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业时机的选择对人工消雨作业效果至关重要,火箭作业指挥要求迅速、高效、统一、准确.介绍一种实现人工消雨火箭作业区域性指挥的方法.在现有网络通信平台上申清专业用户,搭建用户专属的单方对多方通话平台.根据具体作业部署方案,建立相应联系人列表,并按照作业区域划分,构建与之对应的会议组.此平台除即时会议外还具有预约会议、呼入式会议和短信提醒功能,这些功能在人工消(减)雨火箭作业的区域性统一指挥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该方法在以抗旱、增雨、水库蓄水等为目的的大规模、跨区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火箭防雹作业技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金枝  吴书君  王凤娇  王立静 《气象》2008,34(3):112-117
针对火箭防雹作业的特点,就火箭防雹的作业部位、作业时机、用弹量、作业指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地提出了火箭防雹作业的部位、时机和剂量判定程序及作业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信息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邹书平 《气象》2011,37(3):373-378
随着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的发展,作业信息数据量不断增大,作业信息上报和统计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愈显重要.为实现地面增雨防雹作业信息上报、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通过Visual Basic 6.0编程技术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处理技术,研发地面增雨防雹作业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创建、数...  相似文献   

4.
一次火箭人工增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以琳  魏建苏 《气象科学》2009,29(2):260-265
根据冰晶增长理论和播云条件,完善了以往人工增雨作业指标,提出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时,确定水平作业范围的指标为:冷层中冰面饱和区、水汽积分量≥9 mm的区域和水汽垂直输送区的重合区.确定作业高度的指标为:在垂直剖面图上冰面饱和区、水汽垂直输送区和准饱和区的重合区.作业时间应选在水平、垂直指标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段内.利用MM5中尺度模式的输出结果,以3 h为时间间隔,在0~-30 ℃层之间间隔5 ℃输出计算的各种作业指标预报图和综合图,形成业务化网页.应用作业指标于2007年3月3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组织实施了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并对以上指标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火箭增雨作业效果评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火箭开展增雨作业,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自2003年起,朝阳市龙城区政府投资开展火箭增雨作业,不间断地在辖区内开展作物生长季火箭增雨作业.利用降水变化分析和影响区和非影响区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龙城区3年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人工增雨效果评估,得出火箭增雨作业的增雨效率为33%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作业的科学性,采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和3S技术指挥火箭车适时科学流动作业,在分析运用现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多普勒雷达指挥作业对不同类型云进行催化时目标云的选择、催化潜力判断、时机把握、催化部位的确定等关键问题地蚝了研究.提出了包括雷达监测、判别指标、作业参数生成和效果反馈分析等内容的新一代火箭增雨作业技术方法,并运用3S技术对作业车辆实时定位跟踪,适时调整,科学指挥火箭车流动作业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地面作业基本上都是使用37高炮和火箭发射装置.在目前高炮、火箭并存、同时使用的时期,我们注重充分挖掘两种火器各自的作业优势,并在人影作业中科学地相互配合使用,使现有火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即经济、节能,又能取得好的作业效果,实现人工影响天气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志  祁红彦  陈章  宋智 《气象科技》2013,41(3):470-475
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增雨作业目标云的自动识别中,设计并实现了人工增雨指令实时计算软件.解析雷达产品数据,将雷达产品作为极坐标表示的图像像素的集合;利用四川盆地地区适宜增雨作业云系的雷达回波特征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区域分割、区域标记等图像处理方法识别出作业目标云,确定作业目标位置;结合作业点的地面位置和作业工具,科学计算出具有作业条件的作业点和作业指令的相关参数,极大地提高了人影作业指挥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自动化程度,应用GIS、GPS、GPRS技术,以雷达为主要指挥手段、集雷达图像分析、作业预警、作业指挥、火箭状态、数据传递、火箭管理等项功能为一体,建立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该系统将指挥中心形成的作业指令无线传递给作业火箭,实现了远程控制火箭的自动旋转和发射,较好地解决了火箭操作烦琐、参数设计不科学、作业记录不完整、指令传输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飞机人工增雨分层历史回归效果检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飞机人工增雨中,为提高作业决策和效果检验的客观性,用冰面饱和区、0℃层以上水汽积分量≥9 mm区域和水汽向上输送区作为确定作业目标区指标;用碘化银粒子浓度q≥10 L-1的区域作为确定作业影响区的范围;用作业目标区、总雨量等值线和相关系数检验等约束条件选择对比区.在建立回归方程时,用天气系统分型和相同作业时段等方法确定回归样本.采用单次活动对比区和影响区分层历史回归方法建立飞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系统并在业务中使用,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在决策作业和效果检验的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锡林郭勒盟云水分布及人工增雨效率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锡林郭勒盟暖季降水资源分析,讨论了稳定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的分布特征.人工增雨作业方式受云、降雨性质影响,根据降雨性质和降雨日变化,阐述了飞机增雨和火箭增雨适宜区域和作业时段.结果表明:西南部和中东部偏南地区稳定性降雨多,是飞机增雨适宜区,北部和东南部对流性降雨多,是火箭增雨适宜区;飞机增雨易于早晨作业,而火箭增雨易于下午和晚上作业;受天气条件和飞行条件影响,锡林郭勒盟飞机可作业次数少,而火箭可作业条件多,但地域面积大,作业点少,易于集中作业.  相似文献   

