喜欢自己干净清爽的样子。说实话,我很清高,不仅仅因为我是三星,我就是感觉自己很清高,没有理由。我就是以为我和它们是不一样的。虽然后来我彻底的感受到,原来我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当时,我确实以为自己是很特别的。一天货架上新添了一些商品,有些被放到了我的身边,于是,我遇到了她。她是一块诺基亚电池。我很礼貌的向她问好,她微笑着,用目光扫拭着我的整个身躯,就这样一直微笑着看我。那目光是我所没有见过的,没有羡慕,没有嫉妒,没有崇拜,没有挑剔。她的眼睛很亮,目光很温柔,对,就是温柔,很温暖的感觉。我突然不敢再看她,原来,我也会脸红。于是,以后的日子里,象很老套的故事,我们慢慢的开始聊天,彼此交换着思想,虽然有时候她所理解的和我完全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什么。我喜欢和她聊天,喜欢告诉她她所不知道的,看她眼睛亮亮的在听,看她的小脸微微的发热。我不知道太多,我只知道,我喜欢和她在一起,这难道还不够吗?终于,有一天,当我们依然在很开心的聊天时,我突然安静下来,她吓了一跳,亮亮的眼睛看...  相似文献   

13.
责编小记     
Jammy 《数码时代》2005,(5):99-99
某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了解到她的烦恼。她在做兼职的时候,觉得自己缺乏别人有的自信,她觉得自己很没用。其实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眼中,她是一个很优秀女孩,现就读广州某名牌大学本科,大一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大二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又刚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如果我是她,早就可以洒脱地睡觉、上网、玩游戏。  相似文献   

14.
小雪是我的好朋友,她有一个男朋友,对她很好,“有一次我去做头发,他等了我六个钟头呢”。即便是用QQ文字聊天,我也能想象到电脑那头小雪幸福得鼻子冒泡的样子。很突然地,她和男朋友分手了,原因是“男朋友为了寻找自己的幸福”,属于那种很烂很老套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苦歌     
很多时候,我们不曾留意的那些苦痛、顽强的生命,原来竟是如此华丽的一首歌。 洗心是我刚刚参加工作就频繁听到的一个名字,后来逐渐认识,曾经在不同城市、不同场合相遇过。每次见到她都感觉很温暖,她真的像一位姐姐那样让人心底踏实。有段时间,每次见到我都要仔细盘问我的"个人问题",让我觉得既尴尬又亲切。  相似文献   

16.
当我决定去喜欢摄影,当我真正喜欢上摄影的时候,她都是我一个人的。摄影跟风很容易,容易的就像你要打个喷嚏一样,当你习惯喷嚏是这么打的话,那一切的一切就变成合情合理的存在。难道这不悲哀吗?  相似文献   

17.
稚童稚语     
1大概2、3岁的时候,总听到大人们埋怨:"唉,你这个人啊~"于是认为"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东东。于是只要谁说我是人,我就哇哇大哭,并且大声喊着:"我才不是人,妈妈也不是人,外婆不是人,以下省去n个我认为喜欢的人,只有爸爸,只有爸爸才是人!!"(因为爸爸常常出差,我不认识他,总觉得他才是坏人!)他才是坏人!)上一年级时,老师做登记,记得她坐在讲台上,我站在旁边,回答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姓名?"××"年龄?"5岁半。"……"民族"嗯?民族?什么是民族?"我一脸疑惑。老师很耐心地跟我说:"就是说你是汉民、藏民还是回民?"我搜遍了整个大脑,和"民"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好摄族     
陈绮贞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歌手。我喜欢她干净空灵的嗓音,喜欢她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喜欢她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洒脱……她有一酋歌叫《旅行的意义》,我尤其喜欢。对于我来说,旅行最大的意义.或者说最大的乐趣,就是用相机记录旅途中的景、人、物、事。  相似文献   

19.
我第一次上网就认识了苏茜。那时候她正以susi这个名字在广州的网易虚拟社区聊天。她是个很健谈的人,而且名字也很美,所以在聊天室里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我在社区注册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昵称叫作“梵婀铃”,这也是个很吸引人的名字,而且也偏女性化。我指天发誓,没有一点儿想骗网友的意思,这名字是我用过的一个笔名。而且,我觉得,在网上,追究性别已经是一种幼稚。因为注册的任何资料都是可以任意更改的,社区的管理者“网易大妈”也公开说明,不对情感受挫的人负任何责任。所以,不管这个名字是否会误导网友,我决不会说出自己的性别。见到苏茜的时候,她正和别人侃侃而谈,谈的还都是大问题。我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大部分人的注意,他们看到我的名字就开始过来套瓷: “小提琴?是吗?”——找话题搭讪的; “美眉?来了一位美眉!”——掩饰不住惊喜的; “嗨!你好!”——直截了当的;  相似文献   

20.
开心短信     
《计算机应用文摘》2005,(17):124-124
我的老板是个理想主义者,她总是教导我们,“知道吗,我们在从事一个多么伟大的事业.是我们这样的人创造了The Beatles,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是否改变了一代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很可能毁了某些人的生,唉,这多少是个安慰,让我觉得生命不再那么卑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