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是古人对咳嗽的分类方法。其分类的依据是根据伴随咳嗽所出现的诸多兼证,结合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其经脉所主部位划分的。这种划分,对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如肾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在治疗咳嗽的同时。必用治肾之剂,方能提高疗效。后世医家在《素问·咳论》基础上把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祖国医学对咳嗽病证的认识。现将本人学习《素问·咳论》并结合临床,略述体会如下。1心咳 《素问·咳论》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  相似文献   

2.
胃咳及其证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指出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一旦影响及肺,都能致咳。因此,把咳嗽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及胃咳等五脏咳与六腑咳。笔学习经旨,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兹对胃咳的诊治浅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指出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一旦影响及肺,都能致咳。因此,把咳嗽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及胃咳等五脏咳与六腑咳。笔者学习经旨,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兹对胃咳的诊治浅谈个人的看法。1胃咳之病机张景...  相似文献   

4.
“五脏咳”临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素问·咳论》中提出的“五脏咳”的医学思想,就五脏咳的病机、治疗提出了作者的认识和体会,指出内经“五脏咳”的理论至今仍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要根据咳嗽的病机所在,针对引起咳嗽的不同脏腑辨证施治,方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咳嗽是肺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喘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咳喘都是由痰所引起,故日:“痰、咳、喘紧相联”。又日:“无痰不作咳,无痰不作喘”。痰可致咳,咳甚则喘。因此临床上咳喘相提并论,称之咳喘。同时又是内科常见症之一”,其诱发因素不外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发病机制不一,涉及到脏器也有区别。一般认为咳喘病位在肺,但以心脾肝肾等脏器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咳喘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特点,结合相关脏器病理生理特征,进行脏器辨证,临床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肺科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邵长荣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40余年,在肺系统疾病的治疗与研究方面造诣精深,见解独特,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学习,现就邵师在治疗喘肿方面的经验略述如下,以飨同道。1治喘在麻,治肿在解,治本在肾喘肿之证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咳,痰,喘,肿”四证并见,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邵师认为瑞肿一证,上则喘息不平,下则肿势蔓延,病在肺、脾、肾三脏,治疗上应抓住“喘”、“肿”、“本”。久咬伤肺,肺气失宣而引起喘促;子病及母招致脾土虚弱,…  相似文献   

7.
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语出《素问·咳论篇》,是《咳论》对咳证诸多病因的总结语。这一论点一直指导咳嗽的临床辨证和治疗。历代医家对此亦有诸多论述,然对“聚于胃,关于肺”的含义尚有商榷之处,其临床意义及理论依据亦较少论及,下面浅谈笔者学习这句经文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8.
柳影 《健康伴侣》2010,(7):50-51
这两天来治疗咳嗽的病人大增,比平日多了二三成,天气的忽然变化特别容易刺激呼吸器官,这是诱发咳嗽的常见因素。在临床治疗时发现有一部分病人总是反映咳嗽难愈,甚至咳了两个多月都不见好,发烧、浓痰、喉痛等也逐渐纠缠上来。她指出,这些容易被咳嗽“缠绵”的病人并非大众以为的“体质”问题,而大多是因为“吃错药”。  相似文献   

9.
根据岭南地区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指出“湿”邪是岭南外感咳嗽的常见病因,并从临床表现中总结出痰热型、痰湿型是外感久咳的常见类型,采用不同的除湿化痰法治疗,经临床验证疗效较好。建议外感咳嗽的分型应包括痰热型、痰湿型。如能利用呼吸道病毒快速诊断技术检测其病原体,则可为病毒性疾病从湿论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治疗久咳的体会久咳与新咳失治、用药不当及体虚等因有关。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药以轻灵为贵。对由于大量使用寒凉药物及燥湿化痰所引起的弊端应引起必要的重视。久咳大多与正气不足有着密切关系。龚廷贤所谓久咳“属虚属郁”确为经验之谈。因此对久咳不愈不仅要从病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郑小伟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抄方、整理医案及查阅相关文献,探讨顽固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并运用病案列举兼评析的方法总结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郑师辨治顽固性咳嗽多从肺、脾、肾出发,辨证以风邪滞肺、脾虚湿困、肺肾气虚为主,治以清肺祛风、健脾化痰、补肾固本。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注重审证辨因,标本同治,附举案例中风邪滞肺、宣发不彻者,治以清肺止咳、祛风止痒;脾虚湿困、痰气郁结者,治以健脾祛痰、理气止咳;肺肾气虚者,治以补肾纳气、敛肺止咳,均获良效。[结论]郑师对顽固性咳嗽辨证思路清晰,咽痒而咳从肺论治,痰多而咳从脾论治,虚喘而咳从肾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2.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迁延难愈。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的优势,如辨证用药准确,则会疗效显著。文章对王宝玉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经验进行了总结。王老认为治咳不局限于治肺,久病咳嗽要调理肺脾、肺肾,自拟肺脾同治方、肺肾同治方;咳嗽要根据病情分清痰热程度,并立痰热郁肺、痰热壅肺、痰热瘀肺三型;提出风邪致慢性咳嗽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临床上应用自拟疏风解痉化痰汤治疗,疗效显著;对于喉原性咳嗽提出以茶代饮,用自拟咽喉饮治疗,慢病缓图,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顽固性咳嗽的病因,对45例肺部无阳性体征、经特异性皮试阳性的顽固性咳嗽患者,进行肺功能及可逆试验等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变异性支气管哮喘是引起顽固性咳嗽的重要原因。提出加强对支气管哮喘临床征象全面性及本质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变异性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韩明向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经验,其认为顽固性咳嗽一病,内伤虚寒咳嗽居多,当以温法治之,多从肺脾肾入手,常采用温肺化饮、温脾蠲饮、温肾化饮、宣上温下等法。并列出韩教授自拟温肺止嗽汤治疗因寒饮蕴肺引起的顽固性咳嗽验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苯那敏、氨茶碱、利多卡因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顽固性慢性咳嗽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氯苯那敏、氨茶碱、利多卡因三联药物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心理状态正常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应用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25例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做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诊断出气管支气管软化症9例,单纯支气管内膜炎症7例,支气管异物6例,支气管狭窄2例,肺出血1例。说明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是儿童慢性咳嗽和反复喘息的主要病因之一,对反复咳喘的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慢性咳嗽患者一年的随访数据分析,探讨慢性咳嗽的自然病程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 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大坪医院、西南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73例慢性咳嗽患者,入选标准:咳嗽时间>8周,X线胸片或CT检查正常.排除标准:①高血压病服用ACEI类药物;②患有慢性心...  相似文献   

18.
慢性咳嗽,病情顽固,治疗棘手。本文介绍1例久治枉效的慢性咳嗽患者,李士懋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初诊无效,加用养血之阿胶、当归后症状大减,续服恢复正常,随访亦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王志红 《吉林医学》2010,(30):5280-528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查体和辅助检查多无特殊异常,确诊前均用抗生素、祛痰等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后痊愈。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容易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杨秀惠辨治妊娠期外感咳嗽的方药规律。方法 :选取杨秀惠诊治的妊娠期外感咳嗽患者188例,统计中药的频数及中药类别,并进行聚类分析处理。结果:研究共涉及中药20味,总使用频数961次。出现频率前5位的为陈皮、旱莲草、紫苏叶、金银花、生姜。聚类分析得到2个聚类方。结论:妊娠期外感咳嗽用药种类少,安全性高,着重表里双解,运用理气药调畅气机,重视补肾安胎,顾护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