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 要〕 目的:分析予以老年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 178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奇偶法进行分组,其中 89 例作 为对照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另外 89 例作为观察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效果、抑郁情绪、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8.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周、4 周、6 周、8 周时,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独立能力、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物质生活、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患者跟踪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 结论:予以老年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 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焦作市第四人民医 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治疗的 80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取艾司西酞普 兰治疗,观察组在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认识功能、生 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均高于治 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MOCA、GQOLI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并改善其认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于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强迫症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分组方式:投掷硬币法。接受帕罗西汀 治疗的 40 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 40 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 %)优于对照组(6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耶 鲁 – 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量表评分(11.68 ± 2.46)分、不良反应(TESS)量表评分(2.54 ± 0.98)分别显著低于 对照组患者(15.78 ± 2.12)分、(3.19 ± 0.8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 普兰治疗相比于应用帕罗西汀,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有较好的临床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讨逍遥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焦作市精神病院 2019 年 1 月 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女性抑郁症患者,用信封随机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逍遥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Hamilton 编制的抑郁心理量 表评分、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较对照组的 77.50 % 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均较对照 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逍遥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不良抑 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及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项评分情况、不良发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周HAMD-17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P0.05)。结论:与采用帕罗西汀相对比,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龄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更佳,见效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验越鞠丸的抗抑郁作用以及起效时间的快速性,研究越鞠丸对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的特点。方法 本试验收集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2组,越鞠丸组患者使用中药越鞠丸及艾司西酞普兰安慰剂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及越鞠丸安慰剂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8天。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在治疗前及服药后第7、14、28天进行抗抑郁疗效评定。使用《郁证中医辨证分型量表》将患者的证候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得出5种证候因子分。结果 HAMD-24评分显示,越鞠丸组与艾司西酞普兰组服药后第7天起,与服药前相比显著下降(P < 0.05),且持续至第28天。服药28天后,越鞠丸组,肝气郁结因子分、气结痰阻因子分、气郁化火因子分显著下降(P < 0.05);艾司西酞普兰组,肝气郁结因子分、脾肾阳虚因子分、气郁化火因子分显著下降(P < 0.05)。结论 越鞠丸具有与艾司西酞普兰相当的抗抑郁的疗效。一方面,越鞠丸显著改善患者肝气郁结证、气结痰阻证、气郁化火证作用,符合中医理论预期。另一方面,越鞠丸对虚证特征明显患者的抑郁症治疗也有效,提示其具有广泛的治疗抑郁症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我院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均为3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55%同对照组患者的74.20%相比,有一定优势,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宁静贴片联合艾斯西酞普兰治疗老年人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老年人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艾斯 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宁静贴片联合艾斯西酞普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 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及减分率、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HAMA 和 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AMA 和 PSQI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AMA 和 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后 HAMA 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PSQI 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 89.3 % 高于对照组的 77.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查依从率与 回院随访依从率分别为 79.6 %、92.5 % 与对照组的 77.5 %、90.4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15.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 % 高于对照组的 70.0 %,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宁静贴片联合艾斯西酞普兰治疗老年人广泛性焦虑障碍焦虑情绪缓解明显,睡眠 质量改善,依从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天王补心片的疗效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 2017–2019 年期间确诊并治疗的 60 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患者 给予天王补心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临 床治疗效果、抑郁情况、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 % 高于对照组的 86.6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西 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HADM 评分、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 SAQ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 % 低于对照组的 23.3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天王补心片能够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患者抑郁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选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江西省精神病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84 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与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 rTMS 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总评分,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 有效率为 95.24 %,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HAMD、PSQI 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 95.24 %,高于对照组的 80.8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舒肝 解郁胶囊联合 rTMS 治疗后,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疗程为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疗效优于氟西汀(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 5 日至 2019 年 2 月 5 日 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200 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100 例 实施盐酸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 100 例实施盐酸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盐酸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显著,同时还具有较高的 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于8周末评价其疗效,评价指标采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观察各量表评分相对基线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rTMS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32.67±6.52)分]与艾司西酞普兰组[(30.88±6.60)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7,P=0.264);治疗第8周末,rTMS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组23例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艾司西酞普兰组16例治愈,9例好转,9例无效.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43,P=0.005).治疗后rTMS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12.20±8.97)分]与艾司西酞普兰组[(19.35±11.43)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06).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单独治疗,治疗组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9.45±1.72)分低于对照组的(14.50±1.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行草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按照 1 ~ 90 发放数字卡片, 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 45 例,分别采取草酸西酞普兰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与单纯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1 周、4 周、8 周癫痫发作次数,评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 %)高于对照组(77.78 %), 每个时间点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草酸西酞普兰可改善脑梗死 继发癫痫患者焦虑情绪,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提高认知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氮平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性失眠伴焦虑抑郁的疗效。 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 院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 100 例老年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环节干预方法不同,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奥氮平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快速评分量表 评分、副反应量表评分、90 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阴性量表评分、社 会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老年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中,小剂量奥氮平联合阿戈美拉汀的临床疗效更好,可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对脑血管疾病致抑郁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60 例脑血管疾病致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 例):采用常规西药展开抑郁症治疗, 观察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展开抑郁症治疗;就两组脑血管疾病致抑郁症患者疗效数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展开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3.33 % 高于对照组的 76.67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HA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中西医 结合方式有效运用,可使得脑血管疾病致抑郁症患者疗效获得显著提升,使得 HAMD 评分、HAMA 评分获得显著降低, 最终实现脑血管疾病致抑郁症患者有效预后。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郁气滞型癫痫患者抑郁的效果。 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6 年 1 月 至 2018 年 6 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癫痫伴抑郁症患者 60 例,患者均行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各 30 例。对照组行舍曲林抗抑郁治疗,观察组行解郁疏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癫痫发作 频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 6 个月后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6 个月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 % 低于对照组的 33.3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解郁疏肝汤加减在改善癫痫患者抑郁症状方面可发挥与舍曲林较为相似的效果, 且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研究合并睡眠障碍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采用丹栀逍遥丸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合并睡眠障碍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 80 例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丹栀 逍遥丸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水平,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7.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HAMD 评分、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 HAMD 评分、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 5.0 %,低于对照组的 2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合并睡 眠障碍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采用丹栀逍遥丸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改善睡眠质量,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64 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前提下通过随机法 分为对照组(32 例:帕罗西汀治疗)与观察组(32 例: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 组治疗后 5– 羟色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88 %)比对 照组(78.13 %)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 3 个疗程后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长、觉醒次数等睡眠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 %)比对照组(9.38 %)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