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保护新疆植物种质资源合理开展资源创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农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是育种家用来选育新品种的重要材料,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新疆的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植物的种类与我国其它省区相比有着很大差异.概述了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与研究利用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抢救和保护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必要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合理开展资源创新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蕉类种质资源概况及其育种创新利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评价、创新利用是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条件.对广西野生蕉类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收集情况和香蕉品种的栽培、生产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蕉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广西芒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及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等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广西芒果种质资源研究及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作物育种以及提高生物工程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关键。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主要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加强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文中综述了全球及中国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与利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世界各国对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措施的分析,得出我国种质资源保存的对策,即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和国家立法与政策保护3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芭蕉芋(Cannas delis Ker)的植物学和农艺学主要性状进行描述,为其数据采集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实现芭蕉芋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对促进芭蕉芋种质发展、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烟叶生产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烟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成效,取决于所掌握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对其差异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研究,而突破性进展往往依赖于特殊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由于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研究内容宽泛、调制类型多样,且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相关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解广东烟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介绍了广东烟草种质资源国内外收集、保存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烟草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评价及种质创制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广东生态环境下烟草地方种质资源香气风格形成与新品种选育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种质资源繁种更新、精准鉴定、遗传群体研究和种质创制等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安徽省芝麻优异种质资源收集、引进、创制与利用的概况,对选用优良基因创新种质的研究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利用优异种质选育的新品种,最后对安徽省芝麻优异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安徽省芝麻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北运蔬菜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地理条件形成了我国华南特色蔬菜育种和栽培区域。番茄和茄子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由于华南地区高温、多雨、高湿的天气持续时间长,青枯病爆发等因素严重影响番茄和茄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优质、耐热、抗病种质资源收集鉴评与创新,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优质、高产、抗病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是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产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对60 多年来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优质高产新品种培育、耐高温和抗青枯病等重要性状机理研究、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等方面进行概述,系统阐述了当前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育种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提出了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在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抗病抗逆和品质应用基础研究、新兴生物和农业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种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我国蔬菜生产和消费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述了黄瓜种质资源的起源、分类、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黄瓜育种上取得的成果,展望了黄瓜种质资源在我国黄瓜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芋头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芋头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兼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且药用价值高,是老少皆宜的营养品。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的需求,人们对高品质的芋头产品越来越青睐。广东地区芋头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和知名度的品种,为更好利用广东地区的芋头资源,促进芋头产业发展,概述了国内芋头的种质资源圃建设、育种研究、产业发展等现状,分析了广东地区芋头的主栽品种与种植分布、区位资源、品牌、产业化、科学研究等发展现状,指出芋头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退化、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栽培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成本偏高,技术创新服务不足等主要问题。同时从健全芋头脱毒种苗生产推广体系,加强病虫害防治,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新品种选育、加速发展芋头深加工研究和科技培训,推进芋头产业机械化作业,加强领导、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促进广东芋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便引导更多人员参与到芋头产业当中,进一步保证广东芋头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苦瓜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虽然栽培历史悠久,但其育种及相关遗传基础研究起步较晚,落后于葫芦科其他主要瓜类蔬菜,目前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产量、品质、熟性、主要果实性状及其他相关经济性状等的遗传研究;二是抗病性及其遗传基础研究;三是DNA分子标记在苦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品种提纯、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和诱变育种等方法,通过对耐冷凉、抗病、丰产、早熟、强雌系等苦瓜品种进行选育,育成一批表现较好的苦瓜品种,如大肉一号、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玉5号、早优苦瓜、早绿苦瓜、农优1号、新科3号苦瓜、强雌品种"Q11-2"和"屿强-2"等。