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VRLA电池早期失效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铅蓄电池正极板栅的腐蚀,负极板的硫酸化、电池自放电和热失控、电解液干涸等方面,阐述了VRLA铅蓄电池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电池失效的一般原理;提出了VRLA电池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防止早期失效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铅蓄电池正极板栅的腐蚀,负极板的硫酸化、电池自放电和热失控、电解液干涸等方面,阐述了VRLA铅蓄电池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电池失效的一般原理;提出了VRLA电池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防止早期失效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供用电》1995,(6)
1 概述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VRLA电池)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电池内电解液处于不流动状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超细玻璃纤维(AGM)吸附电解液;二是采用胶体电解质(GEL)。(2)成功地解决了气体的析出和复合问题。一方面研究了新型合金材料作板栅,减少析出气量;另一方面采用特殊的设计确保电池内的氧气再化合(又称“阴极吸收”),减少水损失。当前大部份电池设计是考虑“贫电液”,保证电池内有足够的气体退道,以利于氧的传递与再化合。  相似文献   

4.
VRLA电池早期失效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键  柏凡淋 《电池工业》2002,7(3):156-159
从铅蓄电池正极板栅的腐蚀,负极板的硫酸化、电池自放电和热失控、电解液干涸等方面,阐述了VRLA铅蓄电池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电池的失效的一般原理;提出了VRLA电池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防止早期失效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胶体VRLA电池中的氧传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辛玲  赵乐  郭永榔 《电池》2004,34(5):331-333
阀控式铅酸(vRLA)蓄电池中氧传输过程可分两种:水平传输和垂直传输.在对胶体VRLA电池的研究中发现:电解液饱和度对氧传输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当饱和度高于91.5%时,传输方式以垂直传输方式为主;当饱和度低于91.5%时,以水平传输为主.与AGM隔板VRLA电池相比,肢体VRLA电池更有利于氧的水平传输.  相似文献   