12.
重点介绍了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的技术特点,在进行防雹作业时,火箭作业点的布设、弹型的选择、防雹作业时机的把握和用弹量估算.  相似文献   

13.
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高炮进行安全检查与故障分析排除工作,使高炮随时处于良好的作战状态,是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和顺利开展的重要而有效措施.本文简迷了行军和作业前后对高炮的安全检查,高炮的各种故障分析、处理及排除.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的分析,初步讨论了卫星反演产品在人工增雨作业指挥中的指导作用,利用反演得到的云顶温度、高度和云粒子有效半径可以用于选择最佳增雨作业区域,结合作业前后这三个参数变化的情况,还可初步检验增雨作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非随机化人工增雨作业功效数值分析和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自然复随机化方法对北京市人工增雨作业非随机化试验进行功效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统计检验方案功效差别较大,序列试验功效最差,当作业样本数较多时对比试验功效较高,其次为区域历史回归试验和双比分析方案,当作业样本数较少时区域历史回归试验功效比其他两种方案更高.功效与增雨效果、历史样本数、作业样本数都有关系,当作业样本数或历史样本数增多时,功效都会增大,但是增大的程度会随着样本数目的增多而趋缓.分类统计不一定可以提高检验功效值,要采用分类统计方案首先就要保证分类后的作业样本数下的功效值大于合并后作业样本数下的功效值.在综合分析影响功效的各种因素基础上选择区域对比试验、双比分析和区域历史回归试验对北京市2002~2007年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效果总评价,结果均表明相对增雨效果在10%左右,采用复随机化方案进行显著度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案下显著度水平均达0.05.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共有人工影响天气专用37高炮297门、车载式火箭发射架287台,地面作业控制面积已达全省总面积的40%.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专用高炮弹和火箭弹的购置、存储、运输、使用和调配等工作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作业装备、作业区域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杜绝事故发生,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部门按照"统一购置、分级管理"的组织管理原则,对地面作业专用弹药采取了省、市、县三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应用自然控制论的理论方法,提出人工增雨作业和效果检验的框架.它将事前和作业进行过程中的观测和预报、调控方案(滚动式的和有反馈回路的)、作业和效果检验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系统,将调控方案提为最优化问题,并把不断的观测资料同化到滚动式预报模式和求优化之中.所提出的一种效果检验方法是比较客观和定量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适宜于人工增雨的云系及人工增雨、防雹的最佳作业部位和最佳作业时机.  相似文献   

19.
从天气条件的选择、作业云的选择、作业时机的选择、作业云部位的选择、作业射击组合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人工消减雨作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自2002年6月起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依托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奥运期间人工防雹、消雨作业试验研究"进行了人工消(减)雨的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人工消减雨作业技术方案和实施流程,针对北京8、9月份天气的特点和云系影响北京的来向,设计奥运会开闭幕式消减雨18个作业区,并分析了前期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8月8日天气特点,及相应的飞机、地面火箭作业情况,并对作业效果进行分析.地面火箭大规模消云减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明显减弱,雷达回波趋于消散,尤其是在21:48-22:00作业阶段,雷达回波出现一个明显的缺口.对雷达回波按强度分档,从各档强度的雷达回波面积变化可以看出,回波变化的明显的特征是强回波面积逐渐减少,而弱回波面积则在逐渐增加.卫星资料反演的云顶高度和云粒子有效半径也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大规模作业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