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利用丙烯腈与二甘醇反应制备3,3′-(二乙醚ββ′-二氧)-双正丙腈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制取3,3′-(二乙醚ββ′-二氧)-双正丙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制取相应的含醚键二胺化合物准备了必要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 Pfitzinger 喹啉合成法在卓艹 酚酮领域中的首次应用. 3乙酰基卓艹酚酮(Ⅰ)在氢氧化钾存在下与靛红反应,得到了喹啉基取代的卓艹 酚酮化合物 3[(4′羧基)2′喹啉基]卓艹 酚酮(Ⅱ);化合物Ⅱ的溴化反应得到双溴代产物 5,7二溴3[(4′羧基)2′喹啉基]卓艹 酚酮(Ⅲ);化合物Ⅱ的偶氮偶联反应得到 5 位偶氮偶联产物5苯偶氮基3[(4′羧基)2′喹啉基]卓艹 酚酮(Ⅳ).化合物Ⅱ、Ⅲ、Ⅳ为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已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感光聚酰亚胺的感光灵敏度,用均四甲苯和2,6二甲基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种二胺:3,3′,5,5′四甲基4,4′二胺基二苯甲烷和2,3,5,6四甲基1,4苯二胺.用所制得的二胺与二酐合成了均聚型自感光聚酰亚胺,并对其感光性能、热性能、溶解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一种感光性能优异、热性能和溶解性能优良的自感光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4.
庆阳乌蓼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甘肃庆阳产中草药乌蓼中首次分离得到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57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1),57二羟基黄酮(2),57二甲氧基4′羟基黄酮(3),桑色素7OβD葡萄糖甙(4),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甙(5).  相似文献   

5.
在LiAlH4及光学活性物质(5R)-孟氧基-2(5H)-呋喃酮(5)存在下,将6-(3′,4′,5′-三甲氧基羟卞基)-胡椒醛二甲缩醛(4)的甲苯溶液加热回流8小时,可得旋光性的(1R,3R)-(-)-1-甲氧基-5,6-亚甲二氧基-3-(3,4,5-三甲氧苯基)-异苯并二氢呋喃晶体(1),产率61.8%.  相似文献   

6.
通过3 ,5二甲基吡唑与N,N′二溴烷反应,合成了N,N′二(3 ,5二甲基吡唑)烷.该产物与金属钯反应,合成得N,N′二(3 ,5二甲基吡唑) 烷合钯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5,12—二苯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四烷—N,N′,N″,N—四(3—丙腈)及其Cu(Ⅱ)和Ni(Ⅱ)配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及IR、′HNMR、UV—Vis和电导测定等表征。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5,5′-二甲酰基-3,3′,4,4′-甲基-2,2′-二哟咯基苯甲烷(7),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结构。初步探讨了这种新化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木香薷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GC、GCMSCOMP法从采自甘肃天水地区的木香薷(ElsholtziastauntoniBenth)挥发油中分离出6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以18桉叶油素(2235%)、反式石竹烯(1386%)、莰醌(46%)、反式β罗勒烯(321%)、苯甲醇(371%)、2(2′3′环氧3′甲基丁基)3甲基呋喃(1067%)等为主的55个成分.其中有26个成分为首次从木香薷中检出.其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用 3硝基2,6二氯苯腈( N D C B)经 Sn Cl2 还原得到的产物 3氨基2,6二氯苯腈( A D C B)与磺酰氯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5 N, N二甲氨基萘磺酰(3腈基2,4二氯)苯胺( D C B F),研究了其对 A. longipes的细胞外基体聚糖的合成的抑制作用,发现此化合物具有与其母体 D C B 类似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1,2-二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丁基锂作用生成[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负离子盐),后者随即与六羰基钨反应形成1,1-[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钨负离子盐],(Me2SiSiMe2)·[Cp′(CO)3W-]2·2Li+(I).(I)分别与六种卤化物反应,生成在钨原子上引入取代基的产物:(Me2SiSiMe2).[Cp′W(CO)3R]2,(R:Me,C2H5,2;PhCH2,3;CH2COOC2H5,4;CH3CO,5;P3hSn,6).(I)用醋酸处理后,随即分别与CCl4,NBS及I2作用,生成相应的钨卤化物,(Me2SiSiMe2)[Cp′W(CO)3X]2,(X:C1,8;Br,9;I,10),(I)与Fe3+/H3O+作用发生氧化偶联,生成双核W-W键产物(Me2SiSiMe2)[Cp′W(CO)3]2,11.(Cp′=C5H4)  相似文献   