6.
《蓄电池》1986,(3)
用UV吸收光谱研究木素从铅蓄电池负极板溶解到电解液中的情况并讨论了其对初始放电性能的影响。 浸酸期间,从负极板中分解出来的木素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硫酸的比重愈高,木素的溶解量愈大。 化成初期,木素溶解到电解液中,随着化成的进行,溶解的木素量逐渐降低。加到负极板中的木素磺酸盐(钠盐型)有一半在化成结束时均溶解到电解液中。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硫代木素(酸型)保留在负极板中,当使用在硫酸中具有很高溶解性的木素时,负极板的性能则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7.
华寿南  朱教伟  王平 《电池》2005,35(2):141-143
VRLA电池实现了内部氧循环,电池可以密闭.充电时,正极产生的氧能通过具有良好传输性能的AGM隔板到达负极,与活性物质发生反应,被还原成水,这过程被称为氧再化合作用或密闭氧循环过程.这个反应过程,要求AGM隔板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高的孔隙率;AGM隔板的孔隙与负极活性物质的孔隙应当互相匹配;AGM隔板要有良好的耐酸性和弹性等.氧在AGM隔板中的传输速度不但与隔板的孔结构有关,还与隔板中电解液的饱和度有关.电解液的饱和度高时,氧的传输速度低;电解液的饱和度在60%左右时,氧的传输接近在气相中扩散的情况.在AGM隔板中添加适量憎水合成的玻璃纤维,可以增加隔板强度和电池的注酸量.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密闭式铅蓄电池生产方面有了重大改进,其中过充电期间所析出的氧在负极板上化合成水。该产品设计可生产出体积小、重量轻、免维护、不溅酸的蓄电池,它们广泛用于便携式和固定型用途中。设计的其它特点如改进大电流放电性能及低温性能、良好的耐振性及良好的充电接受能力都主要与发动机的起动工作有关。具有氧再化合循环系统的S.L.I.蓄电池自1981年以来就制造出来了。本文叙述了该电池设计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9.
《电源技术应用》2009,12(6):59-59
随着信息、能源、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VRLA电池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邮电、通信、电力、交通、船舶、航空航天、应急照明等诸多领域。与普通的铅酸蓄电池相比,VRLA电池由于采用了内部氧复合技术,大大缓解了电解液的损耗,从而使蓄电池在免维护状态下长期服役,而且具有体积小、防爆、电压稳定、无污染、重量轻、放电性能高、维护量小等优点,所以深受各个行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蓄电池》1990,(3)
铅酸胶体电解液蓄电池推荐的充电电压范围为2.32~2.35V/单体。胶体电池充电到此电压值时可保持其容量达到许多次循环。相反,相似的液体电解液的铅蓄电池需要的电压范围为2.5~2.67V才能保持容量。允许胶体电池以如此较低的电压进行充电的主要因素是,负极板由于氧再化合反应而去极化。胶体酸也可促使硫酸铅转换成二氧化铅。胶体电解液蓄电池所需的较低电压将导致水耗减少,工作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大容量电动车胶体蓄电池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电动车12V20Ah高极板阀控铅酸(VRLA)蓄电池存在的早期容量衰减(PCL)问题,在H2SO4电解液中添加了气相SiO2粉末,制成胶体蓄电池。实验发现胶体电解质明显地抑制了电池的PCL现象。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胶体蓄电池寿命结束时,极板上、下部分活性物质均不再含有PbSO4。循环寿命得到很大改善;不同倍率下的放电电压都高于空白电池;电池的荷电保持能力强,析气量、失水量也减少。但是由于电解液的凝胶作用,硫酸在低温下扩散缓慢,电池低温使用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2.
王常波  孟令辉  赵辉  曹勇 《电池》2008,38(3):181-182
改变阀控式铅酸电池(VRLA)极板化成电解液浓度,用不同浓度电解液生产的极板装配电池,并检测了电池的初始容量与循环寿命的关系.化成电解液的浓度从1.075 g/ml升高到1.120 g/ml时,电池的放电时间从610 min上升到655min,循环寿命没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林振飞 《电源世界》2006,(12):24-26
本文讨论阀控铅酸蓄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包括板栅腐蚀、板栅生长、水损失、电解液层化、热失控、单体电池不均衡、内阻增大、酸密度、气体复合效率等。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文中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于阳光公司Dryfit胶体电解质阀控式电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不同浮充电压充电时的耐久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测量了不同正极板结构电池各种浮充电压时的正、负极板的极化电位,对于确定不同结构阀控式电池的浮充电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此可以看出,阀控式胶体电池浮充使用时必须有至少120mV的极化电位,否则电池的耐久性将大幅度缩短。揭示了管式正极板胶体阀控式电池运行寿命较长的又一内在原卧──负极板的高极化电位。  相似文献   

15.
从制备工艺的选择、胶凝剂的含量、温度和混合胶配方等4个角度,调控胶体电解质的胶凝时间。胶/酸混合工艺能制得长胶凝时间的胶体电解质,分散粒径越小,胶凝时间越长。在现有抽真空灌胶条件下,气相二氧化硅的含量须小于3.5%。降低温度能延长胶凝时间,要求制备过程中对硫酸进行预冷和减小混合时硫酸的浓度,以降低稀释热。采用气相二氧化硅与硅溶胶混合制成的混合胶配方能延长胶凝时间,并提高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顾立贞  丁文明  杨秀金  董自成 《蓄电池》2011,48(3):125-126,143
从理论上说,VRLA蓄电池工作时每个极群的负极边板只有朝正板的一面参加充/放电反应,朝外的一面仅起部分氧复合的作用[1],因此负极边板的利用率较低,所以试探通过减少最外两片负极板用膏量的方法,来降低铅膏使用量,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煤矿电机车用阀控式铅酸(VRLA)电池循环使用寿命,阐述了板栅结构优化、调整铅膏添加剂、极板高温固化、极组紧装配、电解液灌注和阶段充电法的设计与生产工艺。实车运行的结果表明:制造的D385KT(C5)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比普通VRLA电池提高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浅析浮充电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峥  张恭政 《蓄电池》2001,(1):9-11
通过测量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负极的镉压 ,判断浮充电压均匀性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负极电位的不均匀引起的。同时分析了影响负极电位漂移的主要因素以及消除这些因素的措施。重点阐述了气体复合效率对VRLA蓄电池组浮充电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