由于苦瓜的遗传育种研究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今后应加强对苦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如主要性状的表现、杂种二代及以上性状的分离比例、主要性状的遗传力等;加强对苦瓜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尤其是从苦瓜发源地引进种质资源;加强苦瓜分子育种的研究,如指纹图谱数据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等方面;建立苦瓜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和高效苦瓜遗传转化体系,采用分子育种手段进行种质资源创新或品种改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抗病、耐冷凉育种材料,或利用花粉小孢子进行培养等。苦瓜发源地国家之间或与苦瓜栽培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部分苦瓜种质资源,为苦瓜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芋头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芋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2018—2020年对广西全区14个地级市的芋头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查重点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以及地方农业局,调查指标包括芋头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方式、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综合分析广西芋头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芋头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广西芋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芋头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ha,总产量约60万t,主栽品种有荔浦芋、贺州香芋、融水香芋、刘圩香芋、桂芋1号及桂芋2号等。广西芋头加工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产品有芋头粉、芋头条、芋头米饼、芋头糖水罐头及芋头扣肉罐头等;桂林荔浦市的荔浦芋和南宁青秀区的刘圩香芋分别于2015和2016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由于芋头产业经济效益较好,广西很多地方政府已将芋头产业列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产业,以此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在新的形势下,广西芋头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品种更新换代慢,优良品种匮乏;栽培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科技投入不足,科研与企业对接滞后;产品开发难度大,产业化程度低。【建议】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广西芋头产业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强品种改良和脱毒扩繁体系建设,推进优良品种选育;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促进芋头规模化生产;强化产学研科技攻关,提升产品质量效益;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国赏食兼用桃育种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为其种质资源创新和生产 应用提供 参考,依据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赏食兼用桃 是以观赏兼果实食用的新品种群,我国的科研单位和民间都对赏食兼用桃种质创新做了 研究,并在 花果兼优型、叶果兼优异、型、果实观赏型等品种资源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 还存在着育 种目标较为单一、适宜推广的品种还不是很多和育种手段单一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品种 资源收集 和保存,完善品种分类体系,根据不同的用途确定育种目标,积极采用现代育种手段, 提高育种效 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湖南目前茄子育种的方向,本文以茄子种质资源的生态类型及地理分布为主要划分依据,首次提出将我国栽培的茄子划分为4个生态区.根据茄子品种中存在抗病性、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资源研究,大力开展抗病育种和抗逆性育种,注重品质育种的建议,并推荐了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纳滨对虾是世界养殖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之一,其良种培育对发展对虾养殖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种间杂交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并针对当前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存在基础研究落后于应用研究、多性状复合育种尚未取得关键性突破、育种工艺不足、种质资源匮乏、数量遗传学应用不够等问题,提出在改良和培育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时,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即高新技术与常规选择育种相互配合的综合育种技术,是今后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培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凡纳滨对虾是世界养殖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之一,其良种培育对发展对虾养殖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种间杂交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并针对当前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存在基础研究落后于应用研究、多性状复合育种尚未取得关键性突破、育种工艺不足、种质资源匮乏、数量遗传学应用不够等问题,提出在改良和培育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时,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即高新技术与常规选择育种相互配合的综合育种技术,是今后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培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柚(Citrus graudis Osbeck)10个主要品种类型进行了植物形态特征特性观察、花粉生活力与花粉形态观测、叶片 GOT 同工酶分析、染色体数目检查以及若干代表性品种类型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柚资源丰富。各品种类型在主要形态学性状、花粉显微与超显微结构、酶蛋白质分子以及遗传物质载体的各个水平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反映其遗传基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进一步证实我国是柚的原产地之一。根据所获得的资料,综合分析了各品种类型的特点;同时对这些柚种质资源的利用进行评论。研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为我省柚品种鉴定、育种以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稻耐热新种质R203的创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稻抽穗开花期受到高温热害的影响日益严重。鉴定抽穗期耐高温水稻种质,创制耐热新种质,为培育实用性耐热水稻新品种,降低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保障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奠定基础。【方法】以广恢128(七桂早/测64//明恢63)为耐热亲本,通过杂交、复交以及系谱法,选育过程中连续多代筛选抽穗开花期处于高温阶段结实率较高且变异较小的株系,在高世代,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抽穗开花期耐热鉴定(处理盆栽于开花当天移入人工气候室,高温处理时间段为每日09:00—15:00,设置恒温38℃,15:01—次日08:59设置恒温28℃,相对湿度均为75%,处理7 d),结合农艺性状分析方法创制水稻耐热新种质。【结果】创制的新种质R203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正常条件下和高温条件下都有较高的结实率(常温结实率为94.5%、高温结实率为81.9%、相对结实率为86.7%),其对三系不育系恢复能力强,综合抗性好,稻米品质优,具有配制实际应用价值的耐热新组合的潜力。在自然高温条件下,以R203为父本、7个三系不育系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83.4%—99.4%,耐热性均表现较好。其中,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