12.
3,4二氢2H吡喃5醛与脂肪二胺在水溶剂中,在冰浴下反应48h,得到2,9二羟丙基4,7二氮杂2,8癸二烯二醛(Ⅰ)和2,10二羟丙基4,8二氮杂2,9十一碳二烯二醛(Ⅱ),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证实其结构.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10 ,10′- 二甲基- 9 ,9′- 双吖啶(DMBA) , 2 ,2′- 二磺酸基- 9 ,9′- 双吖啶二硝酸盐(DSBADN) , 10 ,10′- 二甲基- 2 ,2′- 二磺酸基- 9 ,9′- 双吖啶(DMDSBA) ,10,10′- 二甲基- 9 ,9′- 双吖啶二硝酸盐(DMBADN) 等4 种发光剂,其中DSBADN 和DMDSBA 是首次报道的新发光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旋量变换及平移变换,给出了Y′c3表示中满足SUf(3)亚群对称的夸克组态,计算了可能存在的由这些夸克组成相应重子混合对称和全对称态的磁矩.  相似文献   

15.
以水杨醛、二溴乙烷、丙二胺和二溴二甘醇为原料合成了新双氮杂冠醚配体,1,5—双(1,12—二氮杂—3,4:9,10—二苯并—5,8—二氧杂环十五烷—N—)—3—氧杂戊烷(L1),及其Cu(Ⅱ)、Co(Ⅱ)、Ni(Ⅱ)和Hg(Ⅱ)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1HNMR,MS和电导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6.
由芳香醛,异丁醛,三氯化磷和乙醇为原料制得中间体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乙烷-2-氧(DPDO),用DPDO与由芳醛和对苯二胺缩合制得的席夫碱(SB)经Pudovik加成反应,合成了系列膨胀型阻燃剂N,N′-对苯二胺基-二苄基-α-氨基-1,3,2-二氧磷杂环磷酸酯(A1-A12),并用IR,NMR,MS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配合物[Tb(C18H20N2O4)(NO3)3],配体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乙二胺缩合而成的双希夫碱.配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4186(3)nm,b=11848(2)nm,c=14626(3)nm,β=10435(3)°,V=2382(1)nm3,Dx=1872g/cm3,Z=4,μ=30755mm-1,F(000)=1320,R=0047,Rw=0056.Tb(Ⅲ)的配位数为10,配位几何构型为双帽四方反棱柱.所有配位原子都是氧原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差热热重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双咪唑的新法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合成双咪唑的一种新方法.1(2氰乙基)咪唑1与α,ω二卤化合物2反应生成双咪唑钅翁盐3,3在碱的作用下发生选择性Hofmann型消去反应以90.0%~94.6%的高产率制得一系列双咪唑4.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新的西佛碱配体N,N′双水杨醛缩二氨基乙醚,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n,a=5.667(2),b=9.192(3),c=31.829(11),v=1658.2(7)3,分子式为C18H20N2O3,Mr=312.36,Z=4,DC=1.251gcm-3,晶体结构测定和UV,IR谱均表明分子内形成氢键。在甲醇溶液中有一个荧光发射带,λmax=443nm。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一种未见报道的、新的双核配体N,N,N′,N′-四(1′-苯并三氮唑乙基)-2,7-二甲胺基-8-羟基喹啉含铜二氧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配合物的光谱和气相色谱测试结果表明这类三元络的中,二氧是以过氧桥基离子桥连两CU(Ⅱ)核,氧合物中量的比为Cu(Ⅰ):O2